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学会爱自己,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爱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4-03-31 3评论 569阅读
幸福离你并不远-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幸的孩子,虽然我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是开朗和快乐的,但我知道我活得很痛苦。


我成长在一个充满争吵的家庭,五天一大闹,三天一小闹,似乎只有争吵和打骂才是处理事情的唯一方法。那时候的我,活着活着就不想活了,却因为胆怯,几次都没有成功,唯一离成功最近的一次,被爸爸及时发现并救回了。迎接我的是妈妈的一顿恶揍。


其实和被打相比,我更厌恶的是辱骂,那种把你骂到后悔在这个世界上的那种辱骂声不绝于耳,但骂的那个人是我的妈妈,我没有选择的能力,只能一次又一次忍受着这那些像刀扎在心里的痛苦时刻。


在我不幸的童年生活中也是有光的,我的光就是我的外公和外婆。他们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无条件对我好的人,不管在父母那里被打得多惨,被骂得多凶,我都能忍到寒暑假去外公外婆家小住的时候,在那个短短的一周时间里,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我尽情地享受着他们对我的宠爱,为了让我吃得胖一点,天天去买老母鸡给我吃,不管我做错了什么事,从来不会打我骂我,总是很温柔地对我微笑,晚上睡觉的时候会轻轻拍拍我的肩膀,每一次的轻拍都像是我的内心留下一次爱的印记。



我靠着这些温柔和幸福的回忆回到家之后继续过着痛苦的日子,夜晚也总是会偷偷地哭,我真的很爱哭,不会反抗的时候,哭泣成为了我唯一表达不满的武器,不记得自己哭了多少次,只是爱哭成为了我的标签。


不幸又幸福的孩子长大了,当我有能力逃离那个家的时候,我毅然决然地选择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条件没有家里好,但我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般,我享受到了自由,再也不想回去了,我可以接受生活给予的苦难,却很难承受精神上的折磨。


但生活岂会如你所愿?我还是回去了,妈妈找到了我最爱的外婆,用眼泪攻势把我劝回去了。那个时候的我,可以做到抛父弃母,但我不能丢下当时已经失去了外公的外婆,她那么孤独,那么想念我,希望我能陪在她身边,所以我为了她又回去了那个我曾经最最厌恶的牢笼,心甘情愿。



我以为我这一辈子就只能过这种痛苦的生活了,但神奇的是,当我自己恋爱,结婚,成为母亲之后,一切都开始慢慢发生了改变。我经历了一个母亲的不容易,感受到了妈妈当时那么歇斯底里闹腾的真正原因,知道了原来那个时候痛苦的人不止是我,更痛苦的那个人是她,我的母亲。


独自承担了长姐的责任,承受了家里的重担,她追求完美又好强的性格每天都在折磨她,选择了一个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丈夫是她痛苦的来源,而我和爸爸是她唯一可以发泄怒气的途径,爸爸可以选择躲避,可以不回家,可以逃离,我却不可以。


我成为母亲后,我看到我的母亲的痛苦,看到了她那个时候的无奈,我看到了一个可怜的女人。


我成为母亲后,我选择不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我的孩子,我用包容和爱去对待我的孩子,让我的孩子享受到了我小时候期望的一切,温柔善良的妈妈,愿意倾听他,愿意无条件去爱他的妈妈。每天都会给儿子拥抱和亲吻,告诉他,妈妈爱他。


他犯错了,也从来不会打骂他,让他知道自己犯错误的后果和代价,也会选择和他一起承担和面对。他有自己的选择权,每一个涉及他的决定,我都会先尊重地询问他的想法,不会私自替他决定,他的人生只有他自己可以负责。



我成为母亲后,感受到了幸福,甚至回想起童年,很多被我忽略的幸福也想起来了,能干的妈妈为我特别设计并亲自做的漂亮衣服,为挑食的我做了很多美味的菜肴,也曾带我去旅行,虽然从来没有夸奖过我,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对我并不是没有爱,只是她爱人的方式和我想要的差得太远。


因为童年的经历,我变得很坚强,有任何问题我都是自己会想办法解决,不依赖,生存能力也很强,与人为善,朋友也很多。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童年,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我了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想法,看到的也不同,我的童年变得没有小时候看到的那么不幸了。


如今,妈妈72,爸爸78,他们都老了,讲起一些童年的事情,他们也都不记得了,他们对我的孩子特别好,极尽宠爱,我有的时候觉得他们是不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弥补着什么,虽然只是猜测,但我知道我的内心是放下了那些怨恨,放下了曾经的不幸,我现在真的很幸福,我很少再哭泣了。



当我开始学习心理学之后,我知道了我原来属于讨好型的人格,从小到大都被妈妈不喜欢和不停地受到贬低,导致我可能是非常害怕别人不喜欢我,想要获得来自别人的爱和肯定,这样的想法让我变得很卑微和不快乐。


如果你在工作、恋爱或其他方面有以下体验,很可能你就是一个“讨好型人格(People-Pleaser)”


1.与人交往时总是小心翼翼,永远担心冷场尴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2.想要不断照顾别人的情绪,花费大量时间,非常疲惫,却依然还是选择先考虑别人;


3.表现出“故作的谦卑”,在别人面前将自己的所有情绪都隐藏起来,内心活动丰富;


4.不喜欢和别人吵架起冲突,对于拒绝别人的求助感到困难。


为此我也做出了很多改变,比如:


1、学会说“不”,建立边界意识我们要忠于自己的原则,帮忙的事情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克服讨好型最关键一点懂得把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情绪、自己的理由表达出来。


2、去除心里的道德绑架比如“我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这样会让别人不开心”“只要大家开心,我妥协是应该的”。 这些都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道德绑架。


3、增加自我认可,提升自信,学会爱自己尽我所能,真正做到爱自己,学习瑜伽,学习游泳,学习潜水,学习养花,学习养猫,学习搏击,学习心理学,努力地让自己活得更好,不负岁月,不负时光。


如果你和我一样曾经经历过痛苦的童年,不要对幸福充满绝望,希望能通过我分享的经历而获得更多的勇气和信心,幸福离你并不远,相信自己,你可以抓住,学会爱自己,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爱的力量。


祝看到文章的朋友,喜乐安康。


责任编辑:微青


0

回复

幸福离你并不远-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百李·壹娜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百李·壹娜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