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你的念念不忘是怎么回事?:畅谈“未完成事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6-15 22评论 2687阅读
你的念念不忘是怎么回事?:畅谈“未完成事件”的影响-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电影《寻找快乐的15种方法》中,一复一日过着简单有序生活的心理医师海克觉得自己其实并不开心,为了寻找如何才能让人快乐的方法而展开了一场旅行。出发前,他带了一张有同学麦可、前女友爱格妮斯及自己的三人合照,期待奔赴未知的旅程。


这让人联想到,海克照片中出现的人、以及他们过往所发生的故事 ,似乎与旅行的意义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奇妙的是,在成长的某些时期,那些在当时尚未解决和没有答案的事,仍可能在人生的某个路口,再度引发我们对其探索的欲望。而这种再度被唤醒、想要逆转或一圆故事结局而产生的好奇心,就是“未完成事件”所带来的影响。


除此之外,未完成的工作及事务也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占据我们的心智带宽,影响对其它事的工作效率。但若能利用“未完成”的影响力,知道如何取长补短,它就能成为我们学习与生活的利器。


今天就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来发现“未完成”所带来的乐趣。


01

“未完成”比“未开始”更能吸引你的关注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有过追剧熬夜的经验,一部接着一部,想知道究竟结果是什么,虽然追的开心,但熬夜伤神,事后又因隔天工作完全提不起劲而懊悔不已,所以干脆不看就解决了想看的问题。


但为何不看就能减少想看的欲望呢?这是因为“‘已开始的事’会比‘未接触过的事’更让人念念不忘。”


为了证明此点,于1927年时,心理学家蔡加尼克对记忆做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


在实验中,他给每个人布置了15~22个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完成的时间大致相等,但只有一半任务能顺利完成,而另一半会在中途被打断。实验后再请他们回忆刚才的任务中发现,有68%的人想到的是被迫中止未完成的任务,而说出记得已完成任务者只占32%。


从实验结果得知,这种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的现象,就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


这是因为我们在做一件时,因专注而在心里产生一个张力系统,这个系统往往使我们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当工作被迫中断的时候,这种紧张感仍然会维持一段时间,不过一旦任务完成,事情就容易被忘记。


另外,未完成的事也与我们的好奇心有关。就像是拼拼图,一旦我们对某些部分有了一定的掌握后,就会因看到某些地方仍存在缺口而想要填满它。对认知而言,尚未解决的疑问会让人感到不痛快,直到问题解决,对某事物的认知完成了闭环,才肯让人罢休。


所以同样的,我们也可利用创造认知缺口的机会来引发对于学习的好奇心,其方法就是多问自己“为什么?”。当能开始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时,你会发现事情将变得有趣。


02

如何克服拖延症?

想都别想,做了再说


在前面提到了“未完成”会带给人一种不舒服的闹心感,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以求避免这种感受。比如你会专注于想把自己的观点说完,并生气别人打断你的话;看到想买的东西当下没买到手,反而会让你更想拥有它。


所以,未完成的欲望会促使我们加快事情推进的速度。


说到写文章时,感觉最难跨越的就是开始写的动力。常在写之前构思很久,因要搜寻相关线索,想法跳跃,但不能偏离主题,能不能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会担心写一半卡住就写不出来,但实际上没有真正发生过。因只要持续写下去,就会让我有股冲动想要去将它完成。


所以若是你正经历被打断的工作、未得到的东西或未完的成认务时,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会被其所吸引,会对相关元素记得更清楚,且想要完成的这种欲望反映了对认知闭合的需求,它促使我们回到之前没说完的故事、没解决的问题或未完成的目标上。


除了未完成所带来的紧迫感可加快事情的推进外,我们也要有效降低启动计划的难度,增加可预测性和可利用的资源,方法就是“想办法减少大脑的负担”。


就像购物采买一样,我们可以把一次大的任务行动列分成一个清单,当完成一项任务后对其打勾,就可以很清楚的看见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事项有哪些,并提醒加快尚未完成任务的处理速度。


对于难以下笔的写作而言,申克·阿伦斯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也提供了很棒的参考。


