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亲社会行为的产生的背景?
为什么有的人乐于帮助他人,反之则有的人则会选择冷漠处理或是见死不救呢?
早在1964年,纽约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年轻的妇女吉蒂下夜回家路上遇到歹徒袭击,她大声呼救。
当即周围居民楼的一些房间的灯亮了,有人打开窗户,并有一位男士大喊:“放开她”,歹徒放开后,溜进汽车开走。
这时,居民楼里灯光熄灭,歹徒返回,再次袭击了吉蒂。她再次呼救,灯光再次亮起,窗户再次打开,歹徒再次逃走,灯光熄灭。
当她即将到达住处大门时,歹徒第三次袭击,她被杀了。
就是这么一个凄凉的事件,事后警察了解到当时有38个目击者,然而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竟无人报警。
这一事件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引起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使得“冷漠和助人”成为热门话题,至今仍有不少心理学家及社会学家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比如最常见的“老奶奶倒地扶还是不扶”?
由此引申出一个词——亲社会行为。
02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我们可以拆分理解,“亲”也就是亲近的,或是有关系的。简言之就是不做有损他人或是符合社会的社会性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比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在社会中,我们常常提倡的要乐于帮助他人、好东西要与他人分享以及自愿献血助人等,只要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都属于亲社会行为。
但是你会发现,为什么那些人会乐于助人呢?
03
为什么要帮助他人?
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心理学家也给出了理论性的解释。
(一)社会交换理论
人类的社会性行为是受到“社会经济学”导向的,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目的在于以个人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偿的交易。也就是帮助他人,我能获得什么回报(能通过交换得到什么),当然这交换不仅是物质和金钱,还有一些社会性的如爱、地位、服务等。
(二)社会规范理论
我们会发现,有些行为是我们不需要经过计算这个会不会对我们有好处,而是简单的因为我们知道应该这样做。比如在公交车上为老幼病残者让座、捡到东西要归还等,这就好像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本能。
这用官方术语来说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规范,是社会对我们的一种期待,也就是希望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尽到一个社会人应尽的责任。
社会规范: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或受到谴责的。
因此,亲社会行为是是被社会所认可的、受到鼓励的,于社会而言是具有推动作用的。研究发现,有两种社会规范在推动助人行为的发生。
(1)互惠规范
社会学家古德纳指出,互惠规范是社会一个普遍的道德规范。互惠规范出于这样一个假设: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需要他人的帮助。
因此,不难理解,也就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希望日后能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从根本上来说,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为了自己。
当我们认为能和对方互惠时,我们就更乐意帮助别人;反之,当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能与对方互惠的时候,这时别人的帮助就会让他感到为难甚至成了威胁,因此,这些人更不愿意寻求帮助。
(2)社会责任规范
社会责任规范规定:“不管个人之间是否互利,人都应该帮助别人;我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考虑交换。”
(三)进化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分为两种解释:
一是保护家族;不难理解人们会优先保护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比如在紧急情况下,人们救助对象的排序(如总是先小孩后老人,先家庭成员后朋友,先邻居后陌生人)似乎也让我们找到了进化论的根据。
二是互惠;这与前面我们所说的互惠规范一致,也就是帮助他人的同时,同样希望日后能获得对方的帮助。用生物学家特利尔斯的话说就是:“一个生物体帮助另一个生物体是由于他期待反过来得到帮助,给予者期待日后成为得到者。”
04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前面说为什么有的人乐于助人,因为受到社会交换理论等的影响,反之,为什么有的人在他人需要帮时会有所顾虑或是表现出冷漠、视而不见的态度呢?主要有三类影响因素:情景、求助者以及助人者。
(一)情境因素
1.旁观者在场
拉坦内和达利在一项紧急事件的实验中发现旁观者在场时,会大大降低个人干预行为的发生。
拉坦内和戴布斯和他们的145位同行,在1479次乘电梯时偶然掉落硬币和铅笔,当电梯里只有另外一个人的时候,有40%次得到了那人的帮助,而电当电梯里有六个人的时候,只有20%次得到帮助。
拉坦那等人推测,随着旁观者人数的增多,个体可能更少会注意身边这样的小事情,不太可能将这样的事情看成是问题,更不会认为这是紧急事件,从而可能更不会认为自己应该采取行动,更不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旁观者效应对旁观者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如受责任分散、从众行为的影响,这无疑使其做出亲社会行为得可能性降低,同时也会抑制在场的他人。
