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芋泥er
来源:微信公众号:恰口芋泥(ID:SweetHanny77)
你是否经常感到时间不够用?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却依然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你是否也曾羡慕那些能够同时兼顾工作、生活、兴趣的人,仿佛他们的一天有48小时?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那么《纵横四海》播客的这期节目《时间贫困》将为你带来全新的时间管理视角,帮助你从忙碌中解脱出来,找到生活的平衡与快乐。
EP38《时间贫困》思维导图(自整理)
01
时间管理与幸福的关系
《时间贫困》通过调查和研究揭示了时间管理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每天可支配时间少于2小时会导致人们感到沮丧和焦虑,而高于5小时则会失去目标感和成就感。因此,合理地管理时间对于追求幸福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可支配时间:不包括花在必要事务上的时间
02
什么是“时间贫困”?
“时间贫困”并不是指你真的没有时间,而是一种主观感受——你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去做那些真正让你快乐的事情。这种感觉会让你陷入焦虑、沮丧,甚至让你觉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方向。
《时间贫困》这期节目通过大量的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揭示了“时间贫困”的根源,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节目中提到,每天的可支配时间少于2小时,你就会陷入“时间贫困”;而超过5小时,你可能会因为缺乏目标感和意义感而感到无所事事。
因此,理想的可支配时间应该在2到5小时之间。
03
如何摆脱“时间贫困”?
1、记录时间+记录快乐值
记录时间是摆脱“时间贫困”的第一步。很多人对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并不了解,常常高估了自己在重要事情上花费的时间,低估了那些无意义的琐事所占用的时间。
通过记录时间,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每天的时间都花在了哪里。以15分钟为单位,记录每天的活动,并为每个活动打上“快乐值”。这样,你不仅能了解自己的时间分配,还能发现哪些事情真正让你快乐,哪些事情只是在浪费你的时间。
(一)记录时间
(二)记录快乐值
看一天24小时,每1个小时是花在了什么事情上,而这件事情能让你有多快乐。
快乐不是我们的本能,快乐不是我们下意识就一定会做的事情,快乐其实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或者说快乐是一种需要后天培养的能力,而且需要主动经常想到我要做让我快乐的事情,我要主动去管理我的快乐值。如果觉得时间记录很累、很繁琐、很不自由,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时间的判断有多么的不准确,也没有意识到人类是天生不擅长让自己快乐的。
2. 优先安排“大石块”
节目中提到了一个“储食罐”的概念:
大石块代表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小石子是次重要的事情,细沙则是那些可有可无的琐事。如果你先把细沙倒进罐子里,大石块就放不进去了。因此,你必须先安排那些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比如健康、家庭、个人成长等。
3. 增加“可支配时间”
如果你发现自己每天的可支配时间少于2小时,那么你需要通过节流和开源来增加可支配时间。
开源:既然物理上的时间无法增加,可以通过运动、做善事、产生敬畏感等方式,提升对时间的主观感受,让你觉得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
节流:减少那些无意义的时间消耗,比如漫无目的地刷手机、参加不必要的会议等。
预防聚焦理论:认为我们有两种基本形式的动力,一种是聚焦于积极结果(即积极聚焦),另外一种是聚焦于回避消极结果(即预防聚焦)。换言之,一种是我去追求美好,一种是去躲避不美好。这与前面提到的开源节流概念很相似。
直觉总是告诉我们,只有拥有更多时间,才能减少时间贫困的感觉。换言之,我们通常只关注节流-尽量留出更多时间,但其实在忙碌一生中是没办法完全实现的。因而,与其思考自己没有更多时间,不如直接实践起来、做出改变。
大家在时间管理上有什么有趣的经历或者困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呀~
END
作者简介:芋泥er,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恰口芋泥(ID:SweetHanny77),好好生活就是美好生活。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人,一起传播心理学知识,让世界更美好❤
原作者名: 芋泥er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恰口芋泥(ID:SweetHanny77)
原文标题 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我发现了一个超牛的时间管理方法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