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活不下去的咨询师,都有2个特点

发布时间:2024-06-28 10评论 3285阅读
武志红:活不下去的咨询师,都有2个特点-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你好,这里是壹心理旗下行业媒体:心榜。


以下文字节选自专访内容:



 01 

不用担心行业乱象,

不合格的咨询师会被自然淘汰


不是有这么个说法么?说:心理咨询行业,乱象丛生,比方说,有人拿着一个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借着国家的这个过去(的证),就来做心理咨询了,这是一个乱象。


其实关于这个说法,我一直不是那么地接受。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仅仅拿着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你就想来做咨询,你根本活不下去。


比方说,在做咨询的时候,有一个简单的指标,叫二次回访率:来访来了一次,会不会来第二次?


如果你只拿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你没有提升你的能力,没有去提升作为咨询师的核心能力,提升自己和来访者建立关系的能力,那基本上就是来访来了一次,就不来第二次了。所以你根本活不下去。


我们都知道,现在获取流量非常困难,咨询的流量就更加困难


流量是很贵的,你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了初步的流量,但来访来了一次再也不来了,你怎么活呢?你根本活不下去。


我们可以把刚才那个问题变成:什么样的咨询师,能够在这个行业活下去呢?


他要能够发展自己的这些专业能力,要让这个来访来了,至少不会第二次就走。


当然,这个基础就建立在来访是感觉自己被理解了的。


有了一个初步的建立,当然还要有专业能力能够让来访感觉到在你这得到了一些帮助,但这些能力发展起来并不容易。


所以,假设你的人际关系能力很差,你发现自己理解别人、共情别人的能力很差,就不要进入这个行业。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其实很多人是想要找心理咨询师,但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人的不信任,所以就——特别是在早期,现在我觉得已经好了很多——自己变成了咨询师。


但实际上,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一直缺乏构建关系的能力,缺乏对别人共情的能力,甚至严重的,都缺乏对其他人的关注、对他人的好奇。


像这样的朋友,他们就真的很不适合进入这个行业。


再一个,心理咨询(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文化、经济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你看在大城市、超大城市,心理咨询的市场就会更大。


心理咨询行业也出现了这么一个特质,你得自己活得好一点,你才能够去做咨询师。


但这里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悖论,过去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广告说,你做不了这件事、做不了那件事,那你过来学心理咨询吧,心理咨询很能挣钱的。


我觉得这种宣传是真的是很危险的,实际上是:当你的个人的基本生活都活得很糟糕,你的经济很差,你的社会支持系统很差,你来学心理咨询,就会发现,你可能很难成为一个成熟的、资深的咨询师。


我想,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


所以有这样的现象,欧美外企的,本来收入都已经过百万了的员工,突然有一天就觉得:哎呀,这不是我喜欢的。然后他们就想,心理咨询是我喜欢的,结果他们就辞掉自己收入很高的工作,转去做心理咨询,终于学了七八年之后,能够收入二三十万了。


你看,和之前的年入百万相比,现在这个年赚30万差了多少?但是他们很满足。


这种现象,就是一个挺有代表性的画面。


我会这么觉得:心理咨询师,得建立在你自己的人格状态比较稳定,你自己的人格结构得还比较OK的基础上。



 02 

心理行业的春天

为何一直也没到来


心理学,它是个主观性的行业,它和客观性的行业具有巨大的差别。


客观性的行业,比方说衣服,这是一个客观事物,一个物质产品。物质产品有几点,第一个可以标准化,第二个很容易量化。


当严重量化的时候,它的边际成本很低。


比方这个衣服,生产一件成本很高,你产10件成本也不低,但你产100件,成本也并没有明显上升,当你产1千件1万件,它的设计费、打模板费之类的各种东西,就会严重的被平摊。


所以,它可以迅速的实现标准化,再实现量化。


但是心理行业就不同。


比方说,假如我们想注册一个心理咨询机构,你发现工商局会说:我们不知道怎么批你们。是吧?即便到现在,仍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包括像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的考试,它好像一直都不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东西,这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就是: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产品本身,它不能够大规模地生产、成熟。


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我觉得心理咨询,它作为一个主观性的行业,它不仅很难标准化,而且也很难量化。


我作为一个平台的管理者,会发现出现一些现象,复星(集团)的当事人也跟我讲过,他说他们投资了围绕着医疗的方方面面的行业,他就发现医疗器械药材、药品是可以挣大钱的,但是做这个医疗服务的,国内还好,国外基本上没有挣到钱的。


什么叫医疗服务平台呢?就是把一堆医生汇聚到一个平台之下,靠从医生的收入的分成,来取得收入的平台。


他说在国外基本上没有挣钱的,可能在国内因为还没发展起来,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国内还有些平台能挣点钱。


而且还带了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标准化没法产生,当平台下的咨询师,在出现几何级数增长的时候——比方说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你就发现你的管理难度严重地上升。


它不像是客观事件的产品,一般你本来就是有几十家分公司,你现在发展到几百家,并不会感觉到,管理难度明显的增加,甚至你都会觉得,作为总部的管理成本,好像差不了太多,这就是因为它可以靠一套标准化的东西去运作。


但是心理咨询作为这么一个主观性的行业,咨询师从几十个人发展到几百个人,你发现管理难度大了很多很多。


所有平台的管理者都会知道,每个老师都有个性化的需求,最终每个老师好像都想——一旦特别资深的话——做个人执业。这也是国外的情形。


这些原因加在一起,就让那个所谓的“(心理行业的)春天”,它一直也没到来。


—END—


0

回复

武志红:活不下去的咨询师,都有2个特点-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心榜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心榜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