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婵玉:神话战场的“不完美”女战神,为何让人眼前一亮?

发布时间:2025-02-24 14评论 1996阅读
邓婵玉:神话战场的“不完美”女战神,为何让人眼前一亮?-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阿芳1977
来源:微信公众号:PSY此在心理(ID:lixingfang1977)


在《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男性群像惊艳观众后,《封神2:西岐战火》却让一位身披青铜甲、手持双刀的女将歌意外出圈——她是邓婵玉,一个在神话原著中近乎“透明”的角色。这一次,她不再是丈夫的附庸,也不是自刎殉节的悲情符号,而是用刀锋劈开刻板印象的战神。这份改编背后的女性主义表达,值得细细品味。


一、撕掉“标签”:从“被物化”到“握紧刀柄”


翻开《封神演义》原著,邓婵玉的结局令人唏嘘:武艺超群的将门之女,被强行许配给土行孙,最终为保名节自刎而死。她的故事,是封建时代女性悲剧的缩影——才华与尊严,敌不过父权与夫权的双重绞杀。


而电影里的邓婵玉,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她褪去红妆,披甲上阵:没有婚姻枷锁,没有“女为悦己者容”的规训,她与姜子牙争论战略时的犀利,战场上以一敌百的果决,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女性的价值,不必通过男性来证明。 


当镜头扫过她因常年握刀而粗糙的双手,扫过她凝视战场时坚毅的侧脸,这个“不完美”的形象反而充满力量感:她不需要楚楚可怜,她的战场不需要柔光滤镜。



二、打破“神坛”:女战神也可以有血有肉


传统神话中的女性强者,往往被神化为“完美符号”:要么是慈悲为怀的圣母,要么是断情绝欲的仙女。但邓婵玉的“叛逆”在于,她拒绝被捧上神坛。 


她会愤怒:面对商王的暴政,她拍案质问“战士的刀该为谁而挥”;  


她会动摇:目睹西岐百姓的苦难,她质疑自己效忠的究竟是信仰,还是权力的谎言; 


她更会“不彻底”没有突然的“黑化”或“洗白”,而是在挣扎中逐渐觉醒。  


这种“人性化”的塑造,恰恰消解了“女强人必须完美无缺”的隐形枷锁。就像导演在采访中说的:“我们想让她像一柄青铜剑——有锋芒,也有锈迹,但每一道裂痕都是成长的印记。”


三、为何她的“不讨喜”,反而让人共鸣?


有趣的是,这个“反套路”的邓婵玉,并没有被塑造成“爽文大女主”。她不像妲己般妩媚,不像杨戬般超凡,甚至因拒绝爱情线而被部分观众吐槽“太冷硬”。但正是这份“不讨喜”,戳中了当代女性的深层共鸣。 


社交媒体上,一条高赞评论道:“终于有一个女战神不用忙着谈恋爱,而是忙着拯救世界了。” 当女性角色不再被“颜值即正义”绑架,当她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追求理想、展露锋芒甚至“不温柔”,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正如邓婵玉的战甲上斑驳的划痕——那些不够“完美”的棱角,恰恰是打破性别桎梏的勋章。


结语:神话新编,照见的是当下


邓婵玉的“重生”,不仅是神话IP的现代转译,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当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职场、家庭和社会中主动争取话语权,当“独立女性”从标签变成一种鲜活的生命状态,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理应跟上这种觉醒。 


或许这部电影的改编仍有瑕疵,但至少,它让观众记住的不再是一个“贞烈女子”,而是一个握紧刀柄、自己书写命运的名字——邓婵玉。 


下一次,当我们谈论女性力量时,愿少一些“女神”,多一些“真人”。 


作者简介:阿芳1977,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PSY此在心理(ID:lixingfang1977),记录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学习、成长、执业。


互动时间


评论区聊聊:你心中理想的女性角色该是什么样?


原作者名: 阿芳1977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PSY此在心理(ID:lixingfang1977)

原文标题 邓婵玉:神话战场的“不完美”女战神,为何让人眼前一亮?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0

回复

邓婵玉:神话战场的“不完美”女战神,为何让人眼前一亮?-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科普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科普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