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梳理28年的个人经历时间线

发布时间:2024-02-19 3评论 2524阅读
当我梳理28年的个人经历时间线-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草芽君CY
来源:微信公众号:草芽家的心理树林(ID:Psy_Caoya213)


我在今年1月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梳理和回顾我的个人经历时间线。


我创建了一个名为《Growth》的Excel表格,包括四个子表格:



01


每天,我会在第一个子表格《DAY》里用1行来记录自己的一天在研究、写作上的进展以及生活中值得记录的事情。在这个子表格中,1行代表1天,每周我会收获7行文字。


我的第一个子表格《DAY》


在每周的周度复盘时,我会回顾子表格《DAY》里的7行文字,把它们精炼成1行文字来总结我的一周,并记录在第二个子表格《WEEK》里。在这个子表格中,1行代表1周,每个月我会收获4-5行文字。


我的第二个子表格《WEEK》


在每月的月度复盘时,我会回顾子表格《WEEK》里的4-5行文字,再次把它们精炼成1行文字来总结我的一个月,并记录在第三个子表格《MONTH》里。在这个子表格中,1行代表1个月,每年我会收获12行文字。


我的第三个子表格《MONTH》


在年度复盘时,我会回顾子表格《MONTH》里的12行文字,再次把它们精炼成1行文字来总结我的一年,并记录在第四个子表格《YEAR》里。在这个子表格里,1行代表1年。我的人生会收获多少行文字取决于我的寿命。


我的第四个子表格《YEAR》


02


这个体系初次搭建的时候需要一些时间和精力,但在搭建完成后保持记录是一件相当轻松简单的事情。


我一般会在每天早上回顾前一天做的事情,2分钟左右便能够完成子表格《DAY》中每日记录的那1行。


在进行周度/月度/年度的回顾时,只需要分别回顾DAY-7行/WEEK-4~5行/MONTH-12行文字,就能够实现轻松的复盘,并梳理出自己的时间线。


为什么我要做这么一件事呢?


简单的回答是,我对我的故事感到好奇。


我曾经历过巨大的自我转变,我好奇于我如何以及为何一步步成为今天的自己。对过去自我的理解越深刻,越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我从今年1月开始以这样的模式进行记录,并在日记的帮助下对之前的时间线进行了以周、月和年为单位的部分回溯——


我在《WEEK》中回顾梳理了2022年11月13日(开启“十年之约”)到2023年12月31日的60周,在《MONTH》中回顾梳理了2019年1月(心理学考研)到2023年12月的60个月,以及在《YEAR》中回顾梳理了从1995年(出生)到2023年的28年。


总体来说,回顾这些个人经历的时间线让我感到很享受,也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体验和思考。


03


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过去一周你做了哪些事?过去一个月你做了哪些事?过去一年呢?过去十年呢?


当我在回忆过去的一周时,我大概能够记得每天做了些什么;在回忆过去一个月时,我只大概记得每周发生的重要的事;在回忆过去一年时,我便只能大概记得每个月的重要事件。


时间尺度越大(日→周→月→年→十年),被我们记住事件就越少,能够进入个人叙事并成为“生命故事的一部分”的事件就越有选择性。


在我们回顾过去并向自我和他人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时,往往只会以年为单位,用寥寥几句话来概括跨越多年的某个人生阶段。


这些人生阶段一般都会按照具有明显标志的里程碑来划分,比如我的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阶段;或者可能会按照年龄段来划分,比如我的十几岁、二十多岁、三十多岁。


这让我想到了我喜欢的一首歌《7 years》的歌词,短短的一首歌唱了几十年近一生的时间:


Once, I was seven years old, my mama told me......

Once, I was 11 years old, my daddy told me......

Once, I was 20 years old, my story got told......

Soon, we'll be 30 years old, our songs have been sold......

Soon, I'll be 60 years old, my daddy got 61......

Once, I was seven years old.

7 Years ,Lukas Graham


过年期间,我在家中和奶奶聊天,聊她的人生故事。


人们在老年阶段回忆过去时,往往能够记住那些人生中最高光的、曾带来最深刻体验的几件事的细节,而除此之外的重复日常却只能记住并被讲述成几句话,比如“我在xxx打工了十几年,每天的主要工作是xxx”。


在回顾自己的时间线时,我清晰地感受到,那些跨越了时间仍然会进入个人叙事的事件才会真正定义“你是谁”,而日常的诸多烦恼,只要站在稍微远一点来看,就会消隐无踪。


哪些事件会进入叙事,成为我们生命故事的一部分呢?这实在是个很有趣的问题。


人们对于自己生命故事的讲述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事件只是事件,意义都是人赋予的。


