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被人冤枉了怎么办?教你一招反击!
被人冤枉了怎么办?教你一招反击!

祝你永远被理解,如果不能,也拥有直面恶意的勇气。

1517阅读
仅仅是想做自己,为何就会引来他人的恶意?
仅仅是想做自己,为何就会引来他人的恶意?

贱斥理论为我们提供一个视角去理解他人莫名其妙的讨厌,排挤,甚至是攻击。

科普 2025-04-14
1512阅读
内耗30年后,我的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快乐
内耗30年后,我的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快乐

自我疗愈是一个内在关联的复杂系统,虽然需要面对的课题很多,但在解决某个小问题之后,会发现其他问题也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善。

1522阅读
跟没有发展到客体水平的人探讨关系是件艰难的事情
跟没有发展到客体水平的人探讨关系,是件艰难的事情

童年亲子关系影响成人社交,治疗需先发展自体。

1551阅读
当我真正听见自己,养育开始变得不一样——《正念教养》课后反思
当我真正听见自己,养育开始变得不一样——《正念教养》课后反思

正念教养不是技巧的堆叠,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它提醒我们:养育孩子的路上,父母也在不断成长。

闫琳 2025-04-12
1507阅读
在精神分析取向的督导中,答不上来的地方才最值得关注
在精神分析取向的督导中,答不上来的地方才最值得关注

每一次督导,都是一次重新链接感受、整理思路、拓展理解的机会。真正的专业成长,往往就藏在那些答不上来的地方

1467阅读
抑郁症状改善51%?首个“大型”RCT揭示AI机器人的临床潜力!
抑郁症状改善51%?首个“大型”RCT揭示AI机器人的临床潜力!

美国达特茅斯团队在《NEJM AI》发布生成式AI治疗机器人Therabot临床试验,4周内抑郁症状减轻51%,效果持续8周,或缓解心理治疗资源短缺。

1571阅读
一件成本很低,但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的小事
一件成本很低,但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的小事

1周内接触自然环境超过2小时的人,无论健康状况还是幸福水平,都始终高于那些没有接触过大自然的人。

科普 2025-04-11
2419阅读
心理学有个词叫“镜子效应”:当一个人无端指责你时,不要沟通,不要愤怒,只需记住“镜子效应”!
当遭遇无端指责:不需要沟通和愤怒,只需记住“镜子效应”

当我们内在足够强大时,就能意识到:他们说的话可能不是我们自身的问题,而是反映了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避免这些外界的评判影响到我们。

3048阅读
为什么你明明想努力,身体却拼命抗拒?神经科学专家的拖延解药来了!
为什么你明明想努力,身体却拼命抗拒?神经科学专家的拖延解药来了!

拖延往往源自强烈的动力加上无法行动,这才是拖延让人痛苦的原因。

2150阅读
你的善良正在“杀”死你?警惕这种
警惕这种“情绪工伤”:过分代入和共情,会造成替代性创伤

想要处理同情疲劳和替代性创伤,需要积极主动的策略,优先选择自我照顾、情感支持和专业发展。

1690阅读
咨询师的反思:技术越强,伤害越深?
咨询师的反思:技术越强,伤害越深?

咨询之所以有效,并不是因为有专业的咨询师,而是因为来访自身有成长的力量,你只是和ta一起去找回那个成长的力量而已。

心榜 2025-04-10
1594阅读
依赖AI的代价:为什么你会产生“冒名顶替”的不安?
依赖AI的代价:为什么你会产生“冒名顶替”的不安?

当我们步入认知时代时,我们可能不再将智力视为一种个人成就,而是认识到它其实是一个迭代过程,融合了人类直觉、AI增强,以及完善和适应的能力。

1600阅读
应对情绪的方法:玩一个辨认它的游戏
应对情绪的方法:玩一个辨认它的游戏

黄金F-R-D三步走才是应对情绪最好的方法!

1798阅读
觉得做什么事都“很麻烦”的人,是种什么心理?
觉得做什么事都“很麻烦”的人,是种什么心理?

自我妨碍是一种变相的自我保护行为,但这背后隐藏的却是对自我的不认可,也是一种低自尊的表现。

1897阅读
为什么越忙越空虚,越闲越焦虑?神经科学专家:你缺的不是时间管理
为什么越忙越空虚,越闲越焦虑?神经科学专家:你缺的不是时间管理

当外部刺激(如风险/复杂性)与内在条件(如目标感/技能)平衡时,心流自然产生。

1818阅读
如何走出对时间的焦虑,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如何走出对时间的焦虑,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当某一种或几种时间观过度主导我们的生活,并以不平衡的方式压制其他时间观维度时,就容易引发心理失衡与焦虑情绪。

2075阅读
豆瓣9.6分神作虐哭无数人:母亲、儿子、丈夫全部离世,人这一生要如何面对离别? 1932阅读
功劳归自己,失败怪他人:无处不在的自我服务偏见
功劳归自己,失败怪他人:无处不在的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我们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自我服务归因”。

1746阅读
到底什么样的伴侣能够走向「长久的幸福」?
到底什么样的伴侣能够走向「长久的幸福」?

伴侣长期幸福需适度理想化、专属沟通、金钱观契合、公开互动、关键事件共识及冲动相似性。

2536阅读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