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如何一句话噎死爱挑刺的人?
如何一句话噎死爱挑刺的人?

杠精作为建国以后出现的新型物种,精通明杠、暗杠、单杠、双杠等花式抬杠方法,给他们一个话题,能杠起整个地球。

翟明月 2018-04-18
27982阅读
相亲本没有错,错的是来相亲的人 | 相亲大吐槽+全攻略
相亲本没有错,错的是来相亲的人 | 相亲大吐槽+全攻略

当我们反感相亲时,我们反感的是什么?相亲时,怎样才能避免成为别人眼里的“奇葩”?

木棉959 2018-04-13
7289阅读
为什么假新闻总是传得这么快?
为什么假新闻总是传得这么快?

有的时候我们看着虚假的新闻,觉得它愚蠢又有一点幽默,但更深层次的是假新闻满足了人们减轻对现实生活负担的欲望。

6301阅读
《起跑线》:所幸人生不止于起点
《起跑线》:所幸人生不止于起点

在商业文明的冲击下,教育已经不再是教育本身,而是可交易的商品;而学生也不再是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存在,而是被驯养为考试机器。

杨思远 2018-04-11
4444阅读
自媒体是如何偷走你的注意力的?
自媒体是如何偷走你的注意力的?

这不仅是在贩卖焦虑,简直是在制造恐慌。除了这些自媒体流量赚得盆满钵满,读者们,从中得到任何东西了吗?

6272阅读
8岁女孩和20岁男人相恋被万人祝福?爱不是恋童的挡箭牌
8岁女孩和20岁男人相恋被万人祝福?爱不是恋童的挡箭牌!

我们那么努力地去普及儿童性教育,却眼睁睁看着它被一个被炒作的“表演式爱情”所摧毁。那些为恋童癖唱颂歌的人,总有一天,你们也会为人父人母。

7467阅读
没刷手机的一天过去,我可能又错过了一个亿丨错失恐惧
没刷手机的一天过去,我可能又错过了一个亿丨错失恐惧

错失恐惧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身边完全不受其影响的人已经是稀有品种了。

5914阅读
“清明扫墓,该带上孩子吗?”| 如何跟孩子谈死亡
“清明扫墓,该带上孩子吗?”| 如何跟孩子谈死亡

在和故人最近的日子,和最爱的人直面死亡,是生命最美的意义。

6646阅读
几乎所有焦虑都源于这一个问题 | 和8个心理达人对话
几乎所有焦虑都源于这一个问题 | 和8个心理达人对话

壹心理全国首创心理演讲PSY+TALK上海站——《生而真实·焦虑时代的意义》。焦虑远不止是一种情绪,它的意义在于提醒你:你知道,你的生命不止于此。

15677阅读
你是否正被浅薄语言所同化?
网络流行语荼毒的不只朋友圈,还有你的脑子

倘若一个人看到美景、看到美好的艺术作品,通通只会想到「卧槽,好美!」这会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吗?

11373阅读
鄙视,关系的砒霜
一段关系最坏的的打开方式,是互相「鄙视」

真正有自信的人,反而更能够接受自己和他人都有缺点的事实。互相鄙视的背后,是一个渴望拿出真实自我便能得到接纳的孩子。

高浩容 2018-03-05
7868阅读
这一类自媒体,我劝你少读为妙
保护智商,远离爆文

你认为自媒体爆文有哪些套路?纯粹“观点输出”类的文章,摆布你的“思维模式”不在话下!

13926阅读
在我们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现有的婚姻制度的瓦解
在我们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现有的婚姻制度的瓦解

爱情、性与亲密关系三者合一,就是最完美的状态,但是这些都跟婚姻并无必然关系。我们到底为什么必须结婚呢?

20543阅读
“我有病”这个标签,和病本身一样可怕
“我有病”这个标签,和病本身一样可怕

“在高墙与鸡蛋面前,我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但当真正出现“鸡蛋”时,很多人却只想着抠开鸡蛋壳的缝。

7107阅读
中国式过年,我们过的是什么?
中国式过年,我们过的是什么?

一个人的心理空间就是Ta自己的王国,如果你把门打开,任别人随意走动、获取好处,那就等同于失去了自己的主权。

李增芬 2018-02-09
13972阅读
有一种自以为是,叫“陈可辛骗了你”
有一种自以为是,叫“陈可辛骗了你”

陈可辛的新短片《三分钟》,不只用了iPhone X拍摄,这部作品就是一个谎言吗?你和真相之间,差了一个“自以为是”的距离。

9739阅读
汤兰兰案:最不值钱的,莫过于你那过剩的正义感!
汤兰兰案:最不值钱的,莫过于你那过剩的正义感!

你的错误可能会成为压垮受害人的一根稻草,那么轻微又是那么沉重。有时候沉静的思考,远比澎湃的热血更有价值。

7509阅读
奇迹男孩丨美式励志喜剧家庭四特点:富,逗,暖,善
《奇迹男孩》丨畸形儿的成长困境

电影放大了理想,隐藏了心酸。畸形儿的路,还很长。

4690阅读
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幸福? | “少即是多”效应
如何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幸福? | “少即是多”效应

以及如何避免“少即是多”效应可能会带来的坑~

9021阅读
关不掉的朋友圈#一周日签排行榜# 9459阅读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