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祥宇
策划:刘祥宇
编辑:高 山
美编:郭雨馨
来源: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
家暴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无法言说的痛。
根据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调查数据显示,24.7%的妇女曾遭受过配偶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妇联系统每年收到妇女遭受家暴投诉4到5万件。
要知道,现实的数字可能要远超过统计值,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家暴都是一件羞耻的、不能跟人分享的事。可想而知,除了那些寻求帮助的人,还有多少家庭在默默承受家暴的侵害。
几年前,我被派到某个小学做问题学生的观察访谈,其中有一个孩子很难不引起我的注意。短短一节课的时间,他抢了同桌的课本2次,起哄和挑衅其他同学不下5次,离开自己的座位无数次,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站在台上的老师却连一次警告都没有。
课后我跟班主任了解了这位学生的情况,才了解到除了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基本对他束手无策。在访谈中,当我问及他的父母,他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一般,非常云淡风轻地对我说:“上周他们吵架,我爸打我跟我妈,结果把我妈的腰椎打坏了,邻居听到动静太大报了警,然后我妈就被送到医院,我爸被抓走了……”
很难想象,在如此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有多艰难。
与同伴发生冲突,他们不知道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从父母那里学会的只有暴力行动。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遭遇家暴的儿童在成长中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这些困难包括攻击性增加(Bousha & Twentyman, 1984),糟糕的同伴关系(DeanMalik, Richards & Stringer, 1986),缺乏同理性(Main & George, 1985),抑郁症(Kazdin, Moser, Colbus & Bell, 1985),认知水平下降(Hoffman-Plotkin & Twen-tyman, 1984)。
01
并不是只有殴打才算家暴
提到家暴,我们第一反应可能会想到童年阴影电视剧《不要跟陌生人说话》里面的安嘉和,实际上,家暴的范围非常广。
比如,就有人曾经问我:“我老公一怒之下把我推倒在地上,这算家暴吗?”“我老婆有一次气到不行,把家里东西全部砸光了,这算家暴吗?”
确实,心理学研究领域在对家暴的定义上也存在分歧,家暴带来的伤害、家暴发生的原因等等,都会使家庭暴力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现状。但是,在有分歧的基础上,多年的研究还是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不止是严重的身体伤害才叫家暴。某项冲突量表(CTS)衡量了妇女遭受暴力程度的每日评级,将家暴分为了不同程度,包括:辱骂、中度严重的暴力(即扔东西或踢东西、推搡妻子)和严重暴力事件(即踢或打妻子、殴打妻子、用枪或刀威胁妻子)。
不止是肢体冲突,威胁性言语行为和恐吓也应当被视为家庭暴力的组成部分 (Chalk & King, 1998; Jouriles et al., 2001)。
正如《反家庭暴力法》中所规定的,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辱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都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
02
常见的三种家庭暴力模式
常见的人际暴力模型有三种动态形式。
1.暴力循环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家庭暴力跟亲密关系中的压力呈现一种相关。一般情况下,暴力在关系中高度紧张的时候爆发,之后肇事者道歉并试图做出补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蜜月”期又会再次被不断积累的压力所侵蚀,直到暴力再次发生(Walker,2016)。
2.控制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家庭暴力,主要表现为家庭中的某一成员通过暴力来控制伴侣而持续使用的一种策略(Pence & Paymar,1993)。在现实情况中,这种模式的家庭暴力也很常见,施暴的一方常常是充满强烈的控制欲的,通过暴力来使另一半屈服。
3.强化模式
这种模式跟家庭制度有关(Giles-Sims,1985),暴力常常出人意料地开始,由于受到家庭中默认的一些潜规则和制度的影响,家庭成员默许了这种行为,这样的默许使得暴力行为得到加强(Gelles & Straus,1988)。这种模式尤其在农村可以看到,在依然封建的大男子主义观念的影响下,“男人打女人”常常被看作是理所应当的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这种家庭制度和潜规则的默许自然会强化家暴的动态模式的形成。
03
你要知道的导致家庭暴力的因素
导致家庭暴力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止有家暴者的个人因素,还有亲密关系中的互动因素,同时也会很大程度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1.有过暴力和攻击历史的人更容易家暴
研究发现,能够最大化预测家庭暴力的因素就是这个人的暴力史。如果一个人过去常常因为暴力而与周围人起冲突,或者你发现对方过去的感情经历中,都是因为家暴而分手或离婚的,那就一定要提高警惕。
2.自控能力低的人更容易家暴
当我们愤怒的时候,谁都免不了会有攻击倾向,在家庭和亲密关系中,我们产生暴力冲动是一件正常的事,但,一个具有良好自控能力的人,可以成功地遏制暴力冲动发展为暴力行为。因此,一个自控力很差的人,就很容易在关键时刻,控制情绪失败而爆发暴力行为(Baumeister, & Boone, 2004)。
3.不良的互动方式会促成家暴
当暴力发生的时候,人们会在那一刻去做一个决定,是否要实施暴力。而这个做决定的过程就是一个关键时刻,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伴侣说:“怎么,你还想打我,你来呀,有种就来打我”,那么这种直接的挑衅般的回应就可能把事态升级,进一步加剧对方的愤怒情绪,从而促成暴力(Gottman, 1998)。所以,在暴力即将发生的时刻,我们如何去回应就显得格外重要,更理性的方式,也许是给出对方足够的空间去冷静,等过一段时间再去回应 (Yovetich & Rusbult, 1994)。
4.贫困也与家庭暴力有密切相关
