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小钧
插图:杨小钧
编辑:欧阳露雪
排版:欧阳露雪
来源:微信公众号: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Coco有话说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年轻人休闲娱乐的普遍方式,而游戏中,带有打斗场面的暴力游戏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这就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含有暴力成份的网络游戏到底能帮人释放生活中的压力,改善生活状态,还是会强化一个人的“暴力”倾向,阻碍人们的积极行为发展呢?亲社会实验室最新发表在Journal of Media Psychology上的文章对此做了探讨。
一般攻击模型的暴力脱敏机制从社会认知的视角解释了暴力电子游戏引发的社会行为变化。该理论指出,当个体频繁地接触暴力游戏后会出现一系列的脱敏效应,包括认知脱敏(如面对暴力事件时注意力减少)、情感脱敏(如对暴力受害者的同情心减弱)和生理脱敏(如面对暴力时心率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这些脱敏效应又会进一步引起个体攻击行为的增加或助人行为的降低。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更倾向于关注暴力游戏对反社会行为(如攻击行为)和消极情绪的影响,而对其影响积极社会适应行为,以及伴随的生理机制是怎样的还缺乏系统的探讨。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积极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在青少年和青年早期阶段的积极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Lerner et al., 2023)。所以,暴力游戏是否/如何影响亲社会行为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从脱敏的视角来讲,以往研究已发现暴力游戏对助人行为的影响机制可以从同情心脱敏、注意力下降等情感和认知因素来解释,那么,这些心理机制背后的潜在生理机制又是什么呢?本研究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探讨。我们提出,迷走神经的变化或许是伴随这些心理因素的重要生理指标。
根据多迷走神经理论,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窦房结(即心脏起搏器)具有节律性的调节作用,而迷走神经张力(可以理解为迷走神经的变化)则反应了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在静息状态下,迷走神经系统主动抑制心脏输出量,使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脏起搏器的作用降低,心率下降;在挑战任务下,迷走神经的抑制作用迅速撤出,心脏输出量变大,心率瞬间提高,以支持机体快速、有效、适应性地应对环境的挑战;当挑战任务消失后,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恢复,心率下降,使有机体再次保持平衡状态。所以说,迷走神经张力就像一个闸,当张力较强时,能够使心率降低,当张力较弱时,心率就会提升。
呼吸性窦性心率不齐(Respiratoy Sinus Arrhythmia, RSA)是我们通过无创性途径测量迷走神经水平的生理指标,包含两个状态:静息RSA和RSA反应(包括降低或增强两个状态)。RSA降低(或称为RSA抑制)是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指标,指与基线RSA相比,迷走神经水平下降的状态,也称为迷走神经抑制。一般来说,在应对各种挑战或压力时,相对较大的RSA降低反映了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它有助于个体灵活地应对和适应周围环境(Graziano & Derefinko, 2013)。更重要的,个体的RSA降低水平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即,在面对挑战性刺激时,个体RSA降低的水平并不是稳定不变的。例如,研究表明,与不良的养育环境相比,在支持性的养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有可能在面对挑战性刺激时表现出更强的RSA降低,进而表现出更积极的应对方式。基于此,我们推测,长期接触暴力视频游戏作为一种不良的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个体在面对威胁信息时的RSA变化。此外,大量的研究也发现,当个体面对恐惧和不安全的挑战信息时,更多的RSA降低可以正向预测助人行为(Liew et al., 2011)。基于此,我们假设,个体在面对暴力视频时,较少的RSA降低可能是暴力电子游戏影响亲社会行为的生理解释机制。
本研究招募了125名大学本科生(其中男性87名,平均年龄18.65岁),他们来到生理多导实验室,分别接受静息期、任务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的RSA指标的测查,并完成暴力游戏经验和助人行为的测查。我们的结果发现,暴力游戏经验与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的中介分析发现,那些长期接触暴力游戏的大学生,在观看到暴力视频时表现出较少的RSA降低,而RSA降低又进一步正向预测了其助人行为的水平。这个研究结果说明,RSA降低是暴力游戏经验影响助人行为的重要解释机制(如图1所示)。
研究启示:本研究基于一般攻击模型的暴力游戏脱敏机制,探究了长期接触暴力游戏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影响,揭示了RSA降低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暴力脱敏理论在助人行为影响因素中的运用,同时揭示了迷走神经的变化可能是环境因素影响人类行为发展的重要生理机制,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伴随着同情心、注意力等情感认知水平的变化共同解释了暴力游戏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当然,从现实的角度来讲,虽然暴力电子游戏会阻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甚至助长攻击行为,但电子游戏也可以给玩家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视觉空间处理能力的增加(West et al., 2020)等等。因此,我们呼吁游戏领域的开发商在扩展游戏本身的优势作用的同时,应通过减少其暴力、血腥的成分来弱化其消极影响。我们也希望未来研究者可从积极和消极的视角来更全面的探讨电子游戏对人的影响。
本研究作者包括杨小钧(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读博士生),张慧(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姚小喃(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讲师),寇彧(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王振宏(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文献来源:
Yang X., Zhang H., Yao X., Kou Y. & Wang Z. (2024). Relations between violent video game experience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 reduction. Journal of Media Psych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x.doi.org/10.1027/1864-1105/a000439
作者简介:杨小钧,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本公众号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寇彧教授实验室主办。在这里,我们将分享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推介相关心理学前沿文献,普及相关心理学知识。
原作者名: 杨小钧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原文标题 科研成果丨游戏与善行:长期玩暴力电子游戏带来的消极影响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