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不再恐同日丨结合真实案例,对部分同性恋的形成有了颠覆性发现

发布时间:2024-05-16 2评论 265阅读
不再恐同日丨结合真实案例,对部分同性恋的形成有了颠覆性发现-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本文字数约:4644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社会上有很多人仍有“恐同”心理,尤其是部分父母
02、同性恋是天生的?背后其实有后天心理社会因素
03、如果发现孩子有同性恋倾向,父母这样应对才有效
04、无论选择哪种性取向,都要自我觉察,获得真正的幸福


此图为AI生成


01

社会上有很多人仍有“恐同”心理,

尤其是部分父母


在西方历史上,很多国家曾经认为同性恋不但是医学上的病态,也是一种罪恶,并对同性恋者进行种种惩罚,或者非人道的所谓“治疗”。


但随着时代进步,尤其是进入20世纪后期以后,西方社会看待同性恋的目光发生了很大转变,逐渐从“有罪、有病”,变成“非罪、有病”,再发展到现在的“非罪、非病”。


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大会通过决议,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不再将此视作一种精神疾病。


2005年,加拿大大学教授和社会活动家路易斯-乔治·汀发起倡议,将每年的5月17日设立为“国际不再恐同日”,他的提议得到了很多人支持,并延续至今。明天,是第20个“国际不再恐同日”。


这个节日的主旨是呼吁大众放下对同性恋、跨性别、双性恋的歧视和恐惧。虽然在部分国家中,同性恋仍被视作非法或者违反宗教信仰,但在西方主流社会和我们国家,同性恋群体已逐渐被接受、接纳,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宽容、文明的标志。


不过,有些人虽然不歧视,但内心仍然难以接受这部分群体,无法理解他们的性取向,甚至觉得这很怪异,对他们敬而远之。


有的父母虽然也不歧视这部分人,但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变成同性恋者。要是他们还发现孩子接触这方面的信息或人士,甚至孩子有这方面的想法,他们更是惶恐不安!


所以,其实现在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内心“恐同”的人,这主要源于他们对同性恋倾向的形成原因缺乏深入的了解。要是他们知道这从何而来,内心会淡定很多,也更容易接纳这个群体。


那么,同性恋真的如很多人所说的,是先天形成的吗?他们拥有与主流性取向人群不一样的基因吗?


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中发现,至少有部分同性恋是后天形成的,受到很多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值得父母们关注的,是孩子与异性家长的亲子关系。



02

同性恋是天生的?

背后其实有后天心理社会因素


目前,已有的科学研究并未能证实同性恋是遗传因素、大脑结构或者激素异常导致的。很多同性恋者的父母,甚至家族中都没有同性恋者,大脑结构和激素水平也很正常。当同性恋去病化之后,这方面的研究也停止了,甚至成为了不可踏足的禁区。


很多人之所以说同性恋是天生的,部分原因是有的人没有经历过明显的特殊事件,但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这方面的倾向。他们自己也觉得这是天生的,从记事起就如此。


而且,这种解释也让不少同性恋者更容易接受,“这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我的心理出了什么问题,更不是我的错。”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也确实令部分大众放下了歧视和指责。


只不过,这种解释也会令不少父母有更大的恐惧感、无力感:如果同性恋是天生的,现在的同性恋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不断地“出柜”,那如果我的孩子是个同性恋者,是不是意味着这就是命中注定的?不可改变的?生个孩子,是否是同性恋,如同开盲盒?


其实,这部分父母不需过于担心。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中发现,至少有部分同性恋是后天形成的,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当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发生变化后,个体的性取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个突破性的发现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


我们对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精神心理障碍青少年患者进行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时,发现不少患者有同性恋倾向,甚至有过同性的恋人。


当然,这本身不是个疾病,也不是个问题。但如果这导致患者遭到外界的质疑、跟家人发生剧烈冲突、受到恋人的伤害,又或者他们自己也对此很困惑,进而导致情绪剧烈波动,加重病情的话,这就需要重视了。


我们会跟患者本人深入沟通,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进入内隐记忆层面,探寻自己喜欢同性的原因,这背后会不会有一些心理隐患。即使没有,发现原因之后,也可以让自己更理性地看待。


