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破碎之心:
弗洛伊德无法治愈的病患
在咨询室里,有一些来访者有说得过去的学识、看似不错的工作、人际关系谈不上太糟,成长史中没有经历过明显的创伤和重大丧失。
他们来到咨询室是因为“大量模糊的不满意感”“始终感到与他人相异和隔离”“对自身所想所感真实性的慢性不确定感”。
随着咨询的深入,他们常常会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不清楚我自己。我就像一团雾,好像总在改变形态。我很怕我自己会消散。”
“在一个时间场景里我是这样的,换了一个时间场景我就像变了一个人。”
“我回忆不起过去几年是怎么度过的,时间对我来说不是连贯的,而像是碎片。”
他们呈现的便是心理学家科胡特所说的自体虚弱、破碎、缺乏连续性的状态。
科胡特在工作中发现一些来访不能被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解释,也不能用经典精神分析的方法治愈,因而提出了自体心理学,以新的视角理解人的发展成长,以及心理咨询是如何产生效果的。
看到“自体心理学”,你肯定想问“自体”的定义。
然而科胡特认为自体是不能定义的。
自体,英文是Self。
他说:“自体……从本质来说是不可认知的……我们(不能)区分自体与自体的表现形式”。这就有点麻烦了。我们只能试着调动自身经验来理解自体的概念。
自体感就是感受到“我(self)”的存在、连贯、统整、稳定、有力量的感觉。
你可以试想一个场景:你正走在街上,迎面遇上了个人热情与你攀谈。从对方的谈话内容,你判断出对方认识你,但你却怎么也想不了对方是谁,你们何时在哪认识的。你绞尽脑汁,又不想被对方看出来。
这个场景下你大概有一种尴尬的感觉。此刻的“我”受到一些干扰。
再想象一个场景:在论文答辩时,你被评审问了个问题,你完全答不上来,大脑一片空白,口干舌燥。
这个场景下你可能感觉到备受折磨的焦虑和羞耻感,感觉虚弱、自我怀疑。比起前一个场景,“我”被更大撼动。
自体健康成熟的人脱离了这些场景,“我”会很快恢复稳定。而自体不健康的人,会体验到一种破碎感,并且挣扎着拼凑自己。
《黑天鹅》剧照
02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自体的三种需要
人如何成为一个能稳定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不容易因世事无常而感觉到被打击被动摇呢?
科胡特认为自体的发展需要满足三种需要,并且把满足需要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这三种需要分别是:
△ 被回应的需要(镜映自体客体需要)
△ 理想化的需要(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
△ 在人群中感觉自己是人的需要(孪生自体客体需要)
你可能会说,这还不容易?难道有人没体验过这三种需要吗?真的如此吗?
1. 被回应的需要
如果你低垂着眼睛,缓缓说:“我很难过。”
第一个人说:“有什么可难过的?”这是无反应。
第二个人说:“我好高兴。”这是错位。
第三个人说:“我也难过,因为我经历了……”这是各说各话。
第四个人说:“是的,你很难过,你太可怜了。”他痛哭流涕,捶胸顿足,显得比你还受伤。这是自作多情。
……
第九十九个人,他说:“是的,你很难过。”他低垂着眼睛,缓缓说,不疾不徐,不添油加醋。
如果你有小溪一样的难过,他说出的便是小溪一样的难过。如果你有湖泊一样的难过,他说出的便是湖泊一样的难过。不多一滴,也不少一滴。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这才是回应,真正的回应。
这种对回应的需要,科胡特将其称为“镜映自体客体需要”。
《搏击俱乐部》剧照
麻烦的是,有一些人既无法给出这样的镜映,也接收不到这样的镜映。如同人只能听到特定频率范围的声音一样,超出范围的声音并非不存在,但是对人来说它却不存在。
这种受限起源于早年,尤其是婴儿期。如果养育者长期用无反应、错位、各说各话的方式回应孩子,这个孩子便难以内化调谐能力,也就是总无法与他人对上频率。
他便会成长为一个孤独的人,与他人间始终隔着一堵水晶玻璃,住在声音和温度无法抵达的地方。在父母的回应中,孩子有了清晰的核心自体,自体的内聚性、统整性提高。
一个人,从一团雾的状态变成有清晰的形态,并有对生命存在的体验。这种体验从经验上而非哲学上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自此,这个人便有机会真正体验到“我”的存在,了解生命的意义。
2. 理想化的需要
和核心自体发展之后,自体的第二个部分开始发展。术语叫做“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就是孩子希望和一个强有力的人在一起。
在孩子的主观体验里,父母是无所不能的,非常强大的的存在。越小的孩子越会这么认为。
比如,孩子想从一个地方爬到另一个地方很费力,也到不了高处,看到墙上挂的玩具很好奇却够不到。而妈妈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从一处抱到另一处,举高高,把墙上的东西摘下来给他。孩子便体验到:我和有力量的人在一起,所以我也是有力量的。
如果你难以带入婴儿对父母的视角想象,不妨带入原始人对神明的视角去想象。两者的机制是类似的。
理想化自体客体影像,就是在风雨飘摇的生活里撑起一把坚实的伞。当我感到绝望无助时,我可以依靠他的力量和关怀。
在有一些家庭中,亲子关系是倒置的,失意的父母从孩子那里寻求安慰。
比如父母为自己的受教育水平感到自卑,将学习好的孩子视为骄傲。或者父母总是吵吵闹闹,无法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把孩子作为倾诉对象。成长在这些家庭的孩子便很难将父母理想化。
更有极端情况,父母中的一方酗酒、家暴,或者因为犯罪被关进监狱,他们的孩子就可能感到幻灭。
《银翼杀手》剧照
3. 在人群中感觉自己是人的需要
在自体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科胡特在1977年之前提出了镜映和理想化的需要,1984年才提出第三种需要,被称为“孪生自体客体需要”,又称“另我自体客体需要”:
“从出生直至死亡,需要体验到基本的相似性”,在“总体上的相似性,在做好事和做坏事的能力、情绪、姿态和声音上的相似性”的基础上有作为“人”的感觉。
比如,一个小男孩紧靠着父亲,用没有刀锋的剃刀一遍又一遍刮胡子;一个孩子和奶奶一起包饺子。这些场景中孩子在体验的就是孪生自体客体需要被满足。
儿童期常见的假想同伴,青少年时会加入学校的社团、渴望融入同龄人的群体,这些也是该需要的体现。
很多赛博朋克科幻故事的主题都是“仿生人”“人的异化”,实际就是人们对感觉到自己是人并被人类所接受这一需要的投射。比如《银翼杀手》(电影版)里面所有角色都在探究自己的存在。人是什么?生命是什么?我是不是人?
在人群中感觉自己是人的体验,是“我们所需要的人类世界的路标”。
参考资料:《自体心理学导论》《自体心理学的力量与实践》《徐钧自体心理学入门》
文:李瑞文
责任编辑:殷水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