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米歇尔·P. 梅登伯格(Michelle P. Maidenberg)
翻译: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ChiaChia(217)
校对: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Neko
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李胜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爱情是人生中美好的体验。
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可能就不一定能说得清楚了。
01
你以为的爱情,未必是爱情
电影镜头、书中文字,以及其他传播媒介,总是将爱情描绘得浪漫至极。
然而,这种表达实则错误地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与真挚的柔情联系在了一起。
实际上,爱情的样子远不止你侬我侬的亲昵模样,转瞬即逝的情绪波动,或是激情四射的关系张力。
真正的爱情,是一股深刻且稳定的强大动力,它能让人变得无私,促使相爱的双方不断成长,给予彼此安全感,并且相互尊重。
可悲的是,许多“爱情神话”仍在持续进行错误的表达,不断误导人们,使其将有害身心的恋爱互动错当成恋人之间情深义重的体现。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看看这些对爱情的误解究竟是什么。
我们也将重新认识爱情的真谛。
为此,我们会先细细地打量和理解以下九个亲密关系中的真相:
1、给予关注不是在为爱发电
2、费小心思不是在真心付出
3、无端猜忌不是在表示爱意
4、施加控制不是在表达关心
5、一言不发不是在安抚心绪
6、言行无常不是在释放激情
7、用情过猛不是在激动传情
8、只听字面不是在用心理解
9、过度依赖不是在感受安全
02
如何区分感情中的假意与真心
1、给予关注≠为爱发电
在当今的数字时代,一些表达关注的言行,很容易被有心之人误当作“爱情降临”的暗示。
作为潜在的恋爱对象,一旦收到对方消息、点赞或者在线评论,被关注的一方往往会觉得对方在暗送秋波。
然而,爱情远不像给予转瞬即逝的关注这么简单。
真心爱你的人,不会只在闲暇时隔空表示一下关心,而是会珍视两人的感情,陪伴在你身旁,参与你的生活,并且为了经营好这段关系,认真履行彼此的约定。
真正的爱情,建立在坚守与深情之上,而非一时兴起的爱慕表达。
多项关于情侣关系满意度的研究表明,情侣之间的情感联结状况,是预测双方能否长久相爱的关键指标(Gottman & Silver, 2015)。
爱情,不只是关注与被关注。
它更是双方真诚地走进彼此内心,视对方为生命中重要的人,并给予彼此支持。
2、费小心思≠真心付出
真心爱一个人,需要付出感情、用心思考并且付诸行动,而不只是花最少的力气表达一点心意。
仅仅给意中人发一条“早上好”这样的消息,或者偶尔主动去和对方见个面,都算不上投入了真情实意。
所谓“付出感情、用心思考并且付诸行动”,指的是主动专门花时间经营与意中人的关系,为对方适度做出自我牺牲,并把对方的需要看得和自己的同样重要。
在对爱情关系的维护进行研究之后,研究者强调,恋人若是想加深彼此间的情感联结,不妨努力做到以下三点(Canary & Stafford, 1992):
(1)为彼此付出;
(2)共同解决难题;
(3)始终如一地付诸行动关心彼此。
爱情意味着全身心地相互守候,而非只是偶尔陪伴在对方身边。
3、无端猜忌≠表示爱意
很多人错误地将猜忌当成爱情的一种表达方式,进而觉得,要是一个人对意中人表现出独占欲,就表明这个人十分在乎对方。
然而,一个人在与意中人交往时变得爱猜忌,往往是源于他自身的不安全感、恐惧以及对意中人的不信任,而并非是因为对意中人的情真意切。
在健康的情侣关系中,彼此相爱的基础在于互相信任,而非疑神疑鬼。
对于情侣关系动力的各项研究都表明,猜忌跟更低的情侣关系满意度、更高的情侣冲突发生概率都密切相关(Guerrero & Andersen, 1998)。
真心爱一个人,意味着支持对方去做自己,而不是通过控制和质疑来阻碍对方的个人发展。
4、施加控制≠表达关心
如果一个人对恋人实施控制行为,往往会把这种行为“美化”成关心对方。
比如,恋人能跟谁见面、该有怎样的举动,都得听他安排。
这类“控制狂”常常为了让自己的控制欲看起来合理,会对恋人说这些话:
“我只是想保护你。”
“我很清楚,怎样做才是为你好。”
但实际上,真正爱你的人会尊重你的自主权。
心理学家们一致强调,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而非相互控制的基础上(Miller et al., 2006)。
真心相爱会让相爱的双方更加独立,并且支持彼此的个人成长,而不会限制彼此的自由。
5、一言不发≠安抚心绪
有些人会在跟他人的关系出问题时选择沉默,并称之为“各自冷静一下”。
然而,一言不发和默默试着理解对方并非一回事。
如果两人在这时候不把话说开,就说明关系存在还没解决的问题、两人在情感上不够亲近,或其中至少有一人在逃避问题。
在一段健康的情侣关系里,恋人之间能够敞开心扉交流,哪怕是面对难以启齿的话题也不例外。
相关研究显示,那些能够以建设性方式解决彼此冲突的情侣,对他们之间关系的质量会更满意(Markman et al., 2010)。
真心相爱的两个人会坦诚地相互沟通,而不会沉默以对或逃避问题。
6、言行无常≠释放激情
有些情侣在相处时,他们的言行交流虽然能让彼此感到激情澎湃、内心震荡,但有时却暗藏伤害。
这些情侣会反复经历一些有害身心的刺激,比如时而甜蜜时而伤心,时而分手时而和好,时而幸福到极致时而又难过到极点。