多项研究表明,家庭贫困、事业受损会跟男性的家暴行为有很大的相关性。这可能跟男性的身份认同有关。社会期待男性是有能力的、有钱的、事业成功的,当男性在这些方面受挫时,就会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困难,从而更容易通过家暴这种展现男性力量的方式来释放自己。
04
遭遇家暴了怎么办
一旦家暴发生我们就要想办法尽可能的保护好自己。
首先,如果是比较轻度的家庭暴力,比如辱骂、砸东西等,那么就要在彼此冷静下来后,认真地谈论家庭暴力这件事。毋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不足挂齿时,往往会产生一种默认效应,可能会促进家暴的进一步形成。所以,在这种轻度家庭暴力产生时,就应当足够谨慎,引起注意,防止不可挽回的后果发生。
其次,如果你面临了比较重的家庭暴力,就可能要寻求外界帮助,包括但不限于:
马上求救,拨打110报警电话
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向所在社区、妇联等单位寻求帮助
向民政局申请庇护
寻求法律援助
- 搜集被家暴的证据以备法律程序需要,如公安机关出警记录,伤情鉴定书,打砸照片、录音等
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做相应的心理辅导
家庭暴力不容小觑,我们要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请转发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参考文献
https://www.wsic.ac.cn/uploadfile/2019/1023/20191023691202.pdf 中国妇女研究网
Bousha, D. M., & Twentyman, C. T. (1984). Mother–child interactional style in abuse, neglect, and control groups: 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 in the hom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3(1), 106.
Dean, A. L., Malik, M. M., Richards, W., & Stringer, S. A. (1986). Effects of parental maltreatment on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2(5), 617.
Main, M., & George, C. (1985). Responses of abused and disadvantaged toddlers to distress in agemates: A study in the day care sett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3), 407.
Kazdin, A. E., Moser, J., Colbus, D., & Bell, R. (1985).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physically abused and psychiatrically disturbed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4(3), 298.
Hoffman-Plotkin, D., & Twentyman, C. T. (1984). A multimodal assessment of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deficits in abused and neglected preschoolers. Child development, 794-802.
Chalk, R., & King, P. A. (1998). Violence in families: Assess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rogram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101 Constitution Avenue NW, Washington, DC 20418.
Jouriles, E. N., McDonald, R., Spiller, L., Norwood, W. D., Swank, P. R., Stephens, N., ... & Buzy, W. M. (2001). Reducing conduct problems among children of battered wome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9(5), 774.
Walker, L. E. (2016). The battered woman syndrome.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Pence, E., Paymar, M., & Ritmeester, T. (1993). Education groups for men who batter: The Duluth model.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Giles-Sims, J. (1985).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battered children of battered wives. Family Relations, 205-210.
Gelles, R. J., & Straus, M. A. (1988). Intimate violence. Simon & Schuster.
Jacobson, N. S., & Gottman, J. M. (1998). When men batter women: New insights into ending abusive relationships. Simon and Schuster.
Yovetich, N. A., & Rusbult, C. E. (1994). Accommodative behavior in close relationships: Exploring transformation of motiv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0(2), 138-164.
Jewkes, R. (2002).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causes and prevention. The lancet, 359(9315), 1423-1429.
作者简介:刘祥宇,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家姻心理是由北京师耘家和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品牌,致力于为婚姻家庭、婚姻家庭咨询师和相关机构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咨询电话】:010-62279199。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