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人际关系中我们都喜欢低调处事的人|心理词条

发布时间:2022-05-18 3评论 771阅读
人际关系中为什么我都喜欢和谦卑的人相处|心理词条-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都会喜欢这样一类人,当你内心还在惧怕他的时候,忽然有一天,你的老师或者领导因为自己在某些事情上不太了解向你咨询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觉得他们特别平易近人呢?那是他们不会因你是他们的学生或者是手下职员而摆出居高临下的态势,反而会自嘲自己如何不如你,这样会让你感到非常的开心。


其实,我们通常看到别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有想去帮助他们的心态,并且只是想帮一把,没有考虑回报。这样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败犬效应”,也被叫为“示弱效应”。


阐述定义


什么是败犬效应?


人都有共性,当看到有人陷入困境,自己就会忍不住拉一把,并且内心不会想要寻求回报。这种心理较为普遍,同时也比较真实,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败犬效应”表现的是一种想对处于不利状况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状态。


相关实验


关于败犬效应,哈佛大学的尼尔·巴哈利亚博士专门做了一项实验,并以数据证明了这一点。


尼尔·巴哈利亚博士虚构了两家公司,并将它们的情况对181名学生做了介绍:公司A——员工工作热情很高,但业绩不行;公司B——经营方面不做任何努力,但业绩却很好。


博士首先假设这两家公司是销售肥皂、香烟和毛巾、电池商品的公司,并且率先排除掉顾客因商品喜好而做出选择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他要求学生们就购买哪家公司的商品进行选择和投票。


投票结果是:选择A公司的学生,远远超过选B公司的学生(5.1:4.1)。通过展示公司A的“弱小”,进而博得到同情。学生们同情弱者,并且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就是败犬效应在本案例中得到了体现。


案例分享 


马伊琍在一档节目采访中提及到演员对于年龄产生惧怕感时提到,“《我们前半生》在拍摄过程中,陈道明老师总会出现在片场,以前都是我们站在旁边看他演戏,但这次很有意思,他站在旁边看我们演。”


起初,他们不解,以陈道明老师这样的前辈,这样的老戏骨来说,是没有必要在片场看他们演戏。原来,在这部剧里客串的陈道明戏份少,台词少,很多时候是没有戏的。但是他不会找别的地方坐着休息,而是就站在旁边看,不提意见也不说话,就是看。


后来陈道明老师解释说,“他那个年代演戏,表演是带有那种年代痕迹的。你带着那个年代感的痕迹,到现在的年代来演戏,可能要脱节。所以他虽然是个前辈,但抱着一个学习的态度,来看正当年的人是怎么演戏,他来学。”


在节目中马伊琍也表示自己也只是针对这部戏是当代人,现在85后,95后年轻人才算是正当年,她说,“我现在也像陈道明老师一样在学习,我以前会排斥,我觉得他们哪懂演戏啊,但我现在也会去看一看,我要知道,他们红是这个道理,现在小朋友喜欢看这个东西。所以作为演员对年龄是有一定的畏惧,但是不要抗拒,如果你能掌握更多的迎接你这个年龄的法宝,到时候就比较从容了。”


窦文涛听完赞叹道:“要不说人家厉害,都是有原因的,是真有见识!”


对于很多演员来说,当自己比较“红”的时候,会对自己产生一些过高的认知,但是真的好演员,就像陈道明老师一样,敢于放低自己,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不断的向年轻人学习他们的优势。


不管是演员还是我们普通人,当我们保持谦卑感,放低自己的姿态,藏起自己的锋芒且彬彬有礼, 就是能够保持让人敬重他的原因。



相关科普


败犬效应又叫支持弱者效应、示弱效应,恰恰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支持弱者效应指的是人们普遍拥有对弱势的一方产生同情和帮助的欲望,甚至不求回报。


同情弱者的心理学效应叫镜像效应的作用。同情心往往使人愿意去帮助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同情弱者、帮助弱者往往使自己非常有成就感。


