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父》| 父子的六次分离-个体化

发布时间:2024-02-02 3评论 2019阅读
《何以为父》| 父子的六次分离-个体化-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导言 


孙平老师翻译的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迈克尔·J.戴蒙德(Michael J. Diamond)的《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一书近期在国内出版。


由于孙平老师的师承流派涵盖当代自体心理学,当我看到本书的副标题“How fathers and sons influence each other throughout  their lives”,首先猜想这将会是一本很“二人心理学”、很主体间的深层科普读物。


等到欲罢不能地读完,发现不仅如此,它还紧随着人生发展历程的脉络,讲述如何做好一个父亲,如何做好一个男人。全书文笔优美,思考逻辑和情感表达十分晓畅。作者和译者用直抵内心的语言,对男性、男子气概、为父之道进行了深刻而细腻的描述。


本文将从这些宽广的主题中选取一个小点,期待由点及面地探讨书中提及的父子的六次分离-个体化过程。


图片

 


01

分离-个体化   


分离-个体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玛格丽特·马勒(Margaret Mahler)提出的理论。她深入研究了婴幼儿从出生到三岁期间与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行为变化,提出婴儿会经历从共生状态到逐渐分化的过程。


婴儿最初与母亲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后面逐渐体验到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界限和区别,并通过“分离”、“个体化”的过程最终发展出自己独立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会逐渐形成内在表征,建立起对自我和他人形象的稳定认知。


迈克尔借用了“分离-个体化”的概念,并将这一心理历程从幼儿期拓展至整个人生阶段,深度研究了成年期的分离-个体化现象。他提出,父子关系中将经历六次“分离-个体化”过程,“男性化”的自我理想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持续演变,最终建立起成熟的男子气概和坚实的身份感。


图片

  

02

父子的六次分离-个体化  


第一次分离-个体化常常出现在学步期,主要涉及男孩与母亲的分离过程。在这个阶段,父亲扮演着推动孩子与母亲分离的关键角色。父亲的陪伴在此阶段具有弥补母亲安抚功能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和调节因分离而引发的沮丧和攻击性感受,还促进了孩子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双向成长。


进入青春期,孩子迎来了第二次分离-个体化的阶段。这一次,青少年需要与整个家庭进行分化,而父亲成为主要的分离对象。在这个阶段,青春期的男孩往往经历对父亲理想化的幻灭,开始观察到父亲身上的局限和让人失望的一面,这时会对父亲进行贬低,并在对父亲的情感中体验爱与恨的交织。父亲则需通过承受孩子的贬低和失望,认可孩子的丧失感,协助孩子哀悼生活中的诸多丧失,从而构筑更为现实的身份认同。同时,这也是父亲有机会修复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失望和野心的重要时刻。


随即到来的是第三次分离-个体化的启程。踏入成年早期的“新手成年人”此时正怀揣雄心壮志向着成人世界迈进。在这一阶段,他们努力追求卓越与成就,并延续着对父亲的去理想化。正如书中所言:“他不再需要去崇拜自己的父亲,便可收回投射在父亲身上的力量,纳为己用”(p121)此时,父亲退居幕后,给予儿子祝福,肯定并鼓励他内在的权威感,欣赏他为成年生活所做的一切努力。与此同时,父亲也需放下对完美父亲形象的幻想,更进一步地退场。


到了成年中期,30多岁的儿子不得不面对一个已不再强大、不再充满力量的父亲,而年迈的父亲也需面对一个不再稚嫩的儿子(p145)。在这个阶段,父子之间的力量开始交替,这对父亲来说可能带来一种被替代的感觉,而对儿子而言,则意味着“绝对安全感”的丧失,再也没有人能够绝对保护自己了。因此,父子双方都不得不直面自身的“存在性脆弱”(existential vulnerability),勇敢面对生活的无常,哀悼某些人生幻觉的逝去,接受现实生活的局限性(p146-147)。


第四次分离-个体化在中年期展开,从45岁延续至60多岁。这一阶段的男性逐渐接受个人身体和情感的局限,包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也承认个人英雄梦想的破灭。他们不再急切地试图证明自己,而是渴望更自由地做自己,并积极寻找方法保持自身的繁衍能力。他们的能量得以流向自身。与此同时,年迈的父亲需要直面疾病、衰老和死亡带来的挑战,对于自身的衰老保持一种整体的宁静,并保持一定的生命活力。


第五次分离-个体化发生在男性年逾60或更老的时候,发生在死亡之前。此时父亲需要寻找新的适应方式,以平衡晚年生活中的焦虑和孤独感,同时接受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为此做好准备。在理想的情况下,他甚至可以向儿子展示如何以明智的态度迎接生命的结束(p159)。而儿子则期望在父亲逐渐老去、临近离世之前,重新建立一些深刻的联系,参与并理解父亲的生活,与父亲达成心灵和解,为父亲提供一些体面而得体的帮助。


最后一次分离-个体化发生在父亲离世时。儿子需要充分经历哀悼的过程,穿越悲伤、失落、愤怒、爱和感激,让父亲得以真正离去(p168)。在心灵层面上,父亲明白他并非真的消逝,因为他将永远在儿子心中存在,而儿子亦会意识到,父亲在自己心灵深处仍以某种方式存在。这种不断延续的父性影响所传达的希望,通常成为父亲赋予儿子的最后一个、也是最伟大的礼物(p169)。


图片

  

结语  


梳理书中这六次分离-个体化的历程,我仿佛跟随父子走过了从出生到死亡的完整生命旅程。这一过程令我感慨悲伤,又感受到生命能量在其中缓缓流淌,延绵不绝,这或许正是生命循环的本质。


在这本书的末章,有一句非常美的话深深吸引了我,摘录下来作为本文的收尾:


“每当我反思父亲、儿子,还有我自己的人生时,我似乎都能看见一根无形的、富有弹性的丝弦。这根丝弦允许我们彼此自由地走远,但同时也允许我们以无数超越时空的形式重逢。”(p179)


图片

 

参考书籍 
迈克尔·J.戴蒙德.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M],孙平,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


责任编辑:微青


0

回复

《何以为父》| 父子的六次分离-个体化-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黄维锋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黄维锋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