我们会根据当下的身份认同和对未来的期许,对自己过去的记忆进行主观建构,也会随着人生目标的转变而对个人历史进行不同的解读。


让我来举个自己在梳理时间线时体验到的例子。


在回忆本科经历时,我会想起大一到广东科学中心的感知与思维馆做了几天志愿者的经历,还会想起大三时有一天参加了一个和人力资源有关的学术会议,会议邀请了一位北师大的心理学教授做报告。


这两件事不过发生在大学四年一千多天里的几天,在过去看来完全是平平无奇的几天,但却会在我尝试讲述本科经历时首先出现在我的记忆中。因为它们是我在本科阶段与心理学有点沾边的记忆,当下的我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带入到“心理学人”的身份去讲述自己的故事。


04


在研究生期间,尤其是初期,我感受到自己在跨专业后遇到了巨大的冲击。一切对我来说都太陌生了,很多经历都让我感到缺乏自主、胜任和归属感,从而陷入自我怀疑与身份认同危机。


在那样的境遇下,我曾经对我的本科经历感到失望和羞愧,因为它们对于我获得一个我渴望的新身份看起来毫无助益。


当我在研一开学后才知道什么是学术论文报告并且完全听不懂时,对比学校里优秀的心理学本科生,我觉得自己的本科四年被“荒废了”。那时我还哭着对咨询师说过,“为什么我本科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呢?”


我曾经便是如此羞愧于回顾和讲述自己的本科经历,甚至把很多经历都真实地忘记了。那时我感觉研究生期间的自己和过去相比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人。


如今,当我已经从研究生时的境遇中跳出来时,我也终于能够实现对过去的自我整合。我在梳理时间线时想起了很多之前被遗忘的本科经历——


比如,我在本科期间担任过社团外联部的部长,组织过商战沙盘比赛和企业讲座;曾加入舞蹈队和礼仪队,在校园作为模特走秀和跳舞;参与自编自导自演过一个英文微电影并且获奖;在教堂采访外国人的宗教信仰;参加模拟交易会比赛并做了一个健身产品的创业策划;通过了会计从业、证券从业资格和BEC高级商务英语的考试;到世界500强企业研修;到广交会和互联网公司实习......


那个时候的我,和在成为心理学研究生后过着截然不同生活的我,都是真实的我。想起这些经历对我个人的意义很重大,我终于能够接纳一个完整的自己,也提升了自我连续性。


每个人的生命故事都如此独特和宝贵,完全没有必要放在某个单一的评价体系下去进行比较,去评判优劣。我会在未来写一本自传,没有任何一个人与我的故事一样。每个人都是如此。


我爱自己的每一段人生经历,也喜欢每个时期的自己,它们共同塑造了当下这个正在愉快写这篇随笔的我。


05


我在梳理时间线时还发现,相比日/周/月的记录,以年为单位的叙事与我们的身份认同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往往代表着一个人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持续在做的一件事,比如我「2014-2018年在广外读本科」。


大量的日常琐事完全不会进入我们的长期个人叙事,也不会给生命故事带来直接的影响,但它们也非常重要。因为人的生命在线性时间中展开,人们体验的最真实鲜活的东西只能是也永远是当下。


以天为单位的记录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比如,我今天会在《DAY》表格属于今天的一行里记录今天写了这篇随笔,记录中午吃了一份非常美味的三杯鸡和鸡汁菠菜。


这两件事过一段时间便会消失在我记忆的深海中,但它们在今天都给我带来了真实的幸福。主观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当下的体验,日常的生活质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生的走向。


我从2019年起几乎每天都会在日记里记录“Three good things(三件好事)”,这是一个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实践,我把它们放在一个名为《幸福博物馆》的笔记里。


这件小事日复一日地引导着我品味生活,让我哪怕是在经历人生的低谷期和动荡的转变期时,也能够看到生命里一直都在的光。


 写在最后 


我在今年1月梳理完个人经历时间线后,持续记录着2014年的故事。更准确的来说,我在继续创造我的人生故事,记录只是让我更方便地阅读故事。


尽管很多时候生活都会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但人能够控制的比例已经足够大。


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一部正在创作中的小说或电影,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情节都是具有开放性的。


因为我们可以选择如何解读过去的故事,选择记住和珍视哪些当下的经历,选择引导自己的故事走向一个想要的未来方向。



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梳理过自己的个人经历时间线吗?


如果没有,邀请你也来试试。或者,从现在开始每年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过去一年的故事。在未来,你就能读到一部以你自己为主角的精彩小说。


你的未来会经历怎样有趣的未知情节?


让我们都带着这份好奇生活吧。


作者简介:草芽君CY,一名心理学的年轻小学徒,知乎心理学领域优秀答主,心理学话题回答文章点赞/收藏量40000+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草芽家的心理树林(ID:Psy_Caoya213),一名BNU心理学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日常,陪你从科学心理学的视角探索自我、理解世界。


0

回复

当我梳理28年的个人经历时间线-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草芽君CY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草芽君CY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