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再偏执地要求自己丨《摆脱强迫症》

发布时间:2024-04-15 5评论 3645阅读
如何不再偏执地要求自己丨《摆脱强迫症》-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AAA拖延症一级患者
编辑一分钟
美编N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突然觉得自己忘了锁门,于是明明已经走出家门几百米,还是忍不住跑回去检查?


或者,每次出门前都要反复确认手机、钱包、钥匙是否带齐,仿佛有一个“检查清单”在脑海里不断回响?


如果你的答案是“有”,那么恭喜你,你已经体验到了强迫症的“冰山一角”。


不同于网络上常被调侃的缺一块的拼图、没对齐的物品、没点掉的小红点等「逼死强迫症系列」,真正的「强迫症」与日常生活中对整洁和秩序的偏好,仍存在较大区别。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OC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强迫症患者会反复出现一些强迫性的想法或行为,比如不停地洗手、反复检查门窗、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物品等,这些想法和行为并不是出于他们的本意,而是仿佛有一个“指挥官”在幕后操纵着他们。


现在请想象一下,你即将被“操纵”着度过这样的一天:早上起床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把家里的每一个物品都检查一遍,确保它们都在正确的位置上。然后,你需要花费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反复清洗双手,直到皮肤都变得通红。出门前,你更是要反复确认手机、钱包、钥匙是否带齐,门锁是否关好……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实在难以想象,但事实上,这就是强迫症患者每天都在经历的痛苦的一切。


01

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总是害怕自己会在行驶过程中掉出车外,于是不停地检查车门是否关好;

总是觉得自己的手很脏,于是2个小时里一直反复洗手;

总是担心家人收到伤害,于是不停地向家人打电话确认对方是否安全;

……


像这样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行为是强迫症的典型表现。


强迫思维是指不断出现在脑海中的、无法摆脱的想法或冲动。它们通常是令人不安、恐惧、厌恶的,如对污染的恐惧、担心自己会伤害他人等。而强迫行为则是为了减轻这些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和不安而采取的行动,如反复洗手、检查物品排列是否整齐等。


焦虑,则是强迫症背后的驱动力。


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焦虑和不安是持续存在的心理状态。这种焦虑并非源于具体的事物或情境,而是一种持续的、无法摆脱的情绪体验。为了应对这种焦虑,患者会采取强迫思维和行为作为应对策略,试图避免潜在的灾难性后果。


然而,强迫行为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焦虑,但长期来看,它们往往会加剧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对一个反复清洁的强迫症患者而言,2个小时的洗手不仅仅是一遍又一遍地洗手,而是地狱。每次重复洗手的过程都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挫败感和焦虑:为什么我不能停下来?为什么我明知道自己的手是干净的,但就是无法承认它们是干净的?我到底还要洗多久?


整个过程都被焦虑、痛苦、失控所笼罩,以及明知自己的恐惧和强迫行为毫无意义,却无能为力的沮丧感。


02

强迫症的核心:不确定感


“我知道我所做的这一切没有任何意义,但你们无法体会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我把清洁工作做得越完美,我就越是清楚地知道根本没有这个必要。我只是担心,如果我或者我的家人得了传染病怎么办?如果我就是那么倒霉,碰过传染病患者碰过的东西怎么办?如果我因为没有洗手而感染上传染病了怎么办?如果……”


强迫症的核心就在于这种“如果”所带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感受源于患者对生活中各种潜在可能性的过度担忧,尽管他们深知某些行为或想法缺乏实际意义,却仍无法摆脱对“如果”的担心。


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他们往往难以忍受这种不确定性,希望立刻消除自己的疑虑和恐惧,渴望立即获得答案和保证。这种对确定性的过度追求和坚持,使他们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寻求确定性,越是感到不安和焦虑。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中的确定性只是一种相对的、主观的感觉。


比如,现在请你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好友现在没有和你待在一起,TA是否还活着呢?


如果你回答“是”,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就算你们俩十分钟前还在说话,那在这十分钟里,TA也有可能突然出事,或心脏病发作,或身体遭受某种攻击,不是吗?


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在他们所恐惧和担忧的事情上,即使是0.000001%的不确定也会带来强烈的焦虑感,这让强迫症患者走入了误区——以为只要获得绝对的确定感,就能减轻焦虑。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绝对的确定性。


03

迈出第一步:接纳不确定


因此,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关键在于理解并试着去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要认识到,追求确定性并不能真正消除焦虑,而是要学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保持冷静和理性


当面对不确定时,我们可以先试着对不同情况做出合理的猜测——这意味着你的答案不必正确,即使你非常希望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下次当你无法抉择时,或许可以试想以下情境:假设我有一把手枪,此刻正指着你和你的亲人,然后我要求你针对你所关心的问题做个猜测,例如我的房门现在关好了吗?你只能提出一个猜测,如果猜错了,你和你的亲人都会被杀死。不论你的猜测如何,你必须先猜,因为如果你不猜,所有人都得死。


所以,你的猜测是什么?


迄今为止,每个人在这样的“枪口测试”中都做出了「正确」的猜测(这里的「正确」指和那些没有强迫症的人所做出的一样,比如对于“门是否关好”的问题,「正确」的猜测即“门已经关好了”)。


这样的猜测可以让强迫症患者意识到,自己理智上知道门已经关好了,“想立刻去检查门是否关好了”的强迫思维只是由于情感上对「确定性」的过度追求。


将理性和情感区分开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试着接受猜测的后果——「不确定感」带来的焦虑、烦躁、不安—,进而接纳「不确定」的存在。


04

写在最后


根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统计数据,近年来,强迫症患者就诊量每年都以10%至15%的速率上升。


虽然强迫症的发病是否受社会因素影响、受多大影响尚未明确,但一个不确定性倍增的社会必然会给生存在其中的人们带来更大的压力,不确定感像一个隐形的枷锁,束缚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无尽的焦虑和不安中挣扎。


而试着接纳不确定性,不再偏执地要求自己,正是我们战胜强迫症的有力武器。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如何不再偏执地要求自己——摆脱强迫症》的作者拥有超过40年强迫症治疗经验,获得国际强迫症基金会终身成就奖。这是一本帮助摆脱强迫症的自助指导用书,全面介绍和分析了强迫症的症状、成因、治疗方案,并给予详细的治疗指南和参考案例,让强迫症患者能针对自己的情况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只是减轻强迫症的症状,更要彻底摆脱强迫症对生活的控制。出于篇幅原因,本文只对强迫症做了简单介绍,因此推荐大家阅读全书,了解更多关于强迫症的知识和如何治疗强迫症的指导。


作者简介:AAA拖延症一级患者,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0

回复

如何不再偏执地要求自己丨《摆脱强迫症》-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京师心理大学堂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京师心理大学堂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