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孤独患者的自我拉扯|《恰如其分的孤独》

发布时间:2023-12-25 7评论 2477阅读
孤独患者的自我拉扯|《恰如其分的孤独》-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伊通河魔芋爽
美编:伍圩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孤独患者》发行于2011年。那时的我还在小学里拍皮球,哪里听得明白“摊开伤口任宰割”“自我拉扯”是在唱些什么。


“小朋友,你觉得什么是孤独?”(递话筒)

“孤独?孤独就是妈妈放学没来接我呗。”

“只要有人陪着,就不会孤独了吗?”

“对呀。”(继续拍皮球)

小时候,落单就是孤独,孤独意味着物理层面上的隔离。


一眨眼就来到了2023年的尾巴,《孤独患者》的旋律依旧时常在KTV包厢里响起。


“大朋友,你现在觉得什么是孤独?” (递话筒)

“孤独?可能干什么都是一个人吧。”

“可是你旁边每天都热热闹闹的,为什么还是会觉得自己孤独啊?”

“……”(戴上耳机,流泪)

长大后,能引发孤独感的事情可不仅仅局限于落单了,孤独更是意味着心灵层面上的隔离。[1]


在“孤独病”横行的当下,人际关系呈现出疏离的态势,“健康的亲密关系”与“长久的灵魂伴侣”仿佛成为了奢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聚在《孤独患者》的评论区互诉衷肠。


我们一边享受着在互联网中抱团的一时温暖,一边又想早日摆脱“孤独患者”的身份,毕竟没有什么比亲密而稳固的关系更具诱惑力了!


靠什么来治愈“孤独患者”呢?不如就从重新认识孤独开始吧。


01

炒热气氛,心却很冷?


孤独究竟是指怎样的状态呢,是孤身一人吗?可即便与朋友同在一个屋檐下,我们也还是能感到孤独。就像《孤独患者》的首句歌词所述,“欢笑声 欢呼声 炒热气氛 心却很冷”。


其实“孤身一人”只是“孤单”的一种含义,与“孤独”的境况不同。“孤单”偏重于客观环境,而“孤独”偏重于内心感受


心理学界是如何界定孤独的呢?有学者认为,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与情感广度、认知过程等相关[2];又如黄希庭先生所言,孤独是当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3]。


喔!换句话说,孤独原来意味着“情感上的需要没有被满足”,那的确与客观的单身独处没关系[4],但与每段关系的质量有关。


比方说,小帅在室友面前唯唯诺诺,表面上看无风无浪,但当室友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时,小帅总要委屈自己去满足;小美拥有一段恋爱关系,即便恋人多半时候是尽职的,却总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难以沟通,拒绝理解小美的想法。


小帅和小美并不是孤身一人,但两人情感上的需要得到满足了吗?他们都为此感到苦恼,因此同样能被称为“孤独患者”。我们也总会在某个时刻成为小帅和小美。


由此观之,在“孤独”这一宏大话题的背后,埋藏着的是一段段并不理想的社交关系,我们对它的认识更近了一步。


02

活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


想要对孤独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就要先聊一聊“客体恒常性”了。厘清它的概念,有利于我们把握孤独的过去与未来。


首先,咱们来想一想,你最早是在什么时候体会到孤独的呢?这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胎儿与母体共生,我们和母亲紧紧地依附在一起,生理与安全感的需要全部由母亲来满足。在这个时期,胎儿觉得母亲和我是融为一体的,并没有“自体”与“客体”的概念。


直到出生5个月以后,我们来到了客体关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分离-客体化时期”。婴儿开始发现“我是我,妈妈是妈妈”,妈妈对于我而言就是“客体”,我们的关系开始分离了。


突然有一天,我们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妈妈不在自己的视线之中。任凭我们怎么哭喊,她都没有重新出现。对于小婴儿来说,无异于妈妈从世界上消失了!这是因为我们尚未建立起客体恒常性,即任何事物只要不在眼前,那就意味着不存在。此时,我们对于安全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孤独感就爬满了我们的内心。最早的孤独体验便这样发生了。


