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意思的凯瑟琳
来源:有意思教练(ID:MessageCoach)
周末,有闺蜜找我诉苦,说看着身边能说会道的90后一个个都升到了管理层,自己每年绩效都不差,可是升职总跟自己无缘,觉得无比憋屈。她是典型的工科人才,能钻研肯做事,但是性格内向,喜欢自己吃饭,下班了就回家看书看电影,不喜欢跟人扎堆,同事老板都是点头之交。
一方面,她期待自己的工作表现得到认可,也能够顺利升职加薪。另一方面,如果逼自己变成一个外向的人,她根本做不到,不仅吃力也活得拧巴。
这个世界,其实非常需要勤奋踏实肯干活,输出稳定,且话不多的“老黄牛”。可是为什么哪儿哪儿都在宣扬职场更需要爱出头、能表现、会表达,能说会道的人呢?
那些天性不爱表达,喜欢独处、性格内向的人,怎么办呢?
01
这个世界为什么更偏爱外向的人?
首先,我们来测一测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吗?
相比小组讨论,你更喜欢一对一的交流。
你一个人待着的时候非常享受,一点都不觉得无聊。
你特别讨厌闲聊,更喜欢就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你喜欢一头扎下去就不被打断的工作。
你每次参加完聚会都觉得精疲力尽,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如果大部分问题,你都觉得“对,我就是这样啊”,那么恭喜你,你也是一个内向的人。
著名作家和TED演讲者苏珊·凯恩在她的书《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里指出,这个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内向性格的。人的不同性格特质由我们对环境刺激的敏感程度主导,内向性格的人对刺激更敏感,同样的环境,可能外向的人只是感觉略微嘈杂,而内向的人已经被吵得快要爆炸了。
基于此,内向的人喜欢安静,喜欢独处,不喜欢说话,不喜欢扎堆聚会。
然而人类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需要一些外向的属性来进行连接,比如沟通力、协作力、领导力……所以我们的学校和社会机制大部分都是为外向性格所设计的。
于是从小我们就开始接受这样的偏见,把内向等同于孤僻、不合群、不招人喜欢,父母和家长也总是告诉我们:“你要开朗一点,外向一点。” 职场里我们也经常听到有意思的同学问说:“我是一个内向不合群的人,怎样才能变得外向一点?”
然而,内向是人的天性啊,“本性难移”啊,要改变DNA自带的属性,怎么可能不拧巴呢?
所以,我们需要从根上就认识到,内向只是人的一种属性,不是性格缺陷,也不是弱势,相反的内向性格的人带有很多先天的优势。
02
内向性格的先天优势
1.内向性格的人更具有创造力,想象力更丰富
我们总有一个错觉,认为外向的人主意比较多。其实,他们只是比较爱说,比较敢说罢了,真正能够创造出新想法,新事物的,其实更多是内向的人。思考和创造都需要一个安静的独立的空间,你回想一下你大部分有创造性的想法是不是都在夜深人静不被打扰的时候想出来的,而非头脑风暴暴出来的。而内向的人,天生就活在一个不喜欢被打扰的世界里。
2.内向的人更懂得聆听
内向性格的人喜欢慢节奏、深度的思考,所以在聊天中他们更喜欢倾听,深思熟虑之后再表达自己的见解。每一个人,都渴望能够被倾听,我们在谈论自己的时候,体内可以释放多巴胺,会让我们感到愉悦。所以,懂得倾听的人其实往往更让人觉得舒服,更招人喜欢。
3.内向的人更能专注
因为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天生敏感,人一多,声音一大,内向的人的防御机制就自动开启,就会感到紧张不安。所以他们天生喜欢独处,喜欢钻研单一任务,更容易在一个领域保持长期的关注。所以那些研究领域杰出的专家和学者,其实大多是安静不咋呼的人。
那么,这些优势如何在职场中突显出来,让自己活得有价值又不拧巴呢?
03
内向的人如何驰骋职场?
