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减少拖延,提升行动力的两大方法

发布时间:2023-12-18 9评论 3029阅读
减少拖延,提升行动力的两大方法-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孙悦心
来源:微信公众号:心理改变生活(ID:psy-sy)


后台有读者问我:悦心老师,最近总是拖延:


每次都制定了周末计划,但一到周末就找各种借口。

计划开始做点什么,每次都是想的多,做的少,有很多想法,但却很难开始。

过后就开始自责,觉得自己行动力差,懒惰,久而久之,开始摆烂。


其实我也拖延,比如大家看我好几天没发文了,或者一篇文章要墨迹很久。


就连写《拖延心理学》的两位作者,简·博克和莱诺拉·袁,本身也是拖延症重度患者。他们拖延了2年,才把书稿交给出版社。


所以拖延是普遍存在的,重点不是要克服拖延,而是如何去提升行动力。


01

增大动力


拖延,一般是因为我们很难在这件事情中获得即时的正反馈,有时候甚至是负反馈。


比如,你想周末写一篇文章,但是一写就感觉没有思路,发现自己写不出来,反而是一件非常挫败的事情。


那你在面对这件事情就会没有动力,你不知道做了这件事会给你带来什么。


所以,如果你想更容易去做某事,就应该想清楚,做这件事的好处。


面对一件事情,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做这件事我会得到什么收获?


比如,我会在每次不想写文的时候,都告诉自己,这是一个锻炼积累自己的好机会,每次写文都是一次整理自己的过程,我可以巩固我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别人。


如果不做我会有什么损失?


人都有损失厌恶心理,很多行动力都是在怕失去的心理中产生的。


比如,一个你犹豫的商品马上要涨价了,你会怕自己损失这波低价机会而下单。


我写文也是这样,写的时间长了,如果好几天不写,就会感觉大脑好几天没有被整理了,为避免这种杂乱,就会让自己行动起来


想清楚这两个问题,你的动力就清晰了。再然后,就是放大你的动力。


怎么去放大你的动力呢?——具象化


具象化其实就是把结果在内心演练,考研的学生会把目标学校的照片打印出来一遍遍看、运动员会在大脑中想象战胜对手的样子。


想象出来的美好结果,就是吸引我们行动的动力,这也是吸引力法则。


李松蔚老师说拖延就是“明日迷”,当你不知道明天会怎样,就容易拖延。


而想象美好的结果,就是把美好结果具体化的过程。想象越清楚,你就越有动力。


02

减少阻力


拖延,一个是动力不够,另一个就是阻力太大。


关于减少阻力给大家分享三个方法:


1、允许接纳自己的拖延


很多人拖延的时候,就开始给自己贴标签,觉得自己太懒啊,行动力不够啊。


任何负面标签一贴上,就是一个负面的心理循环。


明明是一个具体客观的问题,贴上标签就变成了人的问题。


你就开始不断和你的问题对抗:“我要战胜拖延“。


当你谴责、对抗自己的“毛病”,实际上是在“强化”问题:“我就是一个拖延的人”。


但其实,谁不拖延啊,任何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拖延。


并且,有时拖延并不是坏事,有的事情是通过拖延想明白的、有的事情是通过拖延有了思路的。


负面标签,其实是用心理障碍阻隔了解决问题的渠道。


所以减少阻力,第一步就是接纳、允许问题的发生。


拖延的时候不是去指责自己,而是去想问题怎么解决。


2、觉察消极预设


很多事情久久不能行动,是因为我们害怕看到行动中不够美好的自己。


比如想做一件事,但是总想着,会不会坚持不下去,会不会中途放弃,会不会做很差。


拖延就变成了你用来维护自己的“战术”:只要我不做,我就不会发现自己差。


要想行动起来,就要减少这种“消极预设”的阻力:


察觉自己的“消极预设”,观察它,然后和它对话。


比如:我写文拖延的时候,我的消极预设是,写出来的话题看的人少怎么办?


我开始观察这个想法,我担心写出来的不被关注,但是我的行动是为了求关注吗?


不是的,我只是想表达、只是想去写出来而已。


当我看清了消极预设,和它对话,往往就能清除消极预设的障碍了。


行动不会痛苦,犹豫和猜测才是痛苦的根源。


3、微启动


万事开头难,很多事情一旦启动进入状态了,后面的行动就会顺畅很多。


最近加入星球的同学,在读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李老师全书的理念就是在说,微启动的变化。


很多问题我们看起来都繁杂且难以行动,那是因为我们太想一次解决所有问题。


不如,我们定个小目标,5%的改变即可。


我们不必要求自己获得多大的行动结果,只需要迈出一步即可。


比如,你想看一本书,不需要设置今天看一本的目标,就告诉自己每天打开一本书,看一页就行。


往往你看一页就进入了状态,反而后面的行动都是顺其自然的意外收获。


再比如,早上赖床不起,这件事情的微启动就可以是:我先坐起来。


着眼于小目标,可以减弱大脑的边缘系统““逃避困难”的本能。


通过微行动,改变了身体和心理的状态,后面的行动就是自然发生的了。




—最后—


学会和拖延和解。


你会发现拖延很重要的原因其实是情绪问题,担心、恐惧、焦虑。


但其实如果你能调整好心态,拖延也不一定是时间的消磨和浪费。


比如,当我没思路、拖延不想写文章的时候,我就会去看书、看知识星球同学们的读书分享、或者把我学到的东西、想到的感悟分享到知识星球。


即使没写文章,我也让自己处于“在积极行动“的状态。


这些积极行动的小成果,也会成为我后面写文章的灵感、素材。


接纳会发生拖延,改变拖延的状态,让拖延也变成你后面行动的燃料。


重要的是,该行动行动,该休息休息,该沉淀沉淀,咱们不内耗。


作者简介:孙悦心,一个热爱、实践、传播心理学的咨询师。擅长输出真人实践过的实用心理认知。,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理改变生活(ID:psy-sy),孙悦心,心理咨询师,认知派。愿心理学改变更多人的生活。


0

回复

减少拖延,提升行动力的两大方法-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悦心心理(心理改变生活)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悦心心理(心理改变生活)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