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请给孩子更多的春天|《反霸凌》-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8小时
编辑:伍圩
美编:N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某天,你一年级的妹妹从学校回家。


她难过地告诉你,学校里有男孩常常带着其他人一起叫她“小猪”。


这个昵称在她看来并不可爱,而且让她感觉被冒犯。


你会怎么做?


是告诉她“别理他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还是告诉她“那你也叫他们小猪”;

又或者是轻描淡写地带过,开始忙自己的事情?


这是卡丽·戈德曼在面临女儿凯蒂所遇到的真实问题。


最开始她觉得惊讶而不知所措,于是提出了有些“想当然”的建议——让凯蒂告诉那个孩子别再叫自己小猪;几周之后,在她快要忘记这件事情时,女儿却已经因此难过得不想再上学。


幸运的是,卡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她耐心地和女儿进行了交流,在征得女儿同意之后,告知了老师,并在下次遇到始作俑者时,进行了直接而友好的交谈,完美解决了事情。


“作为父母,没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更令人伤心的了。”卡丽·戈德曼在书中这么写到。然而有很多父母并不知晓孩子的困境,甚至有的父母在面临孩子的求助时,反而会责怪孩子哪里没有做好才被人欺负。


人们往往低估了霸凌行为本身的伤害性,却高估了霸凌之外关于“名誉”“面子”这些浮于表面的因素的影响力,在一些没有遭受霸凌或经历过却不自知的人眼里,他们甚至主动地说服自己,将一切归于残酷的社会环境下应有的痛苦。


于是乎,学校不想承认在自己的教育体系下会存在霸凌他人的恶棍,家长不想承认自己的孩子霸凌他人或者被他人排挤,孩子没有意识到行为的正误而持续以“伤害者”或“被害者”的身份扭曲地成长。


虽然近年来,公众对校园暴力、校园霸凌的关注日益增加,但是大家更多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强烈指责加害者、同情受害者,而无法从根源上减少霸凌的发生。并且,由于研究者、实践者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霸凌事件往往不减反增。因此,需要有声音给学校、家长、孩子一些建议——什么是霸凌?谁会遭到霸凌?如何应对霸凌?



什么是霸凌——意图、重复、势力不平等


在凯蒂的例子中,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已经完全符合霸凌的定义。


首先,男孩子们给凯蒂起绰号的行为是带有嘲讽意味,是有恶意的,在她不想接受的情况下仍然继续进行;


其次,他们常常这么叫,表示这样恶意的行为是重复发生的


最后,他们一群人对凯蒂一个人,势力对比是不平衡的。符合这三点特征的行为,纵使在他人看来有多么微不足道,都可以被认定为霸凌。



易受霸凌的群体——每个人都是潜在受害者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被霸凌的对象,每个人在人生中也会遭受或多或少的霸凌。只是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有着更高的风险。


卡丽·戈德曼收集了过去的研究资料,发现以下几类孩子,更可能成为被针对的目标:


⚪ 与传统性别规定相悖的孩子

⚪ 举止不寻常的孩子和生病的孩子

⚪ 容貌有异及身体残疾的孩子

⚪ 性取向“异常”的孩子

⚪ 家庭结构不典型或经济情况较差的孩子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更容易被霸凌”的孩子只是在事后统计的时候归纳得到的共同特点,而不一定与霸凌具有因果关系。但是,她希望能够借此提醒父母或监护人关注自己的孩子,以及鼓励这些孩子跳出被他人定义的牢笼,勇敢地接受自己的“差异”并捍卫自己得到尊重的权利。


在这些类别之外,还存在一类对象特征模糊的霸凌——网络霸凌。网络霸凌发生在虚拟而混杂的环境中,一两句无关痛痒的话有时候也会成为引起巨大风暴的导火索。我们必须意识到,虽然被霸凌者可能拥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霸凌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霸凌的产生,不应该从被害者身上寻求原因。



霸凌者与被霸凌者——变化的身份


在试图探求霸凌发生的原因时,我们必须要关注到霸凌者与被霸凌者双方;霸凌者的行为常常被简单地归因于人性的恶,但是在此之外,他们的人格、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塑造。


孩子善于模仿,并会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社交模式;很多情况下,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恶言恶行,将之认定为某些情况下可行的方式,之后便习以为常,并逐渐将其渗透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之中;


而有时候,仅仅是某次偶然的仗势欺人或者捣蛋使坏,给他们带来了成就感或兴奋感,于是类似的或者更进一步的攻击行为会更加频繁地发生;