但如果妈妈在这个阶段能尽力满足我们的需求,孩子就得以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慢慢建立起客体恒常性。妈妈在眼前消失只意味着她暂时消失了,但“可以提供安全感的妈妈形象”一直存在于我的心里,即我建立了一个内在的稳定客体。就算直面孤独,也能随时随地从这个内在客体中获取安全感。


我们知道,0~3岁是我们人格建立的关键时期。当孩子从与妈妈的关系中分离出来后,他一定会去寻找另一个人重新建立亲密关系。并且,他还会按照自己与妈妈之间的关系模型去跟他人建立连接,用妈妈曾经对待他的方式去对待他人。如果孩子与妈妈没能建立良好健康的关系,那么他长大后就不知道要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维系感情,遇到一些人际关系上的困难时,经常会感觉自己形单影只,非常孤独。


是被孤独所困,还是享受孤独?能否建立起内在的稳定客体,决定着能否建立良好的关系,决定着能否与孤独相处。


03

外向的孤独患者需要认可


孤独的人们们紧攥着过往不放,一直想寻找一个完美的客体来弥补曾经的缺失,幻想着有人能给自己提供充分的安全感与爱,以期走出孤独。所以我们常能听到诸如“都怪我的原生家庭毁了我!”这样的埋怨。


追溯过往经历、乃至抱怨过去都无可厚非,我们当然有权利为此感到不愉快。然而我们看到它,终是为了处理它、补全它。


童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孤独的剧本,但后天的行动依旧能够改写生活,我们仍有重新建立健康关系的机会。《恰如其分的孤独》一书便提供了一条探索的路径,作者凭借丰富的咨询实践经验,在关系心理学的视角下给出了重建关系的方法参考。


自我接纳是建立关系的开始。


如果我们无法很好地接纳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失误,我们又怎能接纳他人、与别人真正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呢?这里有几个小方法能帮助我们化解内心的冲突。


⚪ 觉察并避免自我挑剔


挑剔的背后是不接纳。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对他人挑剔,是因为把内在的缺失投射了出去。“我不行”,投射到别人身上就变成了“你不行”,背后隐含的是对自己的不接纳。试着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地察觉、避免挑剔的念头吧。


⚪ 接纳从自我负责开始


那“自我接纳”就意味着“破罐子破摔”,任凭事情向坏的一面发展吗?因为不想被他人挑剔,所以干脆自我放逐,这并不是真正的自我接纳。其实强大并不意味着无坚不摧,而是“哪怕我不可以,也没关系”。尝试从小事开始对自己负责吧。


⚪ 接受与尊重“自我边界”


我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是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边界。当我们承认了自己的完整和独立性,才能承认他人的完整与独立性。因而,一味地讨好、顺从、按他人意愿行事,其实是对自我边界的不尊重,又谈何真正地尊重他人呢?请试着给予自己更多的尊重吧。


“外向的孤独患者需要认可”,这是《孤独患者》的末句歌词。其实最为坚实的认可永远来源于自己。从自我接纳开始,向内体察自我,向外感知他人,我们方能逐步找回健康的社交模式,找回那“内在的稳定客体”。从而抵达恰如其分的孤独。


也祝你能够在纷杂的生活中建立起稳固、健康的人际关系,去拥抱每一分每一秒的孤独与欢乐。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作者胡慎之凭借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咨询经验,以灵动且不失趣味的笔调,为“孤独患者”们剖析了孤独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帮助我们重新善待自我、善待每一段关系。如同作者研究关系心理学的初衷:当我们能够在一段关系中,被一个鲜活的客体接纳与镜映,我们便能拥有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参考文献:
[1] Doris Wolf. 克服孤独.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12-13.
[2] Hawkley L C,Cacioppo J T. Loneliness matter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 of consequences and mechanism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10(40) : 218-227.
[3] 黄希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7-88.
[4] Bossaert G, Colpin H, Pijl S J, et al. Loneliness amo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mainstream seventh grade.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2012(33) : 1888-1897.

作者简介:伊通河魔芋爽,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0

回复

孤独患者的自我拉扯|《恰如其分的孤独》-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京师心理大学堂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京师心理大学堂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
Error: Network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