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生病、频繁做检查,家人患有疑病症,该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4-04-25 0评论 165阅读
害怕生病、频繁做检查、惴惴不安,家人患有疑病症,该如何应对?-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本文字数约:3941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害怕生病、频繁做检查,可能是得了疑病症
02、疑病症的主要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03、如果家人有疑病症,该如何应对?


此图为AI生成



01

害怕生病、频繁做检查

可能是得了疑病症


在后疫情时代,很多人比以前更加注重身体健康,这是好事。可如果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水平,总怀疑自己得了大病,惴惴不安,甚至不相信医院检查的结果,那就极有可能得了这种精神心理障碍——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的最大特征是持续地、强烈地怀疑自己得了一个或多个严重的疾病,甚至达到了恐惧的地步。


他们会不断上网查资料,又忍不住对号入座。网友调侃说,“百度看病”是四大“慢性自杀”的方式之一,没病都能吓出病来。疑病症患者被网上的信息吓得不轻,更加怀疑自己得了大病,惶恐不已,反复去医院做检查。


可往往医生检查发现,他们并没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又或者虽然有,但其实是轻微的,也不足以令人那么焦虑和恐惧。比如有的患者出现了紧张性头疼,但他们怀疑这是大脑恶性肿瘤的征兆,越想越紧张,越紧张头越疼,他们就越担心。


有的疑病症患者经过医生的耐心解释和检查无异后,会稍微松了一口气,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想多了,这属于尚有良好自知力的。可如果有时候他们的焦虑程度升高了,或者又接触到相关疾病信息,他们往往又会开始怀疑,反反复复。


而有的疑病症患者缺乏自知力,他们不相信医生的解释和检查结果,不停地换医院、换医生、换检查项目,家人朋友怎么劝都不听,给人感觉他们似乎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得病。


以前,大夫们觉得这部分患者简直不可理喻,但现在,很多大夫意识到他们不是身体出了问题,而是精神心理出了问题。


这些大夫会建议患者去看精神心理科,可通常患者会很抵触。大夫可能会单独跟患者的家人、朋友沟通,建议他们想办法带患者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如果疑病症患者缺乏自知力的话,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到精神心理科就诊确实是很难的。他们觉得自己明明是身体有问题,怎么能去看精神心理科?甚至认为那是“精神病”才去的地方,对此有严重的病耻感。


在很多患者家庭中,因为患者总是往医院跑,花大量金钱做检查、买医疗用品或保健品,给家人带来不少负担,甚至导致家庭矛盾。往往在家人的强烈要求和督促下,他们才有可能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不过,有的疑病症患者表现出来的行为是相反的。他们内心强烈地怀疑自己得了严重的疾病,终日惶恐,影响了正常生活。家人朋友想带他们去医院检查,有病治病,没病心安,但他们就是不肯去,极力逃避。


在ICD-11(世界卫生组织出台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中,疑病症被归属于“强迫及相关障碍”。


而在DSM-5(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疑病症则被列入“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中。


由此可见,虽然ICD-11、DSM-5都是国际上权威的诊断体系,但它们的诊断标准也并非完全统一的。无论哪一种诊断体系,它们都是动态变化的,不宜将其奉为“金标准”。


以下是ICD-11、DSM-5中关于“疑病症”的诊断标准,可供网友们参考。不过,大家不要自行对号入座,如果怀疑自己或身边人得了这个病,应该及时接受规范的精神科诊察。


ICD-11中“疑病症”(健康焦虑障碍)的核心(必要)特征:


● 持续的先占观念或恐惧可能罹患一个或多个严重的、进行性的或威胁生命的疾病。


● 先占观念可以伴随以下任何一种形式:


- 反复或者过度进行与身体健康有关的行为,如反复体检寻找疾病证据,花费大量时间查阅疾病的资料,反复确认(如:安排多次医疗诊治);或者不恰当地回避与健康有关的活动(如:回避与医生的预约)。


● 症状引起患者明显的痛苦,或导致患者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严重损害。如果功能得以维持,则只能通过付出大量额外的努力。


DSM-5中“疾病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A、患有或获得某种严重疾病的先占观念。


B、不存在躯体症状,如果存在,其强度是轻微的。如果存在其他躯体疾病或有发展为某种躯体疾病的高度风险(例如,存在明确的家族史),其先占观念显然是过度的或不成比例的。


C、对健康状态有明显的焦虑,个体容易对个人健康状态感到警觉。


D、个体有过度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例如,反复检查他或她的躯体疾病的体征)或表现出适应不良的回避(例如,回避与医生的预约和医院)


E、疾病的先占观念已经存在至少6个月,但所害怕的特定疾病在此段时间内可以变化。


F、与疾病相关的先占观念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躯体症状障碍、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躯体变形障碍、强迫症或妄想障碍躯体型。



02

疑病症的主要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疑病症患者为什么过度担心身体健康问题?关于疑病症的病因,主流精神医学认为尚不明确,但更倾向于认为这与遗传因素、大脑神经递质异常等因素有关。