此外,自身亲历的负性经历,比如遭遇语言或行为暴力,内心积压的消极情绪也会转为攻击他人的利剑,需要割伤他人来弥补内心所受的伤害。


由此,“霸凌就像一顶帽子,上一秒戴在‘霸凌者’的头上,下一秒就可能戴在‘被霸凌者’的头上”。霸凌与被霸凌,二者的身份并非恒定不变,在一些情况中,被霸凌者也可能变身霸凌他人的恶魔。


在前文提到的易受霸凌的群体中,也有一些孩子是霸凌他人的角色。他们无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而成为了霸凌链条中的传导者。


然而,他们的对象常常并非回击带给自己痛苦的人,而是瞄准在他们看来更加“弱小”而“与众不同”的人。


人们常常会将霸凌者归为“恶魔”一类,而忽视对他们的引导。事实上,霸凌者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和引导,如果缺乏有效的心理关怀,霸凌者很有可能持续经受精神伤痛,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卡丽在书中提到,我们对霸凌者的干预常常是惩罚性质的,这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也不是制止霸凌的最好方式。


这并非是为霸凌他人的孩子找借口,而是如果我们只关注遭受霸凌的孩子,不去扼制霸凌的产生,那么霸凌的链条不过是攀附上另外的对象,而未被真正地切断。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形成一种更加积极的、全面的、交互的干预方式,拯救更多孩子的人生。



如何应对霸凌--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有力量


凯蒂的事件虽然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但是凯蒂的妈妈的一些行为其实不是特别恰当。


比如她单独地去质询霸凌者,放在另外的案例下,这很有可能得到消极的结果。很多被霸凌的学生会害怕告诉家长,因为他们害怕别人叫自己“爱打小报告的人”。


Davis和Nixon共同进行的“Youth Voice Research”显示,遭受了中等以上程度霸凌的学生中,只有42%的学生告诉了学校教职工,而在这些学生中,有29%的孩子说上报之后事态恶化了。


也就是说,解决霸凌是复杂的——同样的方式处理不同的霸凌,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虽然解决方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整体上仍然有可以遵循的建议。


学校来说,相关负责人需要增加反对霸凌相关的管理条例,开设教师培训,在课程中加入管理情绪、建构同情心、良好社交等相关的内容;


家长来说,他们需要构建温暖的家庭环境,教会孩子懂得尊重他人,与人为善,辨别是非,摒弃偏见,并且学会社交以及独立解决冲突;


孩子自己来说,需要学会尊重与友善,避免成为霸凌者,而在面对霸凌时,需要正确回应而非妥协与躲避,可以寻求帮助,也需要有独立的应对之策。


学校、家长、孩子之间应该是一个共同体,需要不断地交流、反馈和行动,在动态的变化中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


但这些就足够了吗?我们在着眼于特定的事件时,最不应该忽略的是它所处的社会环境。


在一种培养权力感、居高临下、排斥异己的态度的文化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某个角色。有的人反对霸凌,却依然在心底给与众不同的人贴上标签;有的人能够接受像男孩子的女孩,却排斥着像女孩子的男孩;有的人接受了别人的差异,却无法支持和理解自己的亲人、朋友的差异……


正是这些传统的、矛盾的、不够坚定的信念,滋生出了霸凌的植株,而仅仅依靠裁剪枝叶,是无法根除霸凌的。



创造春天,而不是等待春天


前段时间,韩剧《黑暗荣耀》爆火,遭受校园霸凌的女主角文东恩蛰伏多年,最终向霸凌者复仇成功。当她遭受霸凌时,施暴者是有权的富人,老师对此视而不见甚至成为帮凶,母亲也可以为了钱同意息事宁人。


正是因为家长、学校的不作为,这种霸凌持续存在,愈演愈烈,像噩梦一样纠缠了东恩的整个青春。


在她快要撑不下去时,她准备走向死亡,有一双手拉住了她,对她说“水太冷了,等春天再说吧”。


身处困境的人,正需要这双手,拉住他们,告诉他们熬过冬天,在春天绽放。


但他们更需要的是,人生里处处是春天。


而需要负责编织春日美景的,是家长,学校,社会,是千千万万的你我。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本书详细解释了霸凌的成因和解决方式,对不同角色及其对霸凌的对待和处理方式都有详细解释和建议。希望本书可以让你更了解霸凌在现实世界会起到的影响和后果,并通过各种举措和意识改善认知和行为。


作者简介:8小时,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0

回复

请给孩子更多的春天|《反霸凌》-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京师心理大学堂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京师心理大学堂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