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了,心理咨询还解梦吗?

发布时间:2024-02-28 14评论 2565阅读
21世纪了,心理咨询还解梦吗?-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王佳萌
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


如果你在大学里选择心理学作为专业,在《普通心理学》课程,也就是大一新生的第一门专业课上,你很可能会听到老师用略带不屑的语气评论弗洛伊德的作品。


“你们之前对心理学的了解是什么样的?不会以为就是《梦的解析》吧?”


听到这里,包含当年的我在内的大一新生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惶恐和羞愧,感到自己对科学和崇高的心理学充满了狭隘和迷信的认识,赶紧跑回宿舍把书架上《梦的解析》这样的“伪科学”拿下来束之高阁。


正经学心理的,谁解梦呀!退退退。


然而到了硕士阶段以后,在学习心理咨询和接受督导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当下的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中,实际上梦仍然是很重要的素材


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梦的内容既包含来自当下的现实生活的碎片,即“日间残留”(day residue),也反映了潜意识中的情感和记忆、扎根于童年的愿望与恐惧


这些潜意识中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是被压抑、禁止的,我们无法有意识地觉察、表达它们,而通过梦的伪装,这些禁忌的内容可以得到表达和释放。


梦提供了弗洛伊德所说的“通往潜意识的坦途”,通过分析梦,我们在心理咨询中能够很快地接触到潜意识中的内容。只是,我们“解梦”的方式,和大众的想象有所不同。


以下介绍几个常见的误解,科普一下实际的咨询中如何“解梦”。


误解1:仅仅说出梦表面的内容,就能一一对应地解出背后的含义。(×)


如果你昨晚梦到了蛇,起床以后搜索“梦到蛇意味着什么”,百度可能能给你很多答案。比如蛇可以象征罪恶、象征阳具,象征各种东西。


很多人会以为解梦就像查字典,意象和含义一一对应,只要查找到含义并把梦中不同元素的含义拼凑在一起即可。


但实际上,同样的元素对于不同的做梦者有不同的含义,如果不问做梦者关于这个梦的自由联想,是无法理解梦背后的含义的。


解梦时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探索梦者对梦有什么自由联想。(关于自由联想,可参考:今天咨询说点儿啥?自由联想有办法!


比如,同样是梦到了蛇,在A的自由联想里,蛇让ta想到伊甸园、禁忌;而B的联想里,ta想起自己热爱爬宠,养了一条小蛇,但最近小蛇生病了


对这两个人来说,梦中蛇的元素就可能有相当不同的意义,需要根据当事人的情况具体分析。


误解2:梦里梦到哪个人物,梦背后的含义就是关于那个人的。(×)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人梦到他的一位老师去世了。


看上去,也许这个梦提示做梦者有希望老师死去、攻击老师的愿望,可能ta对老师感到愤怒。


但在做梦者的自由联想中,ta想到最近自己并没有和这位老师互动。ta想起这位老师的光头让自己印象深刻,而自己的父亲也正因为癌症化疗而掉发。ta想到自己最近和父亲互动很多,而父亲对ta的想法处处批判。


这个梦中的老师,也许是梦者父亲的形象被“置换”的结果。


梦者不能意识到自己对父亲有强烈的愤怒,想要攻击父亲。假如意识到这一点,会十分愧疚。于是在梦中,父亲的元素被替换成了老师的元素。


通过“置换”这一重要机制,梦帮助做梦者释放了对父亲的攻击性和愤怒,又不至于让梦者感到愧疚。


以上这个虚构的例子结构比较简单,现实中我们的梦可能要复杂难解更多。


误解3:“解梦”存在唯一正确的正解。(×)


很多人以为解梦像数学题一样,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


但实际上,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在大量的“凝缩”,即梦中的一个视觉元素可以同时代表许多不同的潜在含义


因此,对梦的理解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各种各样的理解方式都可以拓宽我们对于自己潜意识的认识


可能有些人会好奇,这样一个理解梦的过程好像很简单,自由联想再去理解就可以,我们一定需要心理咨询师帮忙解梦吗?靠自己是否能完成解梦呢?


正所谓“旁观者清”,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会抗拒意识到自己的梦的真正含义,而旁人则能看得更清晰


比如上文中梦到老师去世的梦者,ta可能不能靠自己去理解,其实自由联想的内容提示了自己对父亲的愤怒。假如旁观者指出这种潜意识的愤怒,ta反而有可能会觉得被误解。


这是因为,一旦意识到这份愤怒,ta便会感到强烈的内疚和自责,所以ta宁愿不去意识到但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愤怒是很明显的。


因此,解梦常常需要另一双眼睛来陪我们一起去看。这另一双眼睛不一定要是咨询师的眼睛,如果你有信任的朋友,也可以请朋友陪你一起聊梦、解梦。


当然,随着我们的心态变得更加开放,更能接受一些潜意识中所谓“禁忌”的内容,我们也会逐渐发展出自己解梦,与自己的梦“做游戏”的能力


那解梦对于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帮助呢?了解自己潜意识中的禁忌内容,又能怎样呢?让这些“坏东西”就留在潜意识里不好吗?


事实上,潜意识中的内容如果不能被理解和用言语表达,便有可能在行为中“溢”出来


比如当梦者潜意识地对父亲怀有愤怒而无法承认,这种愤怒其实始终存在,并且会以被扭曲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他可能会莫名地易怒,常对伴侣发脾气而损害亲密关系。或者也有可能,他会不断地遗忘和父亲约定好的事情,以此来潜意识地攻击父亲。


很多看似意外、随机的事件背后都有其心理含义,而只有其意义被理解,这些行为才会逐渐消退。


梦不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唯一正确的指引,但始终提供了一把帮我们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钥匙。如果你相信梦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那么带着好奇去理解、探索自己的梦,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书目: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
《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
《与病人谈话》

作者简介:王佳萌,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Everybody finds love in the end.”不定期更新心理咨询和精神分析相关文章,咨询预约方式见推送~

原作者名: 王佳萌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

转载原标题: 21世纪了,心理咨询还解梦吗?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0

回复

21世纪了,心理咨询还解梦吗?-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咨询师成长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咨询师成长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