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因为是同性恋,所以有心理问题?|请了解少数人群压力理论

发布时间:2024-05-21 11评论 4045阅读
因为是同性恋,所以有心理问题?|请了解少数人群压力理论-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奇奇·费林博士
翻译: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ChiaChia (217)
校对: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Neko
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追溯历史,有部分人一直认为性少数群体中高发的心理问题是因为性少数者的性别认同本身就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换句话说,这些人认为,性少数群体的性别认同是证明他们有心理问题的证据。

 

当然,这番论断是错误的。


研究表明,恐怕正是这种“恐同”(homophobic)、“恐跨”(transphobic)的语言体系,才在一定程度上真正致使性少数群体出现心理问题。

 

如果你是性少数者或是为性少数群体提供帮助的专业人士,请重视“少数人群压力”(minority stress)这个概念。

 

了解让性少数者感到困扰的压力来源,以及这些压力可能带来的影响,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增加自我同情,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01

“少数人群压力理论”的假设

与针对"性少数群体"的主要压力源


少数人群压力理论(The Minority Stress Theory)认为,正是那些对性少数群体造成困扰的压力源(有些是针对性少数身份的,有些是针对他们其他边缘身份的)导致了这个群体在健康待遇上遭遇不平等,从而引发健康问题。

 

其中,“少数人群压力”中的“少数”指的是,因具有边缘身份而遭排斥的社会边缘人群,如:"性少数群体”。

 

多年来的研究证明了“少数人群压力理论”,支持了这样一种信念:性少数者的爱情、行为方式和性别认同本身就是健康的。


性少数群体中较高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其实是由于“恐同”、“恐跨”等不友好的言行造成的。其他污名化和施压的事件也对此负有责任。

 

虽然这个理论最初是为了了解和维护男同性恋者,但后来已经扩展到所有性取向和性身份的性少数群体(后来也被用来支持其他少数群体,比如身心障碍者和少数族裔)。

 

它表明,“性少数群体”至少面临四个主要压力源:


遭受歧视、怕受歧视、掩饰真相和内化侮辱。


①遭受歧视

 

遭受歧视指的是性少数者因为他们的性身份而面临各种偏见。

 

这包括明显的骚扰或欺凌(比如因为你是性少数者而被殴打),也包括听到或看到的污名化事件(比如听到关于同性恋的歧视性玩笑,或读到跨性别者遭遇不公的报道)。


研究表明,即使是很小或不太明显的“歧视",也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威胁"。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性少数群体遭受的歧视中,往往有社会整体结构中的偏见。


比如,世界各地正陆续通过一些针对性少数群体的不友好法案。 


再比如,有项研究表明,一些未成年“酷儿”身处不被支持的环境(例如,他们所在的学校没有保护性少数者的反歧视政策,或者缺乏同性恋—异性恋联盟),因此他们比那些在支持性环境中的未成年“酷儿”更可能有自杀倾向。 


尽管这可能也与他们过去经历的抑郁、虐待或霸凌有关,但环境因素仍然非常重要。 


如果你是性少数者,而你生活的国家、地区或社区几乎不提供支持性资源,这会对你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



受歧视


怕受歧视意味着你可能有这样的信念:


因为自己是性少数者,迟早会遭遇到别人的歧视。 


当你一再经历歧视,或者见到别人被歧视,你开始意识到在还没受到歧视时就必须时刻警惕。这种担忧会让你对偏见感到害怕,同时在可能存在偏见的环境中变得过度警觉。 


过度警觉会令人感到紧张和焦虑。 


例如,在你所居住的环境中,如果已经有性少数者被语言骚扰过,你可能每次走出家门都会感到很不安。即使你自己从没遭遇过针对你本人的歧视,但因为害怕被歧视而产生心理负担,也很搅扰你的情绪。


掩饰真相


为了避免受到偏见,很多性少数者会选择隐藏自己的性取向。 


他们可能会撒谎,也可能会故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来装作是异性恋者和符合传统性别角色的人。 


