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小孩日 | 不打孩子,极度推崇“爱与自由”,这就对吗?

发布时间:2024-04-29 2评论 82阅读
不打小孩日 | 不打孩子,极度推崇“爱与自由”,这就对吗?-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为了重视儿童的权利、保护儿童免受体罚和虐待,美国的反体罚组织将每年的4月30日确立为“国际不打小孩日”。如今,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积极响应,其中包括我们中国。


不过,这个理念跟国内很多父母的教育观念是有冲突的。他们不认为打孩子是“体罚”“虐待”“家暴”,而认为这是一种在孩子犯错时给予的惩戒,能帮助孩子长记性,以后不能再犯错。


简单来说,他们仍秉持着传统的“棍棒教育”,认为教育孩子不打不成材、打是疼骂是爱。


从某个角度来讲,这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也不能说完全是错的。如果家长跟孩子提前约法三章,触碰了什么底线就要挨打,具体怎么打,利用“打”这个行为让孩子对触犯底线产生恐惧,促使他们控制好自己的行为,这也未尝不可。


此图为AI生成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父母打孩子时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没有事先约定,而是父母来气了就打,孩子不听话就打,还一边打一边辱骂孩子。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就非常不可取,很容易对孩子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有的父母可能不以为然,觉得孩子那么小,哪会留下什么心理创伤?他们长大后早就不记得了!其实,已有科研证实,人类的记忆至少可追溯到2岁半。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尤其结合大量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的真实案例来看,婴幼儿时期的很多记忆并没有消失,而是储存于内隐记忆层面。


比如患者小琪,她非常怕热、爱哭,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她竟然想起了出生后未满月的记忆,这正是她怕热、爱哭的根源之一。


当时小琪刚出生没多久,那年是暖冬,她妈妈还在坐月子。有一天,她妈妈给她穿了很多衣服,还盖了厚被子,小琪觉得很热,可她还是个婴儿,只会哇哇大哭。小琪妈妈急了,但又不知道女儿为啥哭,觉得是冬天,估计孩子冷着了,赶紧给孩子加衣服加被子,结果小琪更难受了,哭的更厉害了。


折腾了几个小时后,妈妈看到女儿哭的满脸通红,才意识到:哦,孩子可能是太热了。她赶紧给小琪掀开被子,脱掉一些衣服,小琪终于不哭了。


小琪想起的这段未满月的记忆让我们大吃一惊,后来向小琪妈妈求证,她也吓了一大跳,说当时确实有这件事。


而且她印象很深刻,因为女儿当时哭了6个小时左右才消停。可是事后她没当一回事,觉得孩子难受了就哭,这很正常。没想到,这段经历却让小琪形成了心理创伤,从此落下了她爱哭怕热的病根,她从小就怕热,遇到事情很容易哭,导致人际交往中遇到很多矛盾。再加上她还遭受过其它叠加性的心理创伤,最后罹患精神心理障碍。


经过精准化心理干预之后,小琪爱哭和怕热的问题解决了,病症也消失了,走向了康复。


所以,父母们千万别以为孩子还小,啥也不懂。如果父母在孩子婴幼儿时期采取了一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这很可能会令孩子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这些心理创伤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虽然孩子不一定能想起来,但它们往往会储存于内隐记忆层面,成为精神心理问题的隐患,埋下了“雷”。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年轻父母都已经意识到不能粗暴地打骂孩子。但有部分父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于民主和宽松,过于追崇所谓的“爱与自由”,这其实不是包容,而是纵容,很容易让孩子变得飞扬跋扈,出现人格异常。


孩子在小时候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意识,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做出危险行为。父母可以适当用惩罚的方式,让孩子迅速建立恐惧情绪,避免意外的发生。


比如,很多年幼孩子看到火苗时忍不住伸手去摸,很多父母赶紧狠拍孩子的手,严厉地批评,告诉孩子被烧伤的危害,孩子感到害怕,往往以后再也不敢去摸了。


当然,有的父母用引导的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尝试靠近火苗,孩子感到灼热带来的难受和不适,以后再也不对火苗感到好奇了。


无论是哪种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行为的底线在哪里,决不能触碰,否则就要面临和承担相应的后果。每个人在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中,必定会伴随着一些不良行为的矫正。所以,父母坚决地引导孩子建立底线思维,完成良好的社会化,这非常重要。


可是很多父母对此缺乏意识,他们一味纵容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也不忍心责罚孩子,而是不断给孩子“擦屁股”。这些孩子缺乏底线思维,行为越来越猖狂,最终闯出大祸,自食其果。比如知名歌唱家李双江和梦鸽的儿子李天一(现改名为“李冠丰”),从小被惯得飞扬跋扈、目中无人,最终因犯下强奸罪而入狱。


希望现在的父母要学习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既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盲目推崇“民主、爱与自由”;要有智慧地引导孩子成人成才。


责任编辑:微青


0

回复

不打小孩日 | 不打孩子,极度推崇“爱与自由”,这就对吗?-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晴日心理何日辉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不打小孩日 | 不打孩子,极度推崇“爱与自由”,这就对吗?-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晴日心理何日辉

晴日心身医疗是青少年心身障碍高效康复的医疗目的地,本机构利用跨学科诊疗模式,找到青少年心身障碍的根源,高效化、系统化的治疗,让青少年快速摆脱双相障碍、抑郁、成瘾、强迫症等疾病,彻底停药,高效学习,提高逆商。

私信

晴日心理何日辉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