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说过: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你有没有试过:
在夜深人静之时,突然感觉到一种空虚无助;
当你需要帮忙时,环顾四周却找到不合适的求助对象;
在身处一大群人之中看着大家谈笑风生时,你却无法融入进去;
尽管微信上有上千“好友”,却依然找不到能让你倾诉心声的人;
……
这些,都是孤独的体现。
01
人类本质上就是孤独的。孤独感是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体验。
那么,孤独究竟是什么?孤独感是怎么来的?我们该如何直面孤独,学会与孤独共处?
日本心理学家、知名作家和田秀树,担任日本多家著名医院机构的精神科医师或顾问、大学研究生教授。
他所著的《孤独修心课:与孤独共处的9个习惯》一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孤独感是如何产生的,并教会我们九个面对孤独、消除孤独感的方法与习惯。
这9个方法和习惯是:
① 停止从众:因孤独而从众,反而会变得更加孤独。
② 交友要宁缺毋滥:独处是思考问题的黄金时间。
③ 走进书的世界:那些随手翻看的书籍透露出个人喜好,正是它们创造出了现在的你。
④ 寻找同道中人:与其在意他人怎么想,不如斟酌自己怎么做。
⑤ 学会依仗他人:成年人应该学会借助他人之力。
⑥ 构筑避风港:不要沦为“新型工作机器”。
⑦ 不要太较真:每个人的思想都是自由的。
⑧ 勇于暴露弱点:越自信的人越不怕暴露自身弱点。
⑨ 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我们大可不必凡事都自己扛。
这九个方法和习惯,可以说是一种“孤独疗法”。也许看起来很平平无奇,道理都懂,但许多人却无法做到。
这里面有着许多心理机制的影响和限制,导致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想为之,而是无法为之。
和田秀树以他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研究,为我们分析了孤独产生的深层原因,也带领我们看到人性的另一面,看到战胜孤独的希望。
也许最好的胜利,就是获得掌控孤独的能力,学会与孤独共处。
02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存在性孤独是人生的四大命题之一。要解决这种孤独,就要把个体放置于关系中,建立共生而独立自由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孤独引起的应激反应有三种常见类型:
第一种为从众型——通过与大家保持一致来消除被排斥感。
第二种为网络交际型——通过网络上的非见面式社交活动来遮掩孤独。
第三种为沉迷网络及游戏的与世隔绝型——因为无法调和与现实社会的疏离感而沉迷在虚拟世界中。
正如和田秀树所说,“从众”不过是人类对孤独的一种应激反应。
有许多人也许会特别惧怕孤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于是采取一些貌似热闹的方式来填充自己,驱赶孤独感,从众便成了一种直接而轻松的选择。
比如:四处参加各种聚会,长时间待在公众场合中,沉迷在社交网络中,跟随潮流来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跟着看最火的音乐和电视节目,穿流行的服饰,聊天中附和别人的话题和态度……
但是,这些为了抗拒孤独感而无意识采取的从众行为,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内心的孤独感,调和自己与社会的疏离感,反而增加了许多焦虑和迷茫。
当我们跟随大众的脚步时,往往容易忽视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和需求,也无法与人真正交心。
我们只是在根据别人的需要来获得一种虚假的存在感和群体认同感,最终缺失了真实的自我,丧失自己的个性化,仍然会陷入孤独之中。
因为孤独而从众,反而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孤独。
这其实是和田秀树在书中所提到的“从众型孤独症”——虽然极力在众人面前展示活泼开朗的自己,却无法对他人倾诉内心的不安情绪。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将这定义为“假面”与“真我”。
可以说,从众只是在表层上消除了孤独,给人一种摆脱孤独的错觉。
所以,和田秀树给我们上的孤独修心课的“第一课”,也是最关键的一项就是:停止从众。
只有停止从众,勇敢地坚持自我,才能看清自己的内心需求,不再逃避孤独,而是有勇气去面对它。
03
我们为什么会害怕孤独?
在许多人的眼中,将孤独与“不受欢迎”等同起来。孤独似乎就意味着一个人只能孤零零独处,不被群体接纳,得不到别人的关注和喜爱,甚至是被排斥和疏远,失去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和田秀树则认为,孤独与孤独感、疏离感是有区别的。
孤独是指一个人孤零零的状态;疏离感则指被他人疏远、排斥,无法融入团体的状态。
虽然疏离感会引发与孤独相似的情感共鸣,但也有细微的差别。如果孤独者没有被排斥的感觉,也就没有疏离感,孤独不是引发疏离感的原因。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感到孤独,但却不觉得苦闷不安,而是坦然接受这种状态,就不会产生疏离感,也不会感到自己被排斥、被遗弃。
对孤独的不同认知和感受,也决定着我们如何面对和审视孤独这件事。
04
孤独难道就是洪水猛兽吗?不一定,孤独也有它的好处。
当我们独处时,是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黄金时间;可以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汲取知识的养分,帮助自己学习成长;可以让思绪摆脱诸多束缚,自由放飞;可以不必顾虑俗世眼光和从众的影响,安心培养自己的独创性。
许多天才者,都曾经孤独过。
陶渊明隐居田园,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
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写出经典散文集《瓦尔登湖》。
牛顿幼年丧父、母亲改嫁、没有玩伴,养成了善思、沉静的内向性格。
爱因斯坦曾被认为患有学习障碍症,语言表达能力不及常人的一半。成年后的失业经历也让他饱尝无人认可的孤独感。
但他们非但没有被孤独打垮,还与孤独相伴,借此机会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自己的研究项目进行深入的钻研并获得伟大成就。
可见,孤独并非就是“坏事”。孤独也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存在价值,会被社会排斥、忽视或抛弃。
05
和田秀树在本书最后提醒我们,不必凡事都由自己独自扛着。
他观察到,日本国人对自身的心理问题都抱着或侥幸或忍耐的态度,有烦恼时倾向于自我化解,并会认为接受心理疏导就是无能的表现。所以都是在心理承受力已经达到极限时才想到去进行心理咨询。
而欧美人正好相反,他们对待心理咨询的态度轻松开放,认为心理疏导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
在中国,许多人对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的认识也一样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存在许多误解和曲解,因此产生心理问题时总是自己默默忍受而不懂得向外求助。
所以,我们除了学会向他人求助,也要懂得借助心理咨询专业人士的力量,帮助自己战胜孤独。
孤独对我们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能从孤独中收获什么,需要我们改变认知,摒弃对孤独的负面关联和思维偏差,充分利用孤独所创造的条件,去关注自身的变化和成长。
当我们不再逃避孤独,而是能与它坦然相处,我们便不再孤独。
文:微格尔青
责任编辑:殷水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