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声的呐喊
夜幕低垂,上海的天际线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叶青站在她公寓的阳台上,目光漫无目的地游走在城市的灯火中。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的边缘,温热的茶水散发出淡淡的茉莉花香。
「叶青,你还好吗?」闺蜜小婷的声音从客厅传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叶青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露出一个微笑,转身走回客厅。「我很好,只是在想工作的事。」她轻声回答,努力掩饰内心的波动。
小婷狐疑地看着她,「你最近总是心不在焉的,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
叶青摇摇头,「没什么,可能只是太累了。」她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对了,你之前说要介绍个男生给我认识?」
小婷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对啊!他叫李明,是我表哥的同事,人很不错的。要不我安排你们见个面?」
叶青勉强笑了笑,「再说吧,我现在可能没什么心情谈恋爱。」
送走小婷后,叶青独自坐在沙发上,内心的孤独感如潮水般涌来。她的生活看似平静——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几个要好的朋友,偶尔的家庭聚餐。但没人知道,她心底藏着一个秘密,一个让她无法真正敞开心扉的秘密。
那是大学时期的一个夜晚,一次突如其来的侵犯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叶青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她一直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忘记,时间终会治愈一切。然而,时间并没有抹去那段记忆,只是将它推到了更深的角落,成为了她生活中无形的枷锁。
叶青常常质问自己:「这真的算是创伤吗?都过去这么久了,我难道还不够坚强吗?」她强迫自己表现得一切正常,努力适应独处的生活,因为她不再相信任何人。
夜深人静,叶青躺在床上,睡意却迟迟不来。她翻来覆去,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个夜晚的片段。最后,她起身打开电脑,在搜索框里犹豫许久,终于输入:「如何克服性创伤」。
02
延迟的痛苦
周一早晨,叶青坐在会议室里,心不在焉地听着同事们的讨论。突然,一位男同事的粗俗玩笑引起了她的注意。
「嘿,你们听说了吗?隔壁部门的小李居然被他女朋友甩了,哈哈,估计是床上功夫不行吧!」
周围响起一阵哄笑,叶青却感到一阵噁心。她的心跳突然加速,手心开始出汗。那种熟悉的恐惧感再次笼罩了她。
「叶青,你怎么看?」部门经理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我⋯⋯我不太舒服,先失陪一下。」叶青匆忙起身,几乎是逃离了会议室。
她躲进洗手间,双手撑着洗手台,望着镜中苍白的脸庞。「冷静,叶青,冷静下来。」她对自己说,但眼泪还是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那天晚上,叶青又一次被噩梦惊醒。她坐在床上,浑身冷汗,心跳如鼓。她打开台灯,颤抖着手拿起放在床头的心理学书籍。这是她最近开始阅读的,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她翻到做了标记的那一页,上面写着:「弗洛伊德提出的『延宕性创伤』(Nachträglichkeit)概念指出,创伤的反应并不总是立即出现,而可能在事件发生很久之后,由某个触发事件引发。」
叶青深吸一口气,这段话似乎解释了她的状况。那次创伤发生在多年前,但直到最近,那些痛苦的记忆和情绪才真正开始影响她的生活。
她继续往下读:「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包括反复出现的噩梦、闪回、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刺激、情绪麻木以及持续的警觉状态。」
叶青轻轻合上书,这些症状她都再熟悉不过了。她拿起手机,鼓起勇气拨通了心理谘询热线。
「您好,这里是心理谘询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温和的女声从电话那头传来。
叶青深吸一口气,「我⋯⋯我想我可能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我总是做噩梦,而且对某些场景有强烈的恐惧反应。」
「您很勇敢,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寻求帮助。」谘询师平静地说,「能跟我多说一些吗?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有没有什么特定的触发事件?」
叶青慢慢地道出了自己的经历,从大学时的那个夜晚,到现在持续的噩梦和恐惧。说出这些话的过程让她感到既痛苦又解脱。
谘询师耐心地听完,然后说道:「叶青,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您很可能正在经历『延宕性创伤』。这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创伤反应可能在事件发生很久之后才显现。这并不意味着您不够坚强,相反,您一直都在努力应对。现在,也许是时候寻求一些专业的帮助了。」
叶青感到一阵如释重负,至少现在她知道自己的感受是有名字的,是被理解的。
谘询师继续说:「我建议您可以考虑参加一些支持小组或者寻求个人心理治疗。有很多针对性创伤的专业治疗方法,比如认知行为疗法、眼动脱敏与再处理疗法(EMDR)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03
见证他人的勇气
几天后,叶青在浏览新闻时,一篇关于台湾慰安妇的报导吸引了她的注意。
「战争结束后近百年,这些曾被迫沦为性奴的女性终于开口讲述她们的故事。」报导这样写道。
叶青被深深触动了。这些女性经历的痛苦跨越了几代人的记忆,她们曾和叶青一样选择沉默,因为害怕社会的歧视和羞辱。但最终,她们还是鼓起勇气,站出来诉说自己的经历。
报导中提到了一位名叫阿嬷的老妇人。阿嬷说:「我沉默了大半辈子,但现在我要说出来。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战争的残酷,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叶青的眼睛湿润了。她突然意识到,创伤并不会因为被压抑而消失。相反,只有勇敢面对,才能真正获得解脱。
她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关于创伤治疗的资讯。在一个心理健康论坛上,她看到了一个针对性创伤女性的心理支持小组的资讯。
叶青的手指悬停在报名按钮上,内心挣扎了许久。最后,她深吸一口气,点击了「报名」。
04
走向疗愈
支持小组的活动比叶青想像的要专业得多。小组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谘询师吴老师带领,她在介绍时提到自己曾参与过台湾慰安妇的心理治疗研究。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创伤治疗的最新研究。」吴老师开始说道,「最近有学者对慰安妇的创伤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创伤的影响不仅仅是个人心理层面的,还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叶青认真地听着,想起自己看过的那篇关于台湾慰安妇的报导。
吴老师继续说:「比如说,洪素珍教授通过戏剧治疗工作坊,帮助慰安妇女性表达她们的情感和经历。这种艺术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天,我们也会尝试一些类似的方法。」
