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暧昧久了,对方不主动|能转正的暧昧,有且只有这一种

精选
发布时间:2021-12-06 70评论 454阅读
暧昧久了,对方不主动|能转正的暧昧,有且只有这一种-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文:时差少女S
来源:心理0时差(ID:PsyTime)
原文标题:暧昧了很久,对方却“不表白,不公开,不主动” | 能“转正”的暧昧,有且只有这一种



少女的好友小枫最近好像 “恋爱” 了,之所以说好像,是因为她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在恋爱。
 

小枫说:“我们会每天聊天、打游戏,还有一些暧昧的昵称,偶尔也会一起出去玩......情侣会做的事情我们都会做。”
我问她:“这不就是在恋爱吗?”
她说:“但他一直没有公开我们的关系,也没有带我见任何他的同事朋友。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明确跟我表白过,我不知道算不算确认关系了。”


听她这么说,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概念 “不可解释的爱情” ,一份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感情,却似乎不可解释,究竟问题出在哪?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01 

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爱情


美国一项基于 2647 个样本(18-59岁)的线上调查显示,有 69% 的人不确定自己正在约会的关系是否算恋爱;另一项专门针对女性的研究显示,73% 的女性认为她们 “经常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在约会中” 。 [1][2] 


一般来讲,不可解释的爱情通常有以下特点: 


1. 没有确定的开始 


听上去是一个很浪漫的故事,两个人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需要任何仪式感,就是很默契地走到了一起,肉体上的欢愉、生活中的形影不离,他们享受着爱情里的激情和甜蜜,但没有人愿意去捅破这层关系的纸。 


就当是一直暧昧下去,但又心知肚明不止暧昧这么简单。 


2. 没有承诺 


这里的承诺不单单指婚姻,很多人觉得爱情里的承诺就是一辈子的婚姻,但其实不是。举个例子,“从今天起,我是你的男朋友,你需要的时候,我会在你身边”这是一种承诺;“为了我们的未来,我要现在开始好好攒钱”这也是一种承诺。 


但不可解释的爱情里,往往这些都没有。就像小枫的男朋友,每次一谈到未来去哪里发展、什么时候两个人的关系要更近一步,他都会避而不谈,或者敷衍几句转移话题。 


3. 藏匿 


通俗来说就是 “地下恋”,闺蜜跟她的前男友便是这样,明明恋爱一年了,可是因为工作上两个人所在的公司是竞品,两人为了避嫌,就一直藏着这段感情,从来不对任何人说起。 


有一次被其他同事撞到了,闺蜜很尴尬地解释说只是普通朋友,当时她前男友听了就很不高兴,两个人还因此吵了一架。 


这就是藏匿式的爱情,很多时候觉得 “不公开” 是迫不得已,但是当另一半在众人面前否定这段关系时,还是会让信任面临崩溃 


全世界我最爱的人,却要假装不认识我,就算爱再深,在这种不安全感面前也很容易摇动。


 02 

为什么一段 “可解释的关系” 很重要?


可能有很多人会表示,暧昧不是很正常吗,只要自己舒服就行。 


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观,这些价值观本身没有对错。我们之前的文章有解读过,持 “悲观保留型” “游戏手段型” 爱情观的人,更容易选择边界模糊的关系[3] 


但前提是,这是你们两个人共同的爱情观和选择。否则,一段“不可解释的关系”往往有很多隐患。 


1. 不想解释的,可能只是其中一方 


研究发现,不可解释的爱情中,往往双方对亲密、界限、忠诚、责任的期待都存在差异。简单来说,就是一方渴望承诺,一方拒绝承诺,进而出现权利和需求的不平等 [4]


例如渴望承诺的一方,会希望两个人有更多的时间相处,更高质量的陪伴;但拒绝的一方,往往是根据心情来的,心情好的时候可以沉溺亲密,而不想搭理对方的时候可能很冷漠。 


认真去爱的人,都会把对方跟自己视为一个整体,在对方有困难的时候随时提供支持,甚至是金钱的投入;只想暧昧的一方,可能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在关键时候只会退缩。 