但是,越来越多的精神科医生意识到疑病症患者的性格本来就非常敏感、多疑,有明显的偏执型人格异常,意识到这背后有心理社会因素。


其实,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疑病症的主要病因非常明确——患者在后天经历中形成了大量的病理性记忆,而且其中有很多是关于身体健康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比如有的患者目睹看起来很健康的亲人突然患重病,很快就离世;有的患者是自己得过某种疾病,被折磨得非常痛苦;有的患者则长期、密集地接触“身体健康隐患”方面的信息,越看越焦虑……


当然,有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为什么大部分人没有出现异常,可有的却发展为疑病症?如果再进一步分析,疑病症患者在得病前,原本的性格就往往比较敏感多疑、容易紧张焦虑,有一定的偏执型人格异常。但这不是天生的,而是主要源于成长经历中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有一名患者张凯,他初二的时候上了一节生物课,老师给他们科普艾滋病的知识,看了一些疾病照片,课后他又查了很多资料。他非常焦虑害怕,虽然明知道艾滋病是不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的,但他就觉得空气中到处都是病毒,甚至认为自己很可能会得艾滋病。


后来,他父亲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正常,他才轻松了一些。可没过多久,他在放学路上闻了一些二手烟,觉得那味道香得不寻常,像是加了毒品。他立刻联想到以前读过关于毒品危害的书籍,并怀疑自己无意中吸毒了,觉得自己完蛋了,吓得出不了门。


详细回顾张凯的成长经历时,我们发现他有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他的父母对他属于放养,他4、5岁就开始游戏,一玩就一整天,暴力血腥、恐怖悬疑类型的游戏玩过不少。而且他读小学时就出现过类似强迫症的症状,非常容易焦虑。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那些可怕的游戏情节、画面令他长期精神紧绷、紧张,对他造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这是他出现疑病症状的心理根源之一。


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中,可以深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将疑病症背后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进行精准化、高效化的修复,再结合认知强化干预、深入的家庭治疗等等,疑病症状能够快速缓解,患者走向康复。



03

如果家人有疑病症

该如何应对?


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可以帮助疑病症患者真正康复,不过,在现实情况中,疑病症患者以中老年群体居多,他们有明显的偏执型人格异常,非常自以为是,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劝告。家人很难说服他们相信自己是疑病症,想让他们到精神科就诊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对于这种情况,家人要学会掌握相应的办法。


  • 首先可以在“身体检查”上下功夫。疑病症患者经常往医院跑,但他们可能舍不得花太多钱,每次只是找医生问诊,做一些局部检查。虽然医生反复说他们没事,检查结果也正常,但患者仍不放心,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觉得检查不够全面、深入。


如果有这种情况,建议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人可以想办法“一步到位”。


比如,家人先到当地最权威的医院、找最好的大夫提前沟通了解,向他们说明患者的情况,让大夫心里有数。与此同时,家人也提前想办法跟患者“吹吹风”,让他们意识到这所医院和大夫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前期功夫做好了,家人再带患者到这家医院,找最好的大夫详细问诊,做一个全面的、彻底的检查。如果检查结果都没大问题,大夫也能耐心、详细地跟患者解释引导,患者的焦虑往往会大幅度降低。


  • 另一方面,疑病症患者往往有高度的焦虑,焦虑情绪与他们的症状息息相关。所以,家人要有意识地让患者在生活中更多地体会到愉悦、快乐、甚至是幸福。比如多陪伴他们,听他们倾诉,跟他们做喜欢做的事情,制造温馨有爱的家庭时光等等。


如果家人发现患者有一些兴趣爱好,或者是哪些方面比较擅长,可以鼓励他们多进行,及时对他们开启“夸夸模式”,让他们收获成就感。这些措施能在整体上缓解患者的焦虑,缓解疑病症症状。


  • 除此之外,还要谨防患者上当受骗。疑病症患者过度担忧健康问题,很容易听信夸张虚假宣传,被忽悠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如果不加节制,很容易对家庭造成经济负担。


有的疑病症患者会选择相信合法的宗教,比如佛教、基督教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这确实能够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一来是他们找到了精神寄托,转移了注意力,对自己身体的担忧程度有所下降。二来是主流宗教通常弘扬“真善美”,宗教组织里的成员相互关怀、帮助,使彼此感到温暖,有情感上的沟通,令个体产生归属感、安全感。


在这样的氛围中,疑病症患者的部分负性情绪得以释放,不再过度压抑、紧绷。如果没有产生其它太明显的坏处,这种方式对疑病症患者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所以,希望患者的家人对此要理性对待,不管你们是否信奉宗教,也不要盲目反对疑病症患者参加宗教活动。否则如果引发家庭矛盾与冲突,患者更加压抑焦虑,病情就更严重。


  • 如果可以的话,家人还可以引导患者提高认知层次。“生老病死”是正常的生命历程,每一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努力、顺其自然”,可以通过坚持体育锻炼、科学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式来尽可能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


但是,哪怕我们做得再好,天有不测风云,有些意外可能会突然降临,我们难以左右。所以,对比起生命的长度,其实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深度和广度,也可以说是生命的质量。


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实现更大的价值,尽量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这才是更加重要的。


所以,家人可以引导并且帮助疑病症患者让生活逐渐充实起来。即使是中老年人,同样也可以发挥余热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找到存在感与价值感。


责任编辑:日月银


0

回复

害怕生病、频繁做检查、惴惴不安,家人患有疑病症,该如何应对?-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晴日心理何日辉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晴日心理何日辉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