1.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父亲就是极其内向的人,我结婚的时候一群闺蜜来我老家参加婚礼。住了3天快离开的时候忽然有人问说:“话说,你爸说话声音是什么样的?” 敢情三天我爸就没跟大家说过话!可是他作为英语老师,每年都会收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虽然我也不知道他讲课时候声音是什么样的,但是我看过他的教案,学习方法和逻辑都无比清晰。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只适合外向的人,或者只适合内向的人的。比如销售、老师,这一类听起来就很外向的工作,只要发挥好优势,内向的人一样能做得很好。工作中,比起补短,老是盯着自己的劣势不放,更重要的是发挥优势。
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成功,都需要靠谱、稳定的工作输出,这一点不正是内向的人最擅长的吗?
2.选择一对一交流而不是不交流
对于开会、头脑风暴这种七嘴八舌天马行空的场景,内向的人本能就是抗拒,他们会紧张,思维跳跃转换的速度也会跟不上。而悲伤的是,职场中大部分能出头的场合,都是多人的。所以久而久之,内向的人慢慢习惯了不去表达,反正也插不上嘴。
然而,内向的人思考的角度和深度往往是外向的人所不能及的。不表达,不仅仅是自己的损失,更是组织的损失。
所以,内向的人可以在会前或者会后,甚至用邮件的方式,和利益相关者做一对一的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外向的领导和同事,也应该给予他们理解,他们不是马后炮,也不是玩手段,只是这样的交流方式能让他们更好的表达自己罢了。
3.跟自己制定“契约”,走出舒适圈
说到表达,我们都有一个误区,觉得内向的人普遍缺乏沟通的技巧。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向的人不是不会表达,是没有动力表达。外向的人信手拈来张口就说,而内向的人从“想”到“说”之间,有一百个内心戏,需要克服很多的心理障碍,“说出来”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其实于他们来说是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的。
可是,日常工作中就是有很多需要表达的场合,需要变得“外向”的场合,怎么办呢?
苏珊·凯恩在她的书里建议说,内向的人需要跟自己制定“契约”,去完成必要的“外向”任务,然后再给自己一定的恢复期。比如用“在公司大会上举手提问”去换取三个小时不被打扰的读书时间。
4.把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到细节上
把自己逼出舒适圈了,可是还是紧张怎么办呢?苏珊给出的最后一个大绝招,就是把思维焦点从自己的“感受”上移开,放到一些“细节”上。内向性格的人内心是有一个摄像机的,这个摄像机的镜头一直对准自己,简单说就是他们太关注自己的感受。
所以,在沟通的时候需要努力把镜头转向沟通的对方,把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或者表达的细节内容上,就不那么紧张了。这一点,在公众演讲中会尤其受用。
总结
上周有意思教练团建的时候,团队里的Tina教练给我们做了4D天性的工作坊。(是的,有意思教练的团建就是这么“有意思”!)最后总结的部分,她说:“其实不论是个人和组织,最终的目的都是‘修圆’。个人后天修炼出不同的技能和做事方法去和天性互补;优秀的企业需要不同优势天性的员工在一起融合合作,彼此互补。”
这个社会本身就是以团体的形态存在的,而团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维系社会生态平衡的纽带。而组织要成为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就必定需要多样化的成员。
每个人生来性格就不一样,没有谁比谁更好。只是在某种情境下,会更需要外向的模式,而另外的情境下需要内向的模式罢了。
所以,内向的人不需要变得“外向”,没必要非逼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只需要:接纳自己的存在,平衡自己的选择;调适自己的状态,理解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苏珊•凯恩. 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M] 高洁,译. 中信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有意思的凯瑟琳 新晋职场妈妈,伪文艺女青年,美利坚留学党,毕业后混迹外企7年。加入有意思团队开启创业之路,成为了一个有阅读障碍的身残志坚的新媒体小编。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
原作者名: 有意思的凯瑟琳
转载来源: 有意思教练(ID:MessageCoach)
原文标题 内向的人,注定在职场上吃亏吗?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