2. 没有了承诺的爱情,少了很多保护 


不可解释的爱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没有承诺,而在心理学家眼中,承诺一直是爱情三元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两个元素分别是激情和亲密)。 


2016 年的一项研究里,心理学家 Brian Ogolsky 通过大量的访谈,总结出了情侣日常互动中的四种 “承诺信号” 。 [5] 


  • 社会参与的承诺(Socially involved commitments):邀请你进入到我的社交圈里,我们的未来有多人的见证; 

  • 关注伴侣的承诺(Partner focused commitment):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做决定时都会考虑你; 

  • 戏剧性承诺(Dramatic commitment):说好要结婚,过阵子又凉了,未来充满未知; 

  • 冲突不断的承诺(Conflict-ridden commitments):经常吵架,维持当下感情就不错了,没法考虑未来;


研究发现,拥有前两种承诺信号的关系更亲密、对感情的满意度也更高 


后两种承诺状态(即承诺缺失或者承诺不稳定),常常预示着分手不远了 


为什么呢? 


一方面,承诺的关系会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彼此经营亲密、享受激情的一个重要前提,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 


短暂的暧昧可以,但如果长期投入一段不可解释的关系,很多女生会很没有安全感,两个人的争吵也会越来越频繁。 


另一方面,承诺会让我们对伴侣产生 “积极错觉” ,也就是说,当我们确定对方是自己的爱人伴侣时,我们会用更积极的眼光去包容对方、并更乐观地看待这段关系。 [6] 


这种错觉其实是一种很重要的保护,如果没有了这层错觉,一个暧昧的对方随时可能让自己感觉厌烦、并且迅速逃离。

 

 03 

哪些人更不愿意确定关系?


前面我们提到,持 “悲观保留型” “游戏手段型” 爱情观的人,更不愿意明确自己的关系。而这样的人,在心理学家眼里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依恋回避 [7] 


他们的自我价值很高,他人价值很低,简单说来就是不信任亲密关系,觉得自己是最可靠的。(通俗点说就是渣,但这种渣还是值得分析的) 


对于感情,他们一方面想要,一方面又害怕。于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边缘地带,若即若离 —— 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安全的。


而这种依恋回避,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成长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影响: 


1. 父母感情不和,或者早年感情不顺,让他们觉得感情不可靠

2. 从小过度承担家庭责任,父母的冲突都找自己解决,久而久而之厌倦了责任

3. 曾经被欺骗或背叛,用 “边界” 来保护自己

4. 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只是从小放纵习惯,道德感较低,不喜欢任何被束缚的责任

 

 04 

如何处理这样一种感情状态?

 

我们必须承认,大部分选择不可解释感情的人,几乎都不会想要直面这个问题。真正痛苦并且想解决的,往往是他们那个 “渴望承诺” 的伴侣,就好比朋友小枫 


所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面对一个不想给予承诺的、依恋回避的伴侣,我们能怎么办? 


从少女的观察看来,很多人在面对这样一个伴侣的时候,都会 “妥协” 。 


他们的解释是:“不能逼 ta 太紧,否则 ta 躲得更远了。” 


小枫说:“每次想好好跟他聊,可是最后总是不欢而散,他不想聊,而我也不能逼他,就算了。”


“不逼了,顺其自然吧” ——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但美国普渡大学的 Arriaga 等人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发现,“保持距离” 只会进一步加重伴侣的依恋回避,因为他们最大的症结就是不信任他人、不信任关系。而一段忽远忽近的关系,并不会真的增加他们对关系的信任,只会让他们更加小心翼翼。 [8] 


而真正缓解伴侣依恋回避的方法,是打破壁垒、勇敢闯入对方心中,直到对方的信任感增加为止。 


当然,这说起来容易,实操起来太难了。 


并且我们需要认识到一个事实:这样的人很难很难改变,你可能付出了很多,还是得不到回应,最终两个人不了了之。所以如果你想清楚了,自己并不能忍受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那就及时止损吧 


而如果你真的非常珍惜这段关系,还想继续走下去,那么可以试试这几个方法: 


1. 主动敞开心扉,并学会倾听 


依恋回避的人典型特点就是 “一碰到正经问题就回避,不会深入交谈。” 


