回避?独立?失望?不安?归根结底是不是不安全感?
1个回答
2024-03-29
158 阅读
个体的行为模式,自我保护机制好像不是那么容易改变,,好像我是有一部分性格缺陷,好像独立生活的时候就丧失了和人产生联系的能力,更别提深度链接了,我的自我正常保护机制是用沉默保护自己,,
或许我可以抱一抱那么内心脆弱的小孩,那个恐惧,无助的自己,告诉自己,,那些没关系,别害怕,没有在父母身上获得的安全感,或许可以自己告诉自己,那些是没有关系的,恐惧也没关系,没有关系#人际交往 #痛苦 #内耗
我的另一个痛苦的原因,可能就是深度关系的渴求,对关系的要求太高,内心出现一个念头,想到一个朋友,但想到朋友我我又出现了另一个念头,即“想到他,我就会压抑难受,失控”,想到这个朋友就会,郁闷难受,这好像成了一个绑在一起的链条,然后为了避免这种难受我就会沉迷,sy,sq,鹿了一下后心里,感觉就会好受点,但我不想这样,我想要和别人自信勇敢的交流,我想要没有恐惧的表达自己,我想要对人没那么多顾及,我想要成为一个不去思虑过多,拥有安全感的人,但不可避免的我就是一个这样多思,内敛的,不是那么坚强的
好像,当我独立生活,我无法倚靠别人,同样别人也无法倚靠我,归根结底是不是不安全感作祟?
当我对别人产生情感需求,我好像自己就去排斥,并压抑,害怕被拒绝?
这是回避吗,因为不安而回避
-
壹心理小耳朵
累计帮助了13084人
你好呀!先隔空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有幸看到你的求助,愿我的分享能够给你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为你对自己在关系中回避的模式有这样地觉察并能选择前来求助而点赞。
我想对你说的是,我们成年以后在人际关系中的模式更多源于我们在婴幼儿期与母亲依恋模式的再现。正如你所觉察的,你在人际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回避的模式源于你内在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你回避的背后并不是你不渴望与他人建立关系,而是你担心被伤害,担心自己被嫌弃,被抛弃,被辜负,担心别人不能以你对待他们的方式来对你,你说呢?
也就是在你早年的婴幼儿期,母亲更多是以她的需求,感受来替代你的需求和感受,母亲更多是以情绪化的方式来养育你,当母亲情绪状态好的时候,他可能就会以你期待的方式来给予你需求上的回应和满足,否则,母亲可能就会对你有太多的忽视,不敏感。对于幼小的婴幼儿来说母亲是孩子安全感,信任感的来源,母亲能够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特别是能够以孩子期待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就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被爱的这个事件是足够安全的,他人是可以信任的,否则孩子就会产生深深的恐惧不安。
虽然这一部分在你的大脑没有记忆,但是他在你的身体感受上是有记忆的。你在成年以后进入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的时候,你婴幼儿时期不安全的依恋创伤就会被激活因为我们之所以需要亲密关系的滋养。其实就是我们在寻求早年成长中与母亲的依恋关系,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全然接纳的,理解的和爱的。
当你已经对这一部分有了觉察,而且有意愿做出改变,那么你就可以尝试在这份觉察力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成长来修复自己早年创伤的依恋关系。一边怕一边尝试与他人建立一段亲密滋养的关系,把你内心的不安和恐惧真诚地告诉你的朋友或者爱人,并表达你需要得到他们更多地理解,接纳和支持。因为在关系中受的伤可以在关系中疗愈。
我是答疑馆小耳朵莉莉,世界和我爱着你。
给TA抱抱 1 个抱抱
收藏问题 0 个收藏
我来回答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