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舸涵
排版:Jessie Wu
责编:宠露
来源: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在日常买买买的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在悄悄影响着我们的选择行为。从当日心情到店铺氛围,甚至生理上的饥饿感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而在所有消费者中,女性似乎是各大厂商销售额的主要贡献者。
早在2003年Barletta就在文章中指出,美国女性消费者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前三十年相比增长约63%。女性消费者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呢?今天岩读就来跟大家聊一聊,女性独特的生理特点,月经周期,和其消费行为的关联。
月经周期示意图
其实女性月经周期不是只有“每月那几天”,咱们首先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女性月经周期到底包含哪几个部分。
女性月经周期平均有28天,包含三个阶段:月经期(1-4天)、卵泡期(5-14天)和黄体期(15-28天)。女性的排卵期通常发生在卵泡期后期的6天左右,也就是28天周期的8-15天。
在不同时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都会发生特定变化,这些变化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她们的消费决策。
01
突然想买漂亮的小裙子?
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想买漂亮的小裙裙?这可能是有生理基础的哦~
不少实验研究都发现,女性在排卵期对性行为的接受程度更高。一项fMRI实验也发现在观看激情片段时,排卵期女性的大脑活跃程度和处于其他生理周期女性的大脑活跃程度截然不同。
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引导着我们进一步思考是否生理周期会影响女性的消费决策,比如:女性是否会在某个时期热衷于购买特定类型的衣服,从而起到吸引异性的作用呢?
Saad, G., Stenstrom, E. Calories(2012)计划通过35天的观察和女性参与者的自我报告研究月经周期在消费决策中的影响。在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参与者需要如实报告和月经周期相关的问题。
实验过程中,女性参与者需要追踪记录自己的消费行为,并且每天晚上完成指定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含:
在衣物、食品和其他方面的购买欲望和消耗情况(-4-比平时要少,0-平均水平,4-比平时要多);
衣物购买欲望,细分成不同类别,比如想穿漂亮好看的衣服、想穿性感迷人的衣服、想穿短裙、想花时间打扮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漂亮、想画精致的妆容,以及想要美黑。
实验参与者在一个月经周期中花销的变化
实验结果发现,女性在排卵期会有更多衣物方面的选择、消费行为。并且,和单纯想要穿漂亮衣服相比,月经周期对性感迷人和吸引异性类型的衣物选择上有更为显著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月经周期似乎并不影响女性对化妆品的渴望和向往,这也许是因为女性在排卵期气色和皮肤状态会得到提升,因此她们认为自己并不需要化妆品来加持自己的美貌。
除此之外,相关实验也发现,月经周期会改变女性对一些品牌的认知态度。比如处在排卵期的女性更喜欢以“性感”、“成熟”、“吸引异性”为理念的品牌,而处在其他时期的女性更喜欢以“内在美”或“真诚”为理念的品牌。
02
突然想吃好多好多零食?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和我一样,月经前几天食量大增,而且还特别想吃薯片等油炸食品,这是因为女性的进食行为和生理周期也有很大关系。
不少实验表明,女性在卵泡期能量摄入达到最低点,而在黄体期能量摄入达到峰值。与此同时,很多实验也证明女性在黄体期后期会对甜食和油炸食品有一种特别的向往。
同样,在上文提到的Saad等人的实验中,实验者们发现,参与者处于卵泡期对甜食和油炸食物的消费以及饥饿的感觉都达到最低,而这些在黄体期都会显著增加并达到峰值。
实验参与者在一个月经周期中进食行为的变化
那么我们如何解释这种随着生理周期而波动的对食物的渴求呢?众所周知,激素水平在生理周期各个阶段都有所波动,其中黄体酮水平会在黄体期后期达到峰值,而雌激素水平会在黄体期后期达到最低点。
研究证实黄体酮会增加我们对食物的渴求,而雌激素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在黄体期后期,由于黄体酮水平增加而雌激素水平降低,女性会在此阶段对食物产生极大的渴求,从而增加在食品方面的消费行为。
看完这些你可能会问:“知道生理周期会影响衣服和食物方面的消费行为有什么用呢?”
我们想要提醒大家的是,某些消费行为可能会影响健康。比如,Saad等人的实验还发现,和其它时期相比,女性在排卵期会进行更多次数的美黑活动。虽然长时间在阳光下的曝晒会增加皮肤癌的患病几率,但是女性在排卵期会冲动性地选择牺牲长期的健康,期望通过美容活动暂时增加自己的魅力。了解了这些,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做出消费决定,不被一时的冲动所影响,为自己长期的身心健康进行投资。
参 考 文 献
Saad, G.; Stenstrom, E. Calories, Beauty, and Ovulation: The Effects of the Menstrual Cycle on Food and Appearance-Related Consump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12, 22(1), 102-113.https://doi.org/10.1016/j.jcps.2011.10.001.
作者简介:舸涵。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由上海交大、复旦、哥大、纽大等全球高校心理/精神医学硕博、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Google资深工程师联合创立,聚焦以「高校学生」「青年教师」「职场新人」为核心的年轻群体,致力于将心理服务普惠化、大众化,让更多年轻人触手可及。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