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无法停止的“帮助欲”,是善良,还是恐惧?| 白骑士综合症

发布时间:2025-03-28 13评论 1879阅读
Thinking Tools | 无法停止的“帮助欲”,是善良,还是恐惧?-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DEC Journals 
来源:微信公众号:DEC Journals(ID:decjournals)


什么是白骑士综合症


白骑士综合症,是心理学中对一种常见行为模式的描述。这类人渴望“救赎”身边的人,通过帮助他人来获得价值感与安全感。他们常把自己置于“拯救者”的角色,认为他人的幸福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这个概念来源于中世纪“白衣骑士”的形象,他们仗义出手,救人于危难之中。历史上,“白衣骑士”一词最早可追溯至1628年,用于形容乐于助人者。而“白骑士综合症”则是在2015年,由Marilyn J. Krieger博士和Mary C. Lamia博士在其著作《白骑士综合症》中首次系统提出。他们指出,白骑士综合症的核心特征并非单纯的利他,更是出于个体对自我认同和控制感的深层需求。


白骑士通常对他人的痛苦高度敏感,如果无法帮助他们,便会感到内疚,甚至责备自己。他们经常陷入一个循环:帮助——愧疚——再帮助,往往忽视了自身的感受与界限。



理论背景与起源


白骑士综合症的成因复杂多元,通常与个体的早期经历和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发现,童年时期缺乏稳定的情感支持,或承受过度责任的个体,成年后更容易以“拯救他人”的方式来确认自身价值。这种模式既可能是对自身情感需求的一种转移,也可能是对控制与依附的无意识追求。


从依恋理论角度看,白骑士常表现出焦虑型或矛盾型依恋倾向,渴望通过持续付出来维持关系稳定;而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框架中,这种角色扮演,被视为个体追求自我实现过程中对“被需要”的依赖。需要指出的是,白骑士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带来积极影响,但若其出发点是为满足自身心理需求,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失衡甚至情感操控。


白骑士的三种常见类型     


Krieger博士和Lamia博士将白骑士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白骑士,其动机与行为各不相同,背后反映的则是复杂的情感需求。


01 过度担忧型白骑士


这种类型的白骑士对他人情绪反应极为敏感。他们为伴侣、朋友、家人的困境感到焦虑,若无法提供帮助便深感内疚。这种责任感往往源自童年时期的经历,比如父母长期缺席,他们不得不照顾弟妹或家庭事务,逐渐形成“他人的幸福是我的责任”的信念。


→ 关键词:内疚、责任感、早年压力


02 脆弱型白骑士


他们缺乏安全感,帮助他人是为了避免被忽视或抛弃。他们渴望被认同、被需要,甚至故意选择“需要拯救”的人来建立关系,以此维持自我价值的确认。内心深处,他们害怕如果自己不再“有用”,就会被遗忘。这种自我怀疑常源于童年时期的自卑或创伤经历,比如在学业或家庭中遭受否定,从而在成年后通过不断帮助他人来寻求补偿性认同。


→ 关键词:自卑、被需要、害怕抛弃


03 恐惧型白骑士


恐惧型白骑士多经历过严重的童年创伤。他们通过帮助行为来应对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这类“帮助”往往并非出于善意,而是为维持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或防止被抛弃,甚至可能演变为情感控制,乃至心理或身体操纵。


他们可能通过愧疚、操控、甚至情感虐待来维持亲密关系,将帮助变成对他人的控制手段。此类型白骑士与自恋人格特质存在高度重叠,其行为动机并非同情,而是将“帮助”作为累积心理“债务”的方式,使对方难以摆脱关系。


→ 关键词:控制、情感操控、童年创伤、自恋倾向



健康状态的“白骑士”:平衡中的助人者


白骑士并非全然负面。健康状态下的“白骑士”具有同情心和助人意愿,但不会强迫自己去拯救所有人。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创伤,也知道真正的解决之道来自内在成长,而非依赖他人。


健康的帮助行为是基于平等与尊重,而非操控或过度付出。他们帮助别人时,既不期望回报,也不会将帮助作为操控手段。他们懂得设置心理边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支持,这是一种成熟利他行为的体现。


白骑士综合症在现实中广泛存在,其影响也不容忽视。在亲密关系中,白骑士可能试图“改变”或“拯救”伴侣;在职场中,无条件承担他人责任;在人际交往中,过度卷入他人问题。这不仅让自己感到疲惫,也容易让他人产生依赖,缺乏自我成长空间。更严重时,这种“帮助”甚至可能变质为控制,而隐藏在善意背后的,则是对关系的掌控欲和自我价值的执着。


理解自我,尊重边界,是摆脱“拯救欲”的开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际关系中找到真正的自由与平衡。


你是否曾经遇到过“白骑士”类型的人?这段关系带来了怎样的体验?


来评论区聊聊吧!


如果喜欢,记得分享给你在意的人噢~


Bibliography
Krieger, Marilyn J., and Mary C. Lamia. The White Knight Syndrome: Rescuing Yourself from Your Need to Rescue Others.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2015.
Bowlby, John.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Basic Books, 1969.
Maslow, Abraham H.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Harper & Row, 1954.
Horney, Karen. 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 The Struggle Toward Self-Realization. W.W. Norton & Company, 1950.
Kets de Vries, Manfred F.R. "The Danger of Being a ‘White Knigh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3.


作者简介:DEC Journals,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DEC Journals(ID:decjournals),DEC Journals, 用社会科学读懂世界与自己。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人,一起传播心理学知识,让世界更美好❤



原作者名: DEC Journals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DEC Journals(ID:decjournals)

原文标题 Thinking Tools | 无法停止的“帮助欲”,是善良,还是恐惧?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0

回复

Thinking Tools | 无法停止的“帮助欲”,是善良,还是恐惧?-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科普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科普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
Error: Network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