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来的自己——生活目标感会比生活满意度让你更长寿吗?

发布时间:2024-08-19 0评论 20阅读
遇见未来的自己——生活目标感会比生活满意度让你更长寿吗?-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艳丽
来源: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ID:aginglab)


朋友给我讲过姥姥的故事。


姥姥幼年丧父,老年时各有儿子和女儿分别生病,经历了多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当年姥姥女儿去世的时候,姥姥身体并不好,但是姥姥仍然挺过了那些日子。后来和姥姥聊天,姥姥说:“女儿还有女儿,我无论如何得帮女儿把这个女儿养大成人。”靠着这股子信念,姥姥热情用力地生活,靠着不太富裕的退休金,供自己的外孙女上了大学,直至结婚成家。在这个过程中,本不太健康的姥姥多次闯过疾病的鬼门关,在各种生活困苦的冲击下,依然冲到了90多岁才离开这个她热爱的世界。


我想如果有机会问姥姥对生活的满意度,10分的话,姥姥很可能打分不会超过5分,生活满意度不高的姥姥却有了长长的一生。那么姥姥靠什么穿越了生命的风风雨雨,仔细思量,那就是目标感——将外孙女养大成人,热情用力地生活是姥姥长寿的支柱。


众所周知,寿命与很多因素有关:遗传差异、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医疗条件及社会化因素……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也发现心理健康水平能够预测人的健康和寿命。而心理健康也有众多指标,其中生活满意度和目标感是重要的指标


生活满意度是一个人对他们整体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一般是对个人生活的主观评价: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目前心理学类的研究表明生活满意度与人的寿命有一定的相关。


生活意义感也是一个人对其生活做出评价判断的另外一种方式。Frankl在1984年将其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并最早对其进行定义,他指出生命意义是个体在人生历程中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认知与寻求,是克服挫折的核心要素。后续Steger等人指出生命意义感包含动机和认知两个成分,并基于此提出了生命意义的二维模型,即拥有意义寻求意义。其中拥有意义是指个体对自我存在价值的体验与评价,而寻求意义则是指个体在理解自身存在价值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生命目标,并在追寻过程中实现生命意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目标感。


一些研究者认为生活目标感对人类的健康和韧性尤为重要,作为能动的和天生活跃的生物,人类需要参与到有意义和能感受到积极的自我价值感的活动,在生活中的高目标感代表着对生活更积极和坚定的参与,而这并不仅仅意味着较高的满意度,这可能会让人建立起更为积极的生活方式。生命的意义与积极应对方式有关,并且在挑战性事件后会有较低的痛苦水平,生命意义感能够为人应对挫折提供积极的心理资源。


那么,当生活满意度遇上生命目标感的时候,哪一个和人的寿命会有更强的相关。2024年Frank Martela等人在《Psychology and Aging》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研究者采用了美国一项旨在调查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年龄相关健康和幸福感差异的影响大规模纵向研究的MIDUS调查的数据,其中研究共有5993名参与者,对这些参与人在1994-1996年间的生活满意度、生活目标和一些协变量(例如人口学变量、生活习惯、自评健康状况)以及截至2022年年底的死亡数据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在研究中,生活目标感的测量指标使用了三个题目来测量,分别是:(a)我过着一天一天的生活,并没有真正考虑未来;(b)有些人漫无目的地度过一生,但我不是其中之一;(c)我有时觉得好像我已经做了生活中所有该做的事情。参与者对这些项目进行了评分,从1(非常同意)到7(非常不同意),各项目分数的得分总和即为生活目标感。


经过统计分析,进行各种模型的探索,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协变量的情况下,生活满意度与死亡率无关。然而,当人口统计协变量以及人口统计和健康相关的协变量被添加到模型中时,生活满意度是长寿的重要预测因素。但是针对生活目标感的研究却发现,当生活目标预测寿命时,无论有没有协变量,结果仍然是稳健的,生活目标感都能预测寿命。特别注意地,虽然自我评定的健康会削弱生活满意度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但自我评价的健康对生活目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却没有产生如此的影响。这个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生命目标感比生活满意度对人的寿命有更大的影响


同样推孟博士于1921年开始主持了一项“高智商儿童未来成就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对象为1500多名10岁左右且被班主任认为最聪明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家庭、学校生活、日常活动及人格特质等大量信息被记录或测量,此后每隔5-10年即对这些受试者进行回访并记录他们一生的职业选择、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健康状况及寿命。最终该研究持续了80年,直到2000年初研究对象大部分已经去世后才终止。期间推孟博士于1956年去世,但其接任者将其未完成的研究不断推进,同时研究重心逐步变为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被整理后出版,即《The Longevity Project》。


其中有项研究,孟博士根据职业类型、职业收入等情况对职业成功度进行了划分,最终结果显示职业成功度越高,寿命越长。职业成功度最高的20%男性比最差的20%平均寿命长5年,与性别差异相当。由于该研究中的对象绝大部分为美国的中产阶级,居住条件、医疗条件等相差不大,因此基本表明了职业成功度与寿命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者将职业成功对寿命的促进作用归结为精通工作所带来的掌控感和获得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结果显示针对老年人群体而言,与没有压力、生活轻松的老人相比,那些仍然在追求人生目标并且高效率的老人更加长寿


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表明生活目标感对寿命的影响比较大,这也意味着生命意义感对老人非常重要,会影响老年人的自我整合、死亡态度、成功老化、生活满意度等各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设置目标建立起目标感,将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更有益处,甚至对寿命的影响会超越生活满意度。


设立怎样的生活目标呢?只要有目标,怎样都可以,都是最好的。


目标小到可以是早上吃床后走上5步,也可以大到是去参加一个全马,可以是悠闲地去做一个面膜,也可以是紧张地去做个腿部膝盖置换手术……只要心中有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无限能量的过程,感受到生命的激情,体验到目标感,同时会拥有一个长长的人生。


或许未来的某天,当你碰见一个80多岁依然忙忙碌碌的老头老太太,在你惊讶于他巨大能量的同时,也可以预测一下他会拥有长长的寿命。愿未来的你也是其中一个,永远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祝福你!


参考资料:
[1] Friedman, H. S. , &  Martin, L. R. . (2011). The longevity project. Hudson Street Press.
[2] Martela, F., Laitinen, E., & Hakulinen, C. (2024). Which predicts longevity better: Satisfaction with life or purpose in life?. Psychology and aging, 10.1037/pag0000802.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7/pag0000802
[3] 吴丘云. (2022). 老年人生命意义感的研究进展. 心理学进展, 12(12), 4035-4041


作者简介:艳丽。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ID:aginglab),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心理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展老年心理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在此我们将分享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广老年心理学相关的科普知识,并推介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


原作者名: 艳丽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ID:aginglab)

转载原标题: 遇见未来的自己——生活目标感会比生活满意度让你更长寿吗?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0

回复

遇见未来的自己——生活目标感会比生活满意度让你更长寿吗?-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科普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科普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