2.时间压力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很着急、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这时有人向你寻求帮助,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为此,达利和巴森特设计做了一个时间紧张情况下,观察助人行为的发生是增多还是减少;结果表明感到时间紧迫的人,很少有人会停下帮助有需要的人,而那些时间富裕的人通常会停下来帮助他人。
研究者认为,这些匆忙的人并不是冷漠无情有意识的忽视,而是因为他们太急了,心事重重要赶往自己要去的目的地,因而没有办法花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周围发生的事情上。
3.事件的紧急程度
研究者发现,事件的紧急程度越高,人们越愿意给予帮助,亲社会行为也更可能发生非紧急情境,虽然平常,但是也会给潜在的助人者一种不确定感,因此产生的模糊性会是潜在的助人者感到迷惑,不确定自己应该如何应对,这时他们更可能受情境中周围人的影响。(寇彧、田启瑞、唐顺艳,2012)
(二)求助者
求助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才更容易获得帮助呢?大家可以猜一猜,哈哈。
首先,是在性别上。有研究发现,女性更容易获得帮助。比如抛锚的女车主比男车主得到更多的帮助;研究还指出,女性得到更多的帮助,并不仅仅是因为其性别原因,也可能与他们更善于寻求帮助有关。
不仅如此,有研究还表明,人们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时,不仅受到求助着性别的影响,还受其“性取向“的影响。
其次是相似性。Emswiller,Deaux&Willits,1971证实:人们更愿意帮助与自己相似的人,那些与助人者,来自同一群体、种族、国家的人,甚至是与自己年龄、身份、地位、处境等相似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再者是不被责备者。也就是目前所遇到或发生的,并不是因为自己造成的。比如老弱病残幼和遭遇突发疾病或意外灾害,这些情境容易引发他人的帮助行为;而酗酒、犯罪等行为造成的困境,则较少引发助人行为。(M.J.Cerner,1970;Rubin&.Peplau,1973)
最后是值得帮助者。这相信也是很多人都会考虑的因素,比如这个人是否值得帮助、是否是因为其他不可控因素造成的等。这都会影响助人行为的发生。
(三)助人者
助人者的内部因素,比如情感状态人格特质等也都会对助人行为有所影响。
比如消极情绪时,消极状态释放模型认为:帮助别人往往能减轻自身的忧伤和苦恼,乐行善事可以改变自己的情绪、抵消罪恶,减轻内疚感。
再比如我们心情好时,也可能会影响其行为的发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快乐的人更乐于助人,而且不管好心境是来自成功还是来自快乐的思想或是其他积极的体验。(Salovey&others,1981)
05
如何增多助人行为?
相信这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那怎样才能引导大家多助人呢?有哪些方法?
(一)消除助人的阻碍因素
1.减少情境的不确定因素,提高责任感
现在,在帮助他人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有人能够证明、或是有监控等工具证明的情况下助人,以此来减少助人者对不确定因素的顾虑,从而提高责任感。
2.引发内疚和关心自我形象
你是否会有这样行为:也就是会因为内疚而选择去帮助别人,以此来减轻负罪感呢?
我会,有一次,我不小心把饮料倒撒到同桌的的书上,课后她向我提出帮她带饭的需求,这时我会因为打翻饮料在她的书上感到内疚,不好意思,以至于我会更容易答应他,更会选择去帮她,以此来减轻负罪感。
卡茨夫和其研究小组进行实验,在博物馆内,有参观者不遵循“不得触摸展品”的要求,则受到实验者批评;在动物园内,有人因喂食熊猫而被警告批评。
过来一会,这两群人都看到实验者的助手“偶然”掉落的东西。这时,58%的有内疚感的被试做出了助人行为,而那些没有受到批评的参观者和游人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实施了助人行为。
卡茨夫证明了这一点,内疚感会促使人做出更多的助人行为。
再如,贴标签也可提高助人行为,一旦贴了一个积极的标签,出于人类最本质的自恋需求,就容易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以此来证明“XX(标签)”是对的。
有研究发现,在一项慈善捐助活动后,对一些妇女说“你是慷慨的人”。结果两周后,在进行另一项慈善活动中,这些被贴上“慷慨”标签的妇女比那些没有被贴标签的人更愿意做出捐助的行为。
(二)进行助人的社会化
1.教会道德包容
道德包容是将他人看作是自己道德关注范围之内的对象,例如,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们对罪犯甚至敌人都给予帮助。
2.树立助人榜样
当看到别人助人行为时,我们更有可能助人。电视上传播的正面的助人榜样真的有用吗?真的能激发助人行为吗?
研究表明,亲社会榜样比反社会榜样有更大的作用。赫龙德对108个观众观看亲社会节目、中性的节目和没看节目的被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看亲社会节目的(至少在当时)做出亲社会行为的比例能达到50%-74%。
3.激发助人行为的内部动机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过分的外部奖励有暗中瓦解内部动机的作用,这被称为过分肯定效应。因此,这警示我们,凡是不能太过度,奖励也是如此,要掌握好分寸,促使助人者将自己的助人行为归因于内部动机,从而使得其乐于助人的行为加强。
4.更多了解有关心理学知识
人人都了解其心理机制,助人行为会不会减少呢?事失恰恰相反,比曼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一旦人们了解了旁观者在场会阻止助人行为的发生,他们在群体情景中助人行为反而增加了。”
总之,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发展同样有利于助人行为的增多。
综上,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去做,才能更有利于社会发展,才能更好的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章志光、寇彧.《社会心理学(第三版)》[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1):336-355.
原创:英雄之旅✔
责任编辑:一只梨、微青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