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心理转化疗法:一例洁癖强迫症的疗愈

发布时间:2024-05-30 0评论 197阅读
心理转化疗法:一例洁癖强迫症的疗愈-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一位女士在网络平台看到我发的关于洁癖的视频而找到我,说自己有严重的洁癖,每天控制不住地要不停地收拾、打扫卫生,非常累非常痛苦。


我开门见山地说,按照我的经验,强迫症的原因基本上就是三种情况:


  • 一种是恐惧导致,一般这种洁癖强迫症很多都是怕细菌怕生病,所以必须保持干净卫生;


  • 第二种是自卑导致,属于完美主义强迫症,就是事事追求完美,对待环境必须干净整洁、整整齐齐,一点点杂乱和灰尘都无法忍受,也有不少洁癖属于这种情况;


  • 第三种就是综合压力因素,多数都是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导致个体背负上巨大的心理负担、心理压力,积压在内心没有解决,长时间无法释怀,巨大的压力没有出口,就可能出现这样异常的行为,有些从症状上看就是洁癖,有些是别的心理疾病,但其实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根源和怎么解决。


她觉得自己并不符合这些情况,我就按照时间线索找根源,我问她最早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


她说最早十多年前,当时生了孩子,还在老家农村,跟公婆住一起,经常闹矛盾,老公又不向着她,她就感觉自己是被孤立的,心里就非常委屈、生闷气,后来就出现洁癖强迫。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就跟老公外出打工了,孩子留给公婆带。出去以后洁癖就没有了。


后来老家拆迁,她公婆要再盖一间房子,好能多分点钱,她家还有小叔子家,公婆三家共同出钱。后来房子拆了,拆迁款也拿到了,公婆只把共同出资盖的那间房子的拆迁款分给她家,但是因为他们夫妻打工在外,拆迁的时候和算拆迁款的时候都没有通知她老公,都是让小叔子经办的。


她就觉得公婆偏心,自己家被孤立了,公婆肯定把大头给小叔子了,所以就非常生气,结果洁癖又开始了,就开始到处治病吃药、心理咨询,花了很多钱也不管用。


今年回到老家,结果儿子又整天惹她生气,跟她吵架,乱摔东西,而老公也不向着她,向着儿子,她就更气了,觉得自己又被孤立了,症状就更加严重了,非常痛苦。


听完她的情况,可以确定她的洁癖强迫属于第三种情况,即长期压力导致,她长期生闷气,这种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超出身心承受极限就会生病,就如同一个气球,不断被吹大,最终一定会在某个点爆开。


她这种不停地打扫卫生实际上是本能地在给情绪一个出口,否则必然形成身体的疾病,好多女性的乳腺疾病往往都是长期生闷气的结果。她自己也讲,不生气的时候,就没什么洁癖,一生气了就控制不住要打扫卫生,根本停不下来。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焦虑、生闷气等情绪压力最后都会这样,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有一位男士,他是“狂犬病恐惧”,总是担心自己得狂犬病,隔一段就去打疫苗,他是由于“疫情”期间,新买的挖掘机没活可干,导致车贷压力很大,有一天在小区里看到一只金毛狗,就伸手摸了摸,当天晚上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自己会不会得狂犬病,这一下就糟了,就跟狂犬病较上劲了。


但其实这个跟狂犬病毫无关系,就是他巨大压力的一个爆破口。所以我经常讲,不要太在意是什么病,那只是一个名称而已,真正重要的是根源和解决的办法


我们回到这位女士的情况,可以发现她容易生气的点往往都是“觉得别人偏心,自己被孤立”,所以我判断她大概率从小的家庭存在“重男轻女”的情况的,就问她从小家庭的情况。


她说自己有个弟弟,跟自己差六岁,妈妈确实有一些重男轻女,自己小时候经常跟弟弟发生矛盾,吵架打架,弟弟又打不过她就哭鼻子,妈妈听到了就会把弟弟叫走,对她则是不问、不管、不理。


有一次她又跟弟弟发生矛盾,妈妈又把弟弟叫走了,也没理他,她内心非常伤心、委屈、失落,呆呆地对着墙站了很久,内心拔凉拔凉的……


由于妈妈经常这样处理他们姐弟的矛盾,她总是觉得自己是被冷落,被孤立的,妈妈不喜欢自己,只喜欢弟弟,久而久之这种感受就固化了,内心也形成了这样的认知,这就像一个“地雷”一样埋在她心里。


一旦生活中发生某些事情,她就很容易觉得自己又被孤立了,自己总是得不到公平对待,内心就非常生气、委屈,弄得自己痛苦不堪。这成了她内心的一个固化的反应模式,成了她的性格。


给她分析清楚之后,开始进行心理疏导。


心理转化疗法的核心是“使个体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这位女士的经历实际上是“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她觉得妈妈是偏心的,不喜欢自己,自己总是被孤立,被冷落,而当时由于她年纪小并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一直闷在心里自己委屈伤心生闷气。


后来她长大后跟妈妈讲过,妈妈说“把弟弟叫走,你俩就不打架了”,她听了虽然也能理解了,但是内心的结并没有因此解开,原因就在于人的心理是两套系统:本能心理和意识,本能心理靠的是感觉,意识明白了、理解了没什么太大用处,所以必须回溯到她的记忆中去化解心结。


我引导她回想过去的经历,回到那个记忆场景,引导她充分感受自己那种“被孤立、冷落”的感受,然后引导她把心理中的伤心、委屈转化为一种愤怒、不满表达出来,要求妈妈向自己道歉,不能再那样对待自己,必须公平对待自己。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本能心理”感受到“问题已经解决了”,自己已经采取行动满足自己的需要了,而不是委屈无助地“在墙边站着生气伤心”,这样心理需要才算真正得到满足,心结才会解开,认知才会跟着转变,内心才会真正释然。


责任编辑:日月银


0

回复

心理转化疗法:一例洁癖强迫症的疗愈-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内观心理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内观心理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
Error: Network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