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情绪也称社会情绪,可分为依恋性社会情绪、自我意识情绪和自我预期的情绪。
依恋性社会情绪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由于关注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被称为自我意识情绪,分为正性和负性两类;在面临机会选择或竞争情境时,个体对不同行为方式的后果做出预期,并根据自身的期望和价值取向调节对社会信息的认知和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引发的情绪被称为自我预期的情绪。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将分别和大家阐释复合情绪的爱与依恋、自豪、羞耻与内疚、敌意、焦虑与抑郁和道德情绪。今天我们先来讲述爱与依恋:
爱与依恋
爱
爱是一种原始情绪,是在基本情绪社会化中由多种情绪结合而成的复合情绪。爱可以分为激情爱和陪伴爱两种。
激情爱是一种强烈的情绪,被界定为一种迷恋的、炽热的爱,是强烈的渴望与另一个人相结合的状态,可概括为一种“结合的渴望”。
具体来说,激情爱包含愉快、痛苦、厌恶、恐惧、愤怒和悲伤,又可能与某些强烈的情绪相混合,如欣快、幸福感、孤独感、妒忌、失望、恐怖感等。
激情爱是一种既甜蜜又苦涩的体验。在群体的激情狂热中,包含即可能欢快,又可能悲愤的复合情绪。激情爱有两种后果,即爱的回报和爱的代价。
陪伴爱被认定为喜爱、亲爱或慈爱,是可发生于各种对象之间的爱,很少激发强烈的激情,它是深切的依恋、亲密的接近和互相承担义务的复合体验,被定义为“与对象间的挚爱和温柔的亲密感”。
典型的陪伴爱发生在母亲与婴儿之间。在成人社会中,陪伴爱广泛地发生在夫妻之间,在亲密的朋友之间也可以出现。
依恋
依恋最早是由英国生态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他的观点认为依恋并非来自母亲的喂食行为及人类性的驱力,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虽然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
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者的亲近,这无助的人类婴儿就会死亡。
依恋行为系统(attachment behavior system)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
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
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与母亲分离或母亲"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成人依恋
到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为止,依恋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儿童研究领域,直到 1987年,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们的加入,才使得依恋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阶段,典型的标志是 Hazan和 Shaver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自我报告量表。
在这个测量中,受测者要求从三个有关依恋类型的描述中挑选一个最能够反映他们在恋爱中经常有的感觉和想法。
如安全型的描述以信任对方,喜欢保持亲近为特征,而回避型的描述是缺乏信任,喜欢跟对方保持情感上的距离,焦虑型的依恋类型的典型特征是对恋人的情感效用性缺乏信息,有一种强烈的、而又不太满意的与对方亲近愿望。
成人依恋类型
研究认为,儿童期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依恋特征,成年以后仍然会显露出来,所以成年人也应该具有和儿童一样的依恋类型分类。
A-回避型: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如果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一点,我会感到不自在。在人群中约占20%
B-安全型: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在人群中约占60%
C-焦虑-矛盾型: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在人群中约占20%
这三种类型的成人比例与婴儿的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一矛盾型的比例分配非常匹配。这个研究也支持了新弗洛伊德理论的观点:从成人的行为中能找到他童年经历的痕迹。
排版:Survival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