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仅仅是想做自己,为何就会引来他人的恶意?
仅仅是想做自己,为何就会引来他人的恶意?

贱斥理论为我们提供一个视角去理解他人莫名其妙的讨厌,排挤,甚至是攻击。

科普 2025-04-14
1478阅读
当我真正听见自己,养育开始变得不一样——《正念教养》课后反思
当我真正听见自己,养育开始变得不一样——《正念教养》课后反思

正念教养不是技巧的堆叠,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它提醒我们:养育孩子的路上,父母也在不断成长。

闫琳 2025-04-12
1450阅读
在精神分析取向的督导中,答不上来的地方才最值得关注
在精神分析取向的督导中,答不上来的地方才最值得关注

每一次督导,都是一次重新链接感受、整理思路、拓展理解的机会。真正的专业成长,往往就藏在那些答不上来的地方

1456阅读
一件成本很低,但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的小事
一件成本很低,但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的小事

1周内接触自然环境超过2小时的人,无论健康状况还是幸福水平,都始终高于那些没有接触过大自然的人。

科普 2025-04-11
2149阅读
咨询师的反思:技术越强,伤害越深?
咨询师的反思:技术越强,伤害越深?

咨询之所以有效,并不是因为有专业的咨询师,而是因为来访自身有成长的力量,你只是和ta一起去找回那个成长的力量而已。

心榜 2025-04-10
1587阅读
觉得做什么事都“很麻烦”的人,是种什么心理?
觉得做什么事都“很麻烦”的人,是种什么心理?

自我妨碍是一种变相的自我保护行为,但这背后隐藏的却是对自我的不认可,也是一种低自尊的表现。

1889阅读
如何走出对时间的焦虑,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如何走出对时间的焦虑,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当某一种或几种时间观过度主导我们的生活,并以不平衡的方式压制其他时间观维度时,就容易引发心理失衡与焦虑情绪。

2068阅读
功劳归自己,失败怪他人:无处不在的自我服务偏见
功劳归自己,失败怪他人:无处不在的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我们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自我服务归因”。

1745阅读
男性 vs 女性的大脑:我们思维相同的5个惊人之处
男性vs女性的大脑:我们思维相同的5个惊人之处

神经科学揭示,尽管男性和女性大脑在处理信息和对环境做出反应方面存在一些平均差异,但这些差异通常很微妙,更多地基于文化、年龄和社会化。

1733阅读
刷视频的快乐 vs 发论文的成就:哪种幸福更持久?解读
刷视频的快乐vs发论文的成就:哪种幸福更持久?

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感觉良好,而在于成为更好的自己。

1752阅读
青少年厌学议题的CBT咨询方案 | 案例拆解
青少年厌学议题的CBT咨询方案 | 案例拆解

只有有效行为改变,才能最终解决问题,CBT咨询会谈应当针对问题情境讨论行为策略。

1853阅读
人哪有不疯的?只不过是硬撑罢了
人哪有不疯的?只不过是硬撑罢了 | “发疯文学”心理解析

对于弱者而言,大规模的公开抗争是罕见的,但弱者之间会形成一种默契,他们会在日常生活进行反抗。

2152阅读
《甄嬛传》解读:从安陵容对甄嬛的怨恨,看受助者恶意
《甄嬛传》解读:从安陵容对甄嬛的怨恨,看受助者恶意

“受助者恶意”,指的是当我们帮助别人时,不一定能获得感激,也可能获得仇恨。

巨大鲸鱼 2025-04-03
1607阅读
AI算命,现代科技如何让你从“emo”到怀疑命运?
AI算命,如何让你从“emo”到怀疑命运?

感觉AI算命很准,是心理认知偏差与主观解释共同作用的结果。

1728阅读
两性关系:为什么情侣越吵越亲密?
那些越吵越亲密的情侣,都做对了哪件事?| 心理研究

虽然吵架本身是负面的,但吵架时的高情绪唤醒度让两个人的大脑活动更加“同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彼此的情感连接

2743阅读
PNAS | 为什么你今天不想努力?科学研究发现“动机起伏”的真相
为什么你今天不想努力?科学研究发现“动机起伏”的真相

日常动机的起伏不仅影响人们的当下决策,还会对未来的行为产生持续影响。

1828阅读
生命冥想: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度对话
生命冥想: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度对话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正揭开死亡意识的另一面:它不仅是恐惧的源头,更可能成为重塑生命意义的契机。

1863阅读
心理咨询中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心理咨询中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看见”、建设性的反馈、对自己和对咨询过程的耐心,三部分一起工作促进来访者的改变。

1772阅读
东亚小孩内耗严重的最大原因,它排第一
“焦虑的背后是恐惧”:容易着急的人,如何改变心态?

当你能接纳生活中的无序和不确定感,学会以退为进,允许一切发生,就会少很多焦虑和内耗,多一份淡定和从容。

2001阅读
春风十里,不如希望在望——从自然复苏看人类的希望本能
春风十里,不如希望在望——从自然复苏看人类的希望本能

春日的意义,或许在于它教会我们:希望不是被动等待的礼物,而是主动构建的能力。

1810阅读

问题反馈

Error: Network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