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源本质上还是控制,“为我好”就相当于菩萨送给唐僧的紧箍,管不了猴子的时候就拿出来念念。
一个人的自杀,是最高强度的自我攻击。用对自己的杀戮,去唤起对方的内疚。
离婚家庭子女经常情绪激动、无故愤怒、烦躁不安、对周围事物采取猜忌蔑视态度,遇到困难时他们更容易惊慌失措、情绪消沉,他们常常少动、沮丧、失望、不自信等。
30岁男,如何与内心受伤小孩相处?
在童年时期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爱和关心,会导致孩子不会去爱自己,更不会,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缺失的爱”。
为什么这一类暴力教育的违规机构总是屡禁不绝?
为何家庭中的霸凌相对不易察觉?因为它属于“关系中的霸凌”,常常躲在“爱”、“关心”、“为你好”等情感背后。
“要追溯我们最初感受到的恐惧,应该回到婴儿时期,因为当时如果不靠人照料,我们根本无法生存。这种无助感成了许多人日后无法摆脱的恐惧。”
那些伴随着童年情感忽视长大的人,他们在整个成年生活中都有一套对幸福的要求。但遗憾的是,这些要求最终使他们不快乐。
压力大的时候想起我的经历就非常难受,经常会有自杀的念头,觉得自己没用,怎么办?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童年阴影真的会相随一生吗?”,这条话题底下有1万3千多条回答,超过3500万浏览。
众人皆知,儿童早期的发展影响其一生的生命质量,这种发展包含着生理成熟,也包含着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一个人长大后的样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许多个瞬间堆积而成的。
特别依赖母亲。非常害怕失去她,特别没有安全感?
有家的地方可以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也可以有家,父母健在,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一直不愿意去找工作,自卑,贪图享受,因为肥胖而害怕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白眼,也不知道怎么面对?
妈宝男经常会照着母亲为模板寻找一位妻子。
成长于一个以家庭暴力为优秀教育方式的家族,言语辱骂、暴力威胁从小伴随我到现在,如何走出来?
那些被恐吓的孩子们,就像是一棵小树,被装在套子里,生命始终没法真正的展开生长。
所有失去的,也因曾经美好的时光而幻化为力量,陪伴着我们一路前行。感恩那些相遇,也感谢那些离别,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原来,失去和拥有,都是礼物啊!
#主编荐书 10篇
精选热门书籍,升级认知,收获成长,让你更懂心理学。
#心理周报播客 31篇
心理学的圆桌派!满足你的好奇心。
#人生答疑馆·高考 43篇
高考前的100天,如何找到高效的学习状态?
#成瘾 133篇
关于成瘾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今天也减一点脆弱 260篇
反脆弱。走出自我防御的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