虽然这样或许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歧视,但为了隐藏真相而付出的努力也会成为性少数者的一种压力来源。 


和过度警觉一样,隐藏自己的性取向会让人感到精疲力竭,增加心理负担。 


此外,隐藏真实身份和自我会导致社交隔离、孤独感,并且难以得到“性少数群体”的支持。 


所有这些经历都会对性少数者的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④内化侮辱 


当周围都是异性恋者和符合传统性别角色的顺性别者,并且到处都听到贬低或否定性少数身份的言论时,性少数者很可能会内化这些反对性少数的观点,也就是把对性少数者的侮辱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性少数者可能会自我贬低(责怪自己是“性少数者")或者贬低其他性少数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很多性少数者因为曾经遭受过家人、同龄人或其他文化群体的羞辱,所以他们在努力摆脱自我羞耻。 


但负面的自我评价和情绪问题会让他们陷入沉重的思绪中。 


这可能导致抑郁、焦虑以及其他情绪问题,而且很难摆脱。


02

更具针对性的压力源

以及造成交叉影响的压力源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发现了更多针对性少数者的压力来源,比如:拒绝敏感和出柜压力。 


这些新发现超越了以前的理论。 


特别引人关注的是,根据性别认同的不同,不同性少数群体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 


这些压力源可能涉及性身份,也可能与性少数者的其他边缘身份有关,对他们造成交叉影响。


列举如下:


1.很多双性恋者都会遇到大量的“恐双”(biphobic)言论,有些人认为双性恋根本不存在,有些人则认为它只是一种阶段性的爱情经历。这些言论让双性恋者感到困惑,因为质疑自己是不是双性恋者而痛苦。 


2.对于非二元性别者和性别酷儿,他们不被二元性别的认同者所接纳,因此很可能招致污名化。 


3.对于无性恋者,他们不被性存在的坚信者所接纳,因此也很可能会受到污名化。 


4.对于因肤色而受到歧视的性少数者,或者有着多重边缘身份的其他性少数者,他们都会面临各种复杂的压力来源。


03

如何应对压力源 


越来越多的压力来源被认识到,它们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性少数者"的心理健康。


作为性少数者,你承受的压力越多,就越容易陷入心理困境。


如果你能做到以下三点,不但会减轻倒向你的那部分少数人群压力对你的影响,还会帮你过得更幸福:


1.生活在支持性的环境中。
2.拥有接纳性少数群体的近关系社交圈。
3.融入性少数者社群。


还有一点很明显:对于自己的性少数身份感到自豪和自信,会对心理健康有好处,就像通过自我接纳来提升心理幸福感一样。这三点仍很重要:


1.对于侮辱,请停止内化。
2.对于自己的性少数身份,请自豪起来。
3.对于自己在心理困境中的挣扎,请赋予同情。



当然,如果你能够辨别出哪些少数人群压力可能对你特别造成困扰或影响,就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你所处的环境对你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要知道,无论是男同性恋,双性恋、泛性恋、双性恋或泛性恋酷儿(bi+),跨性别、非二元性别(trans+),非常规性别(gender nonconforming),还是其他非传统性别的酷儿等等,所有这些性别认同都本该被接纳。 


我们都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丰盈灿烂的人生。


作者简介:奇奇·费林(Kiki Fehling),博士,合著有《基于辩证行为疗法的心理自助指南》(Self-Directed DBT Skills)一书。她见长于辩证行为疗法,并将治疗聚焦在边缘型人格障碍、心理创伤、自伤行为以及性少数群体的心理疗愈。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原作者名: 奇奇·费林(Kiki Fehling)博士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原文标题 因为是同性恋,所以有心理问题?|请了解少数人群压力理论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0

回复

因为是同性恋,所以有心理问题?|请了解少数人群压力理论-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婚恋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婚恋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