所谓镜像效应就是在自我意识心理学中,人们把由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形象,并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镜像效应。这一效应来源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库利指出,所谓“镜中自我”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概念。每一个人对于别人来说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它面前走过的别人,这正如人们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容,身材和服饰一样。个体在想象他人心目中关于自己的行为、态度、性格等,也会时而高兴时而悲伤。


可见,镜中我就是他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与判断时所形成的自我概念。这正如库利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可以作为镜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


镜像效应更想是一个因果概念,应用于个人的层面。它所依据的原则是,我们所经历的每一种情况和伴随它的感觉都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原因的结果。


在生活中我们多数人的习惯或者内心的概念中就会对于弱者,有着同情的感觉,当然这也与我们的道德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最近网络上纷纷对对唐山打人事件愤愤不平,就是因为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女性就是需要被社会保护的群体,妇女儿童都是社会中的弱势;当看到她们殴打,我们内心就会出现同情的镜面效应,就像很多网友会说,这是谁家的女儿,也会联想到自家女儿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又该如何呢?


所以,我们大家都会为之发声,打人者也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个人见解


对于大众来说,人们都有共性,当看到有人陷入困境,自己就会忍不住拉一把,并且内心不会想要寻求回报。这种心理较为普遍,同时也比较真实。而在生活中,败犬效应也逐渐由善良转化成了低调、谦逊甚至谦卑、放低自我姿态的一种社会文化内涵。


在人际交往或者人际关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身份越是尊贵的人他们反而越谦逊。


大学时期我们的教授,虽然我们都会觉得他们高不可攀,可是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时去请教他们时,他们不仅会耐心的给我们讲解,还会反复确实我们是不是真的明白了,并且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我们。让我们觉得他们特别平易近人。


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说:谦逊往往是基于力量的,而高傲则基于无能。


放低姿态,不是在外界面前放掉自己的自尊和自我认可,而是在胸有成竹的心理状态下,非常开明的、清晰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格局,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若一个人太自负了,就很容易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自我陶醉之中,变得自高自大起来。他会无视所有人对他的不满和提醒,终日沉浸在自我满足之中,对一切功名利禄都要揽入怀中,这样的人永远也得不到人们对他的理解和尊重。


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情,那么就可以以一种低姿态出现在对方面前。表现得谦虚、平和、朴实、憨厚,甚至愚笨、毕恭毕敬,使对方感到自己受人尊重、比别人聪明,那么在谈事时他就会放松警惕,觉得自己用不着花费太大精力去对付一个弱者。当事情明显有利于自己的时候,他们也会不自觉地以一种高姿态来对待你,似乎要让着你一些,自然也就不会与你一争高下了。


其实很多时候,在别人的眼中,你并没有那么自己以为的那么重要。有时候,你觉得别人在乎你,实际上你是在自作多情。如果总是炫耀自己的优越感,往往会让人看不起。


所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和畏缩,也绝对不会影响你的气质。相反,当别人知道你是一个具有非凡才能的人时,则会对你更加尊重,认为你更加淳朴。这能让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淋滴尽致地展现在别人的面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都喜欢谦卑之人。



饱谷总弯腰,智者常温和,行走人世间,低调没有错。为人低调,有人信任,做事低调,让人欣赏。路也会越走越宽。


人生路上,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你并不知道什么人会对你有所帮助,什么人能影响你的命运,所以我们只有选择一视同仁,我们选择谦卑礼让,这样我们才不致错过任何机会,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败犬效应;查字典;
2. 败犬效应:别把自己当珍珠,懂得放低姿态的才是智者;百家号
3. 越谦卑越伟大,低调是最牛逼的炫耀,有意思的败犬效应;百家号
4. 当你处于劣势时,耍强不如示弱;腾讯网
5. 镜像效应到底是什么意思?;壹点灵
6. 镜像效应;百度百科
7.部分内容节选自《圆桌派》



文:婙莛
责任编辑:殷水
0

回复

人际关系中为什么我都喜欢和谦卑的人相处|心理词条-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婙莛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婙莛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