接下来,吴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一些戏剧治疗的练习。叶青起初感到有些不自在,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那些平时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受。
在一次角色扮演后,吴老师解释道:「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过去的经历,给予我们一种新的视角和控制感。它不仅是个人层面的治疗,更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正如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学者杨贤娥和萧玉华所指出的,性暴力在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
叶青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开始理解,自己的创伤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小组活动的最后,吴老师鼓励大家尝试写下自己的故事。「书写可以是一种强有力的治疗工具,」她解释道,「它不仅帮助我们整理思绪,还可能成为重要的见证。就像那些勇敢的慰安妇阿嬷们,她们通过口述历史,不仅治愈了自己,也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证言。」
叶青拿起笔,开始写下自己的故事。她发现,随着笔尖在纸上移动,那些长期压抑的情感仿佛找到了出口。她意识到,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治愈之旅,也可能成为帮助其他人的一种方式。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叶青继续参加小组活动,同时也开始了个人心理治疗。她学习了各种应对技巧,如正念冥想、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渐渐地,她感到自己正在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控制。
有一天,叶青鼓起勇气,在小组中分享了自己的进步:「我开始理解,创伤确实改变了我,但它并不定义我。我学会了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那些曾经让我感到羞耻的部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痛苦,请不要放弃。寻求帮助并不可耻,相反,这需要莫大的勇气。」
说完,叶青环顾四周,看到其他成员眼中的理解和支持,她感到一阵温暖。她知道,自己的治愈之旅还在继续,但她不再独自面对。在这个充满理解和支持的环境中,她正在一步步地重建自己的生活和身份认同。
05
重获新生
几个月过去了,叶青的生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不再总是回避社交场合,开始学着表达自己的感受。噩梦的频率减少了,尽管偶尔还会出现,但她已经学会了如何应对。
有一天,小婷再次提起介绍对象的事。
「叶青,你最近气色好多了。我那个表哥的同事李明,他还挺想认识你的。要不要考虑见个面?」
叶青犹豫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说:「好啊,为什么不呢?」
她知道,自己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感情,但至少她不再害怕尝试了。
在支持小组的最后一次聚会上,吴老师邀请大家分享这段时间的感受和收获。当轮到叶青时,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几个月前,我来到这里时,觉得自己已经破碎得无法修复。但现在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愈合的力量。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延宕性创伤』,我们的痛苦可能会延迟显现,但这也意味着治愈的过程同样可以在任何时候开始。」
她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继续说:「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治疗,我理解到创伤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还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就像那些勇敢的慰安妇阿嬷们,她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创伤,更是整个时代的见证。」
叶青的声音渐渐变得坚定:「我学会了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那些曾经让我感到羞耻的部分。我想对所有正在经历类似痛苦的人说:你们并不孤单。寻求帮助并不可耻,相反,这需要莫大的勇气。正如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学者所指出的,我们的经历在塑造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说完,叶青感到一阵轻松,仿佛多年的重担终于卸下。其他成员和吴老师都报以温暖的掌声和鼓励的眼神。
那天晚上,叶青坐在电脑前,开始写下自己的故事。她想,也许有一天,她的经历能够帮助到其他和她有相似遭遇的人。
她写道:「创伤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它教会了我如何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如何与自己和解。现在的我,不再是那个被困在黑暗中的女孩,而是一个正在学着重新拥抱生活的女人。」
窗外,晨曦初现,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叶青站起身,走到阳台上。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清晨的空气。她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她不再孤单,因为她找到了面对一切的勇气。
尾声
这个故事通过叶青的经历,展示了性创伤对女性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呈现了治愈的可能性。它告诉我们,创伤并不是一个人的弱点,而是需要被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对于那些可能正在经历类似困扰的读者,希望叶青的故事能给予你们力量和希望。记住,你们并不孤单,寻求帮助是迈向痊愈的第一步,也是最勇敢的一步。
每个人都值得被理解,被接纳,被爱。无论你经历了什么,都请相信,你依然拥有掌控自己生活的力量。治愈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时间,需要勇气,但最终,你会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正如叶青所学到的,我们的故事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它们还可能成为改变社会、启发他人的力量。通过分享我们的经历,我们不仅能够治愈自己,还能够为建立一个更加理解、包容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创造一个每个人都能自由表达、勇敢面对过去、充满希望地展望未来的世界。因为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听见,都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
责任编辑:日月银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