有些患者是不愿意的,那我们会尊重其决定,并引导父母也要学会与时俱进,理解和尊重孩子。但也有部分患者意识到性取向与自身的情绪障碍是密切相关的,他们就会同意。


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会利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技术进入其内隐记忆层面,试图寻找他们喜欢同性的背后,是否有相应的心理根源。结果发现,这背后都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


比如有一些是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们反复遭到来自异性的伤害,与异性家长的亲子关系非常恶劣。有的父亲对女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女儿非常厌恶父亲,又遇到教育方式同样简单粗暴的男老师、学校领导,或者是多次被男同学捉弄、欺负等,她们就很容易抵触所有的男性,无法跟异性建立亲密关系,出现同性恋倾向。


还有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是后天正性情绪体验带来的心理渴求。


比如有的人与同性相处时,感到备受关爱、呵护,反复产生强烈的愉悦和兴奋感受;又或者在性取向未完全确定时,懵懵懂懂地跟同性发生过亲密接触,产生过强烈的快感,这也是导致同性恋的原因之一。


有一位患者小林的经历让我们印象深刻。她前来求诊时病情非常复杂,先后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难治性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及强迫症。


在着手解决她的精神心理症状时,我们得知她跟父亲的亲子关系非常糟糕。她的父亲脾气暴躁,打过她好几次,小林十分讨厌父亲。再结合了一些其它事件带来的影响,小林几乎排斥所有的异性,只喜欢跟同性呆在一起。


她有过与同性恋爱的经历,笃定地认为自己就是同性恋者,并认为这不是个问题,更与她所患的疾病无关。我们也尊重她的决定,并引导她的妈妈也要学会接纳。


可是,在处理她感到自卑、有严重学习障碍的问题时,我们发现这背后有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其中有不少来自于她身边的男性,以及她以前的同性恋人。这些叠加性心理创伤得到修复后,小林的情绪和学习状态都好了很多。


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小林说,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同性恋,而是心理创伤导致的,之前的同性恋经历只是个意外。后来,她谈了个帅气的男友,我们都非常惊讶。


后来我们梳理她的案例时分析,虽然我们没有专门寻找她喜欢同性背后的心理因素,也没有特意去处理,但在处理她的情绪症状时,无意中修复了一些与“同性恋”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小林摆脱了心理创伤的影响后,重新选择了性取向。


也就是说,如果能发现个体喜欢同性背后的具体原因尤其是心理根源,并引导他们增强自我觉察的话,他们变得更加理性之后,有可能会重新选择性取向。从这个角度来看,性取向是可以“逆转”的。


但必须强调的是,单纯的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不能打着任何口号或理由强行对他们采取所谓的“治疗”或者“矫正”。我们也只是在精神心理障碍临床诊疗中,无意中接触到这个群体,并有一些颠覆性的发现。


即使这些个体愿意寻找同性恋背后的心理根源,并予以处理,我们也不会试图说服他们选择主流的性取向,而是把决定权交给他们自己。这是他们的权利。



03

如果发现孩子有同性恋倾向,

父母样应对才有效


如上面所说的,很多生于60后、70后、80后的父母虽然表面上不歧视同性恋者,但他们内心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者。


有的父母是因为观念传统,而且希望孩子能“传宗接代”。有的父母则是很担心孩子会因为非主流性取向而被别人非议、歧视,在人生道路上遭遇很多不顺。


其实,这部分父母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第二种想法,现在社会中异性恋仍占据主流,尤其是国内大陆现在对“同性恋”虽然不反对,但也不明显支持,同性恋群体或多或少仍会遇到不理解的目光,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这部分父母的担心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所以,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性取向符合主流,应该在孩子出生以后就注意家庭教育方式,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避免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尤其是父亲对于女儿、母亲对儿子。


否则,如果孩子连续遭受来自于异性的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再加上“LGBTQ+”文化的影响,孩子就有可能会考虑选择同性作为生活伴侣。