本书作者认为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就如同碎片般分布在脑海里,而碎片与碎片之间需要联接及桥梁,而信息提取的强度依赖于“线索”所触发的记忆。若是利用“记忆卡片”的方式对问题或构思暂做记录,每一次的翻阅或许都能提供你不同的灵感,就能不用一直花费专注于构思上,而让写作思考变得更轻松。


我们所崇拜的非凡,就是日复一日持续不断地把小事做对做好,然后再将这一切加在了一起,就形成了卓越。


03

注意力的吸铁石来自“谜”的力量


《坚毅》的作者安杰拉·达克沃思曾在她的书中提到,几年前,她被应邀参加TED的演讲。在演出前,被告知需准备6分钟左右的讲稿,然后会有TED的制片人朱丽叶·布莱克及她的领导在视频里观看安杰拉预演,并给她一些反馈。


一次6分钟长的演讲,对于曾当过老师的她根本是小菜一碟,当她在规定的时间里对着网络摄像头发表了演讲,然后等待着对方给予热烈的夸奖时,没想到对方的反馈竟是“你在试图讲的是一个没有任何悬念的故事,就像是一开始说笑话时就把笑点给说完了。”


我们天然的会被一些神秘及未解决谜底的故事所吸引,并将注意力放在思考问题上。而那些早已确定的答案,容易让人提不起任何兴趣。


所以你现在知道了,为什么学生下课时永远比上课时精力充沛;为什么讲者滔滔不绝,听众却总是容易心不在焉?不是内容不好,而是不容易让人维持专注。


在《先发影响力》一书中,作者也给出了他利用“谜”的吸引力给予学生授课的方式,并以按以下顺序的方式提供信息:


1、在开始时就佈下一个谜。


2、强化神秘感,故佈疑阵,让人感觉答案非同寻常。


3、考虑其他解释并提供反对的证据,把范围收窄到正确的解释上。


4、为正确的解释给出线索。


5、揭开谜底。


6、从所研究的现象中得出启示。


如同推理剧般,揭开复杂阴谋的过程,引导受众关注信息的细微之处。若我们能采用神秘故事的形式,维持谜题的吸引力,让核心价值观能透过线索逐渐揭示,能诱发出听众想追根究底探索的欲望,好的内容才能具影响力。


04

一部待续的电影:“未完成事件”


那些生命中想做却没有做到、未完成的事,能够在人的记忆里扎下根,会让人脱离当下对事情本身的理解并对它念念不忘。


在欧文.亚隆的《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曾提到,他的一位罹患乳腺癌的病人,从她青春期开始,就总会与爱批评一切的父亲起冲突,但她仍希望彼此间能拥有某种程度上的和解,并期待着俩人独处的时光。


终于盼到了某次父亲开车送她去上大学,本想借此机会改善彼此的关系,但父亲一路上总是在抱怨路边的脏乱及满是垃圾的小河,但在她的看来,跟本不如父亲说的那样糟糕,不知该说什么,一路上只有沉默以对。


后来,她一个人开车重游故地,才赫然发现从驾驶座位置上看见的景象果真如父亲所描述的那般肮脏污染,但当她终于学会从父亲的窗口看世界时,父亲早已不在人世,这成为了她心中的遗憾。


人们对于未完成事件的遗憾及对想要获得完整的执念,可以用完形心理学来解释。完形心理学是源自德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核心概念的大概意思是说,人们会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若是接触被中断就会形成伤口。心理图形的不完整,会使我们无法满足需求,并阻碍我们与自身、他人及环境作良好的接触。


所以,若以上的案例在完形疗法中,可透过空椅技术帮助人们从心理层面上圆满未完成的事,简单来说,就是回到当初的场景中去,恢复与过去经验接触,表达当时的感受,让能量完成它的旅程,然后使来访回到当下,完整事件。


真正的旅行没有目的地。因为旅行者并不是去某个地方,而是时刻发现自己就身处在想到达的地方。


用心感受当下,勇于做你想做的,快乐就是我们真实经历后的副作用。


作者:Annie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回复

你的念念不忘是怎么回事?:畅谈“未完成事件”的影响-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方若安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方若安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