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林屾
编辑:草芽君
美编:Zene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祈求天地放过一双恋人
怕发生的永远别发生。
——《少女的祈祷》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一对恋人决定走到一起,这路途中要经历多少挑战?
首先,人们会希望在那些双方看重的因素上能够匹配,比如外貌、性格、过往经历、三观、原生家庭等稳定因素,以及两人相处时对彼此的性吸引力等即时因素。
这还仅仅是开始,一旦确定关系,伴随的将是一连串的选择:何时将伴侣介绍给亲朋好友、如何一起度过夜晚、是否同居、是否结婚并此生相伴在对方身边……
邀请另一个人进入自己的人生,实在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冲突从来不少。
尽管如此,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处于一段不太理想的关系也不愿意单身?
每当面对分歧时,人们为什么要选择那些更有助于维持关系的选项?
为什么要忍受、宽容、不愿放弃呢?
01
进展偏好:亲密关系催化剂+粘合剂
对此,心理学家认为这些现象背后,有一个共同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进展偏好(Progression Bias)。
进展偏好是指人们在浪漫关系中更愿意做出这样一种决定:即将关系推向承诺(例如,追求潜在的伴侣,同意约会,并在关系中投入时间和资源),而不是解散(例如,拒绝追求者或与追求者分手)[1]。
“进展偏好“的提出挑战了已有的两种理论观点。
基于西方语境的研究,有浪漫关系发展模型认为,人只有在感知到被对方拒绝的风险很小的情况下,才会做出一个将关系更进一步的决定。而进展偏好的研究者则指出,事实上,相较于感知到的被拒绝风险,进展偏好更强有力地影响着关系的推进[2]。
此外,进展偏好还驳斥了另一个观点:“承诺是关系更近一步的基础”。研究者认为,进展偏好对亲密关系的影响遍及关系开始、关系投入、以及决定结束关系的全过程,其影响更甚于承诺[3]。
举个例子,有时候,处在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可能会突然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我怎么就这么“草率”地和TA开始了恋爱?你不知道的是,这段关系之所以能开始,可能是因为双方都默默受到了进展偏好的“蛊惑”。
02
为了加快进展,我们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挑剔
找到一个合适的约会对象有多困难?文学作品中常用“一生一次的邂逅”表达其中不易,许多人也觉得自己在进入亲密关系时会很慎重。但研究发现并非如此,人们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挑剔。
//1.比起选最好的,我们淘汰最差的
研究指出,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放宽对约会对象的要求。
在一场10000人次的快速约会中,40%的人在收到约会邀请时同意了。人们似乎没有那么有选择性,而倾向于“撒下一张网”。另一项针对本科生的快速约会研究指出,参与者对于约会意向的评分位于中间位置[1]。
在后续研究中发现,“爱情”真是让人琢磨不定。在这些快速约会研究中,研究者会先请参与者完成30分钟的问卷,问卷包含了多项人格测验、择偶偏好测验,总体涵盖超过100条特质类型,通过这些题目,参与者报告了“我有什么特质”以及“我喜欢什么特质”的信息。
研究者将这些丰富的信息纳入分析 ,却发现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也根本无法预测出参与者最终被什么特质的人吸引并愿意约会。人们的选择似乎并不遵循这样一个逻辑:比如某人报告自己喜欢外向的人,但TA却不一定就与有外向这项特质的对象约会。
对于这种情况,研究者指出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人们在选择伴侣时,更容易采取满意决策而非最优决策的策略。也就是说,比起目的明确地去寻找那个满足自己对理想伴侣所有期待的人,人们更多是去排除掉那些自己完全不能接受的,相对于“找到最好”,人们更多使用“淘汰最差”[4]。
//2.不喜欢?可以改
一项针对单身、异性恋个体的研究发现,在面对潜在约会对象的“负性”特质时,人们不仅不会打消对潜在约会对象的兴趣,许多人甚至选择更改自己原有的标准,去接受这些特质[5]。
研究人员先邀请参与者做了一系列的问卷,比如询问他们对一些人格特质的态度。然后研究人员会给参与者一份资料,并营造出这可能会是TA潜在约会对象的氛围,然后向参与者展示这名外表极有吸引力的异性的简介。这份简介包含了四项人格特质,其中一项特质是这些参与者之前评定为“负性”并且自己不具备的特质。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在看过这位异性的简介后,研究者邀请参与者再次对各项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这时人们对那个“负性”特质的评价将不再那么负性,或者认为更像是自己也具备的。为了对照,研究者发现如果实验没有营造“潜在约会对象”这种浪漫关系情景,则没有这种效果。
后续的研究进一步发现,这种效应只对轻微负性的(如缺乏计划,笨手笨脚)人格特质有效。总的来说,人们愿意接受潜在约会对象的部分负性特质,甚至将其纳入自我概念中。
那么,为什么即使约会对象可能不那么符合自己的标准甚至长期目标时,人们也有”拒绝困难“呢?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对亲密关系的“进展偏好”呢?