而如果作为伴侣的你可以主动敞开心扉,并且努力聆听,会慢慢建立他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虽然经常会被拒绝,还是需要主动敞开聊。哪怕对方习惯转移话题,你也可以绕回来。可能一开始你发现对方不愿意深聊,但随着关系深入,这种机会将越来越多,一旦话题打开了,对方也愿意分享多一点。 


如果他们偶尔的坦诚,能被聆听和接纳,那么信任感会大大提升。 


2. 把目光和日常交流放在 “奖赏” ,而不是 “付出” 


因为对关系没有信任,依恋回避的人很容易计较得失,觉得爱情是一场交换,而他们不敢付出太多 


如果你们日常的聊天常常放在 “收获、快乐” 这方面,也就是细数点滴的美好回忆,而不是总在计较 “我为你做了什么” ,会让对方的承诺意愿增加。 [9]


爱情本来就是不是一杆秤能够衡量的,既然你看透了这个人,还决定要跟他走下去,那不如就多看那些快乐的地方,让 ta 慢慢放下防备,愿意打开心。 


3. 制造机会,建立承诺 


其实承诺也分种类,不一定要结婚、谈一辈子才叫承诺。 简单说来可以分为 “关系驱动型” 和 “事件驱动型” 


关系驱动型的承诺,是彼此在情到深处之时做出的承诺,简单说就是情感推动了理性决定 而事件驱动型的承诺,大部分跟外在环境有关,比如父母的要求推动了你们订婚的决定。


大部分回避的人讨厌的是其实是事件驱动型的承诺,而你可以尝试从关系驱动型承诺入手。 


例如约最熟悉的朋友一起去运动、一起制定未来2年的旅行计划、一起讨论未来想过的生活…… 


平淡的生活里,我愿意把你放在生命重要的位置,并且为你着想; 


虽然我不想大肆公开我们的关系,也不想父母参与进来,但是我希望我最珍惜的朋友,你也能认识。 


这样的信号,能让你们的关系越来越明朗。

 

写在最后 


其实,任何一段关系都是从 “暧昧” 到 “确定” 的过程,暂时的不明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久的消耗,最后却不了了之。 


总以为 “太明确的爱情容易无聊” ,其实在一起久了,没有承诺的爱情才是一潭死水。 


所以,如果你想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尽早做出选择。 


如果你们两个都愿意接受这个阶段,那或许也是一种专属你们的浪漫。 


愿我们都能同时拥有自由和幸福。


世界和我爱着你


References / 少女参考的文献资料 
[1]Jayson, S. (2014). Is it a date? Or hanging out? Survey reflects confusion. USA Today. Degges-White. (2017). Ever Been "Stashed" By anEx? Psychology Today.
[2]Stanley, S. M., Rhoades, G. K., & Whitton, S. W. (2010).Commitment: Functions, formation, and the securing of romantic attachment. Journal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2(4), 243-257.
[3] 颜欣怡, & 卓纹君. (2013). 大学生情侣之恋爱风格, 沟通姿态, 关系满意度及关系承诺之探讨-对偶分析研究. 中华心理卫生学刊, 26(3), 443-485.
[4] Draucker, C.B. & Stephenson, P.S. (2012). Ambiguity and violence in adolescent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 25, 149-157.
[5] Ogolsky, B. G., Surra, C. A., & Monk, J. K. (2016). Pathways of commitment to wed: The development and dissolution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8(2), 293-310.
[6] Millder,R., & Perlman, D. (2010). Intimate Relationship. New York, NY: McGraw-HillCompany.
[7] Weigel,D. J., & Ballard-Reisch, D. S. (2014). Constructing commitment in intimate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41(3), 311-332.
[8] Arriaga, X. B., Kumashiro, M., Simpson, J. A., & Overall, N. C. (2017). Revising working models across time: Relationship situations that enhance attachment secur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9] Miller, R. (2014).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时差少女S,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心理0时差(ID:PsyTime),有趣的心理科普、前沿的心理动向、专业的心理研究,网罗全球,没有时差。

0

回复

暧昧久了,对方不主动|能转正的暧昧,有且只有这一种-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壹心理翻译社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壹心理翻译社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