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小心,反社会人格者可能就在你身边 |《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

发布时间:2024-09-09 9评论 2063阅读
小心,反社会人格者可能就在你身边 |《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会飞的安琪拉
编辑一秒钟
美编:N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在阿拉斯加州西北部,因纽特人的文化中有一个概念叫作“kunlageta”,意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却不去做的人”。“kunlageta”可以形容一个人“说谎成性、偷窃成性、不去打猎”等等,即“不可救药之人”。在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叫法来形容这类人,而现在,我们通常把这样的人叫作“反社会人格者”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病态人格低劣”、“悖德症”,在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中,大约有4%的人属于这种障碍。这个比例远高于其他我们更为熟悉的心理障碍,如厌食症(3.43%)、精神分裂症(1%),在每2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反社会人格者”。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反社会人格者”。


而更令人恐慌的是,这种在人群中占据不低的比例的“反社会人格者”常常拥有以下的特质:狡诈、情感淡漠、不负责任、具有犯罪高风险。“反社会人格者”可能就“潜伏”在我们的四周,在过去、当下或未来给我们造成伤害。因此,了解如何辨别、对待“反社会人格者”就成为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是这样描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症状的:


A. 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模式,始于15岁,表现为下列3项(或更多)症状:

 1. 不能遵守与合法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表现为多次做出可遭拘捕的行动。

 2.欺诈,表现出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使用假名或诈骗他人。

 3. 冲动性或事先不制订计划。

 4. 易激惹和攻击性,表现为重复性地斗殴或攻击。

 5. 鲁莽且不顾他人或自身的安全。

 6. 一贯不负责任,表现为重复性地不坚持工作或不履行经济义务。

 7. 缺乏懊悔之心,表现为做出伤害、虐待或偷窃他人的行为后显得不在乎或合理化。

B.个体至少18岁。

C.有证据表明品行障碍出现于15岁之前。

D.反社会行为并非仅仅出现于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的病程之中。


01

一个缺乏良知的人


在现代电影电视中,“反社会人格者”通常被塑造为一个冷血无情的杀手、高智商的犯罪者、或者手段残忍的变态杀人犯。但在现实生活中,“反社会人格者”真的是这样吗?他们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呢?


在本书中,作者玛莎·斯托特用了四个字来描述“反社会人格者”:


//"缺乏良知"


绝大多数“反社会人格者”都不是电视剧中的杀戮狂或连环杀手,也不一定拥有“高智商”或“商业精英”的“人设”。玛莎认为,他们大多数都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并且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被认出。他们和正常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反社会人格者大都“缺乏良知”


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在某一瞬间有过“违背良知”的念头和行为,例如“打碎了妈妈的花瓶却假装是爸爸做的”、“早八不想起床谎称生病逃课”、或者在被生活压垮的时候也悄悄许愿过“地球爆炸”。因此我们通常认为,善与恶并不是绝对的泾渭分明,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然而,我们似乎在用一种“绝对的恶”形容反社会人格者,这是因为“良知”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当你在撒谎时看到妈妈失望的眼神、在逃课时看到舍友谴责的眼神,在许愿“地球爆炸”时看到你的小狗“依恋”你的眼神,你“沉睡”的良知也许就会被情感唤醒。而在心理学的语言中,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人不具备“建立在情感依附基础上的约束感”,并且因此“缺乏良知”,这就是“反社会人格者”。


反社会人格者情感淡漠,不能共情别人的痛苦,并常常以操控他人来取乐。许多人玩过一款名为“汤姆猫”的手机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操控者可以随意对待这只叫作汤姆的小猫,可以抚摸、喂食它,也可以捉弄、欺负它。


在这样的设定下,有些普通人也会选择不停地殴打汤姆,直到它放声大哭。这是因为汤姆并不是真实生活中的小猫,我们与它不存在“情感依附”,汤姆的哭声并不能唤醒他的良知。然而,在“反社会人格者”的眼中,真实生活中的人与这只名为汤姆的电子小猫并没有任何区别。


如同玛莎在书中描述的那样:反社会人格者想要的东西、激励他们的东西,完全超出了我们的经验范围;他们会将自己的一生耗费在人际游戏上,耗费在“赢”上,耗费在为了控制而控制上。“反社会人格者”的内心不需要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却将他人的眼泪、恐惧视为自己的“勋章”。


02

反社会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玛莎在书中更加深入地探讨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她认为:反社会人格者的大脑皮层处理情感信息的能力明显失常,他们缺乏拥有和感受真实情感的能力,也无法与他人建立起真实的关系。与普通人相比,他们的皮质机能显然异于常人。


她提到,有研究发现,正常人的大脑更容易注意、记忆与情感相关的词汇,例如,相比于“看”,我们能更快地认出“爱”,因为“爱”字似乎包含了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信息。然而对于反社会人格者而言,辨认“看”与“爱”需要花费相同的时间,似乎“看”与”爱“并没有什么分别。还有的研究发现:当反社会人格实验对象在努力辨别情绪词汇时(这对正常人来说可以在瞬间完成),他们的生理反应与求解困难的数学题目差不多。这些研究均指向一个结论:


反社会人格者没有爱的能力,因此也不可能拥有良知。


上述的神经科学上的研究表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大脑器质性的异常有关;遗传学上的研究则发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遗传有很大的关系。这似乎表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在我们的人群中,有些人可能在出生之前就具有成为“反社会人格者”的“潜质”。


不过,玛莎认为,反社会人格或许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神经脉络”与“终身生活在其中的广大社会”的交互作用的产物。一项有趣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和日本这些东亚国家中,反社会人格者相对稀少,远低于西方国家的平均值4%(这真是一个令人安心的结论)。玛莎对此提出一个观点:“某些文化可能具有压倒性的信仰体系,能够让天生的反社会人格者从认知上来弥补自己的信仰体系”。


与西方文化提倡的“个人主义”不同,中国文化更加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这种文化影响对群体中反社会人格的发展(与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一个反社会人格者天然地无法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强调“人际情感”的文化也会让他严格地从认知上逐渐理解人际间的责任。


03

结语


尽管反社会人格者仅占据人群中的百分之4,他们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尤其是我们身边那些“隐身”的反社会人格者。玛莎在本书中详细地阐述了许多辨别和对待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只有找出隐藏在人群占的“缺乏良知”的人,才能保护大多数有良知的人免受其伤害。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一丝怜悯之心,这就是反社会人格者。反社会人格者没有爱的感受和能力,以操纵、戏弄他人为乐,并潜藏在我们之间。只有正确辨别并远离周围的反社会人格者,才能保护我们免受其伤害。


作者简介:会飞的安琪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0

回复

小心,反社会人格者可能就在你身边 |《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京师心理大学堂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京师心理大学堂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