他们身处其中,却把这类刺激当成深爱彼此的表现,这是因为人类的神经系统会让人们对这类体验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进而加深彼此间的熟悉感。
但这些刺激往往预示着,这段情侣关系存在不健康的关系动力。
一段伤害身心的情侣关系,会耗尽其中一方或者双方的身心能量,吞噬他们的幸福感。
爱情理应给予相爱的人安全感与振奋感,而不是让人心乱如麻、疲惫不堪。
1994年,研究者约翰逊(Johnson)和格林伯格(Greenberg)开展了一项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当一个人处于没有伤害、没有动荡的关系中时,其心理状态会更为健康。
研究还指出,状况频发的人际关系会让置身其中的人产生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
真正的爱情,发展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会出现给彼此带来巨大伤害的情况。
7、用情过猛≠激动传情
有些人将恋爱中用力过猛的交往状态视作热恋的表现。
他们觉得,爱情本就充满各种冲突、强烈的歉意以及情绪上的起伏波动。
然而,恋爱中的人之所以用情过猛,往往是源于自身尚未解决的情绪困扰,而非对恋人爱得真挚深沉。
真正的爱情,绝非是在互打互骂与缠绵和好之间反复折腾的相处模式。
恰恰相反,真正的爱情能让情侣的生活愈发安稳,让彼此的了解日益加深,让双方的尊重不断增多。
多项研究显示,在健康的情侣关系中,双方都能以最佳方式让对方知晓自己的行为举止。
他们相互守护、彼此信任,而不会把日子过成一团乱麻,让彼此内心忐忑(Hendrick & Hendrick, 2001)。
8、只听字面≠用心理解
听到恋人说的话,并不等同于真正领会对方话语中流露出的情绪和需求。
许多人在与他人沟通时,仅仅是为了能接上话而简单听听对方说了什么,却没有从共情的角度去倾听。
而真心相爱的两个人会主动地倾听彼此,也就是说,他们会带着深入思考和同理之心,尽力去理解对方。
情商领域的研究者强调,共情和主动倾听能加固情侣关系,并能让两人间的感情越来越亲密 (Goleman, 2005)。
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他们的对话,不只是人在现场听着而已。
倾听的一方会真心实意地边听边思考:此刻,从对方的视角出发,他(她)正感受着什么呢?
9、过度依赖≠感受安全
有些人相信,一个人要是强烈需要恋人的陪伴,就说明他深爱着对方。
然而,过度的情感依赖跟真正的爱情绝然不同。
这种过度依赖往往源于依赖者自身的恐惧、不安全感,或源于其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在真正的爱情里,情侣双方会支持彼此保持自身个性,助力对方实现自我成长。
那些平稳发展、值得依靠的情侣关系,往往是由两个精神和经济都独立的人共同营造的。
他们是主动选择相爱,而不是为了建立自我身份认同,不由自主地去依赖对方。
1992年,研究者辛普森(Simpon)及其伙伴开展了一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身处在稳定人际关系中的人,自尊水平较高,且能够不依赖这段关系,独立完成自我实现。
03
真爱的5个特征
至此,我们已经看清了“爱情神话”背后的九个真相。
那么,真正心贴心的爱情到底有些什么特征呢?
请记住以下这五点:
1、真爱是付出。
真爱会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并始终如一地在对方需要时给予陪伴。
2、真爱是信任。
真爱会在赋予彼此自由的同时,依然为他们的亲密情感“保鲜”。
3、真爱是尊重。
真爱会尊重彼此界限,支持彼此选择,看见彼此个性。
4、真爱是安稳。
真爱会循序渐进地呵护和促进他们的关系,并给予彼此保护、适度依赖,从而让彼此在相处中感到镇静放松并愿意互相给予。
5、真爱是沟通。
真爱会因为被他们的爱情所激励,从而更能一起做到诚实相对、袒露脆弱、畅所欲言。
在真爱的国度,没有操纵、没有控制、没有对彼此精力的压榨。
相反, 真正的爱情会让这对真爱获得滋养、越发坚强、独立自主。
04
完善自我,觅得真爱
爱情是人生中最深刻而丰富的体验之一。
但要想真正体会到爱情的滋味,我们必须要学会正确地认识爱情以及培育爱情。
给予关注不是在为爱发电,费小心思不是在真心付出,无端猜忌更不是在表示爱意。
当我们消除对爱情的误解,从心理层面深入理解更健康的爱情关系模式,就能建立起更深厚、更令自己满意的爱情联结。
想要透彻理解爱情,我们就得提高情商,增强自我意识,并下定决心不断成长。
爱情无关你侬我侬的亲昵模样,也无关用情过猛的关系张力,而是在于为爱坚守、互相尊重,以及相伴而生的深深踏实感。
请选择这样的爱情吧:
它让你心安,不让你困惑;
它让爱成长,不让爱破碎;
它应像家园,不该像战场。
作者简介:米歇尔·P. 梅登伯格(Michelle P. Maidenberg),哲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认证临床社工,在美国纽约州的哈里森镇运营着一家私人诊所。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互动时间
你正在谈恋爱吗,是否满意这段亲密关系呢?结合文中对爱情误解和真相的说法,来评论区分享下你的感受吧!
原作者名: 米歇尔·P. 梅登伯格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原文标题 TA眼里的“爱”,藏着多少假象?丨9个真相识破真心or假意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