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真正开始顺应自己的天性时,我们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更有意义、也更加富有成效。
我们所拥有的最为关键的关系,实则是与自我的内在联结。
压抑自己的需要,并不意味着自我的需要就会消失,相反,它们会以一种更隐蔽更迂回的方式顽固地扎根你的内心。
你不需要证明自己“有用”,因为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内向不是需要治愈的缺陷,你不需要强行变得外向开朗,安静的你也很有力量。
“过度责任感”,让我们在追求他人认可和集体利益同时,逐渐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防御性悲观和乐观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自己性格中乐观和悲观的那一面。
内向外向者各有各的优势,内向的人需要充分认识自我,认识内在的优势,发挥向内的力量。
一个人内心消极的自我对话,是一种精神内耗的“噪音”。
受害者往往很难察觉,即使后来发现了想反抗、离开,却由于害怕破坏关系而放弃。
石矶娘娘有一个“内核稳定”的自体。
只有你愿意把注意力关注在自身,然后投入在具体的生活中,才有可能找回真实自我。
要重视自己每一天的情绪和感觉,要开始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感觉。
当你审视自己的旅程时,你是否发现自己更多地是在提升、质疑还是发现呢?
不要给自己的一些问题轻易贴上“不正常”的标签,因为一旦贴上标签,我们就会被其阻碍,自我设限,看不到更真实和完整的自我。
自恋和自卑都是我们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适度的和自卑对维持健康的自尊感不可或缺。
“火花不是人生目标,当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火花就已经被点燃。”
自己为什么还没有成功的自我接纳——反而加剧了焦虑的情绪,加剧了对自己的厌弃。而自我厌弃,是很多严重心理困境的重要推手。
在情绪状态的分类中,心境属于极为温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状态,构成了个体心理活动的背景。
“只有强者才会求助,才勇于求助。”
#主编荐书 10篇
精选热门书籍,升级认知,收获成长,让你更懂心理学。
#心理周报播客 31篇
心理学的圆桌派!满足你的好奇心。
#人生答疑馆·高考 43篇
高考前的100天,如何找到高效的学习状态?
#成瘾 133篇
关于成瘾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今天也减一点脆弱 260篇
反脆弱。走出自我防御的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