03
我们为何产生对亲密关系的进展偏好?
//1.生物进化机制:快速且朴素地选择&激情与迷恋共加持
研究者指出,生物进化机制可以解释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人类进化的历史过程中,相对不那么挑剔伴侣的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1]。
我们都能理解,找到一个理想的伴侣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对于将生存和传递基因作为重要意义的祖先来说,也是如此[6]。考虑到进化过程中环境的恶劣、寿命有限、部落族群交流有限,“快速和朴素”的择偶策略比更复杂的策略在找到伴侣上更有优势。
后续研究又有指出,一个社会中的男女性别比率失衡也会影响到“快速和朴素”的择偶策略,即当某一性别资源紧缺时,这个策略会更多的出现[7]。
此外,一种特定的、基于生物学的机制也可能会促进关系开展的决定,那就是关系早期阶段通常会出现的强烈的激情和迷恋。一旦确定了一个潜在伴侣,依恋和性系统就会有力地驱使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与那个人变得更亲近,并促进人们为新关系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形成长期依恋关系[8]。
//2.文化强化机制:成熟指标&单身恐惧
另一个理解进展偏好的视角,则是文化强化机制。在许多文化的语境下,浪漫关系是一种具有特别意义的亲密关系,比其他类型的社会纽带更重要,并且进入长期的浪漫结合(特别是通过婚姻)被视为重要的人生里程碑。
人们会认为生活在一个具有承诺的关系里是一种更令人满意和有意义的体验,这样的信念被关系研究者称为婚姻和家庭的意识形态[9]。因此,有研究指出,人们普遍认为错过一个开展浪漫关系的机会比被拒绝更令人遗憾[1]。
在这样的信念体系中,拥有了浪漫关系会被视为“成功”或者“成熟度”的某种指标,处于浪漫关系状态赋予了当事人广泛的社会利益[1]。
事实上,单身人士很容易因此受到污名化,被贴上更为孤独、缺乏吸引力等负面刻板印象的标签。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人们为什么经常感到有必要去追求和坚持浪漫关系,即使没有那么强烈的浪漫情趣。“恐惧单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许多文化背景下,都是常态[10]。
04
写在最后:我们分析着,我们体验着
进展偏好的研究,为我们对人类浪漫关系的理解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有时候,研究结论给人的体验是“冷”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反思自己的选择,理解他人的选择,并意识到我们需要尊重那些选择之外的可能性。
科学研究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一个具体的人产生互动时,那种体验是“热”的。那些难以忘怀的心动瞬间、紧紧拥抱所产生的温暖、平静日常彼此陪伴的知足感等等,对于我们每个人短暂的一生来说,都毋庸置疑是宝贵的存在。
最后,祝你勇敢地选择,祝你真诚地体验。
学堂君
学堂君敏锐地发现这项针对单身、异性恋个体的研究中,这位拥有着轻微“负性”特质的潜在约会对象的外表形容词是“极有吸引力"。学堂君觉得这个外表是很大的干扰变量,美人们的小“缺点”是会让人更想亲近的,试问谁不想和一位笨蛋美人/帅哥沉入爱河呢?
参考文献:
[1]Joel, S., & MacDonald, G. (2021). We’re not that choosy: Emerging evidence of a progression bia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5(4), 317-343.
[2]Bredow, C. A., Cate, R. A., & Huston, T. L. (2008). Have we met before? A conceptual model of first romantic encounters. In S. Sprecher, A. Wenzel, & J. Harvey (Eds.), Handbook of relationship initiation (pp. 3–28). Psychology Press.
[3]Fletcher, G. J. O., Simpson, J. A., & Thomas, G. (1999). Ideals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72–89.
[4]Jonason, P. K., Garcia, J. R., Webster, G. D., Li, N. P., & Fisher, H. E. (2015). Relationship dealbreakers: Traits people avoid in potential mat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 1697–1711.
[5]Eastwick, P. W., Finkel, E. J., & Eagly, A. H. (2011). When and why do ideal partner preferences affect the process of initiating and maintain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 1012–1032.
[6]Dunbar, R. I. (1992). Neocortex size as a constraint on group size in primates.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2(6), 469–493.
[7]Stone, E. A., Shackelford, T. K., & Buss, D. M. (2007). Sex ratio and mate preferences: 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7(2), 288–296.
[8]Fletcher, G. J. O., Simpson, J. A., Campbell, L., & Overall, N. C. (2015). Pair-bonding, romantic love, and evolution: The curious case of Homo sapien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20–36.
[9]DePaulo, B. M., & Morris, W. L. (2005). Singles in society and in sci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16, 57–83.
[10]Morris, W. L., Sinclair, S., & DePaulo, B. M. (2007). No shelter for singles: The perceived legitimacy of marital status discrimination.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10, 457–470.
作者简介:姜林屾。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