父母还要有意识地磨合彼此的三观,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用心经营好婚姻。如果父母之间非常恩爱,孩子能够体会到异性间情感及婚姻的美好,这也有利于确定异性恋的性取向。


可如果孩子已经接近成年或已经成年了,表现出同性恋倾向,而且跟父母的亲子关系不理想的话,父母一方面可以想办法改善亲子关系,尽量让孩子消除对异性过度的排斥;但另一方面,父母也要做好接纳孩子最后决定的心理准备。


有的父母无法理性地接受事实,将孩子送到不正规、不规范的机构。这些机构打着所谓“治疗”“矫正”的名号,对同性恋者采取非人道的电击、禁锢、恐吓和肢体暴力等,逼迫他们改变性取向。


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我们坚决反对!并支持受害者用法律的武器积极维权,甚至将这类机构告上法庭!


希望父母们要意识到,无论孩子的性取向如何,父母跟他们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预防孩子出现严重精神心理障碍、预防自杀的有效方式。孩子幸福、快乐地活着,这是绝大部分父母的最终心愿。



04

无论选择哪种性取向,

都要自我觉察,

获得真正的幸福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们还想善意地提醒同性恋者:要加强自我觉察,对性取向背后的真正原因保持开放的心态,并慎防自己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或隐患。


上面提到,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发现,至少有部分同性恋是后天事件导致的,比如遭受了很多来自异性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创伤事件不但影响了个体的性取向,也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心理健康,比如导致容易自卑、焦虑、敏感、压抑,并产生一些不良的认知等等。如果这些心理创伤一直得不到修复,甚至越积越多,个体就容易出现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或者是人格异常等。


西方社会将同性恋“去病化”,是因为主流精神医学和心理学无法找到这背后真正的根源,也没有办法改变,所以“打不过就加入”,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争取选票的政治因素。


从这个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无奈和利益驱动下的选择,而不是所谓的“民主、自由、正义的普世价值观”。


而且,在社会中,同性恋者仍然是少数,他们有可能因为非主流性取向而受到排挤、嘲笑及欺凌,这又会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加重他们本来就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或人格异常。


有些人觉得同性恋者不好相处,有的时候非常热情友善,但有时容易敏感、偏激、情绪化,一旦别人对他们有所质疑,哪怕只是善意的提醒,他们立马会感到被侮辱,然后反应激烈,指责别人“落后”、“愚昧”、“歧视”。


其实,很多同性恋者的内心是非常善良、正直的,只不过因为有叠加性心理创伤的存在,当心理创伤被激活时,他们会出现强烈的负性情绪和不良认知,他们心里也不好受。


大众对于这一点要有所意识和觉察,学会与他们友好相处,不要触碰到他们的痛处,更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的选择。


但与此同时,希望同性恋人士也对这方面有一定的觉察。虽然性取向的选择是个人的权利,但这不一定是天生的,我们要思考这背后是否跟个人成长经历有关,尤其是否有叠加性心理创伤和心理隐患,增强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


有的同性恋者懂得化压力为动力,非常努力地学习、提升自己,在学业和事业中表现出色,这值得肯定!不过,如果缺乏自我反省的话,取得优秀成绩的人也很容易变得自以为是,频繁遭遇人际冲突,这一点也要加以避免。


另外,有的同性恋者听到身边的同性恋者想重新选择性取向、变成异性恋者时,他们有可能会感到愤怒,并不理性地攻击这些人,认为他们是叛徒、放弃捍卫自己应有的权益。希望这部分人士要保持理性,跟他们一样,别人也有选择自己性取向的自由和权利,我们同样要尊重和包容。


无论如何,对比起以前,生活在当下的同性恋群体是相对幸运的,整个社会更加宽容、多元化。


如果我们选择了非主流的性取向,那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平等和尊重,不断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实现心身健康,收获真正的幸福,创造个人和社会价值。这会让我们赢得更多人的认可和尊重,甚至能让父母也真正接纳我们的选择。


责任编辑:微青
0

回复

不再恐同日丨结合真实案例,对部分同性恋的形成有了颠覆性发现-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晴日心理何日辉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晴日心理何日辉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
Error: Network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