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每个孩子都要进行的一场修行

发布时间:2023-11-23 0评论 193阅读
等待——每个孩子都要进行的一场修行-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在大家的成长过程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

  

晚上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妈妈对着你说:“你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后过半个小时就允许你看电视。”

 

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玩具,爸妈会对你说:“想要这个玩具吗?可以,过几天等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再给你买。”

 

终于鼓起勇气跟喜欢的那个他/她表白,对方却告诉自己:“过几天吧,等我想明白了再给你答复。”

…….

 

你也许会说:“啊!这不就是我自己的真实写照吗?”

 

又或者会愤慨:“等等等!天天就知道让我过几天再等等,等到最后黄瓜菜都凉了,中意的对象也没追到手!”

 

确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太多需要我们“再等等”的时刻了,小到几分钟,大到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结果呢,通常只有两种:要么等到了,要么等不到。

 

这时就有人提出质疑:“我们的等待,真的有意义吗?”

 

还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非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可能不会有任何结果的等待上?”等待,真的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进行的一项修炼吗?

 

那么,接下来,就让咨询师带领大家,来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下“等待”

 

 

01

 神奇的“棉花糖实验

 

斯坦福大学的Walter Mischel教授曾经做过一个轰动全球的实验——棉花糖实验。

 

在实验中,他找了五百多名四岁的小朋友,让他们呆在一个房间里,房间里面有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放着一颗棉花糖,小朋友们围绕着桌子坐。

 

实验开始时,研究人员告诉小朋友们,自己要离开十五分钟,在这十五分钟的时间里,能够忍住不去吃掉这颗棉花糖的小朋友,可以等到研究人员回来的时候再多得到一颗棉花糖。

 

“漫长”的十五分钟过去后,研究人员发现,有的小朋友能够忍住不吃糖,有的则没忍住,而且孩子们的忍耐时间都是不同的。


咋一看,也许有人会觉得:“小小的一颗糖而已,无非有的小孩贪吃,而有的小孩能抵抗住诱惑,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多年之后,奇迹发生了。

 

 “那些在实验中等待时间越长的孩子,在十几年后的高考(SAT)中成绩越高。”

 

在糖果诱惑面前坚持时间最长的三个孩子,比坚持时间最短的三个孩子,高考总成绩高出了二百一十多分!

 

而且,不光是学习成绩,那些忍耐时间更长的孩子,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比坚持时间短的孩子要更强,各方面综合素质都更加优秀,成功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坚持时间短的孩子。

 

其中的一位,名叫苏珊·沃西基。

 

没错,她就是油管的前任CEO,被誉为“谷歌之母”。

 

 

02 

小小的棉花糖+等待,

就能让孩子修成正果?

 

你也许会疑惑:“一颗小小的棉花糖,再加十五分钟的等待,真的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

 

实际上,“一颗小小的棉花糖”还真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十五分钟的等待就更是无足轻重了——换成十分钟、二十分钟等等,结果都还是一样。

 

甚至是“等待”也被后面的实验证实:与其说是“等待”让那些孩子取得更大的成就,不如说是那些孩子们的父母背景,是父母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才让那些孩子忍住了不吃糖。

 

这时你也许会大失所望:“白高兴一场了!还想着买颗棉花糖回家测试测试我们家娃呢!”

 

Wait a minute!如果你真是这样想的话,就搞错了重点啦!

 

实际上,这个实验真正告诉我们的是: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延迟满足,很重要!

 

或者,换句话说,教会孩子们等待,很重要!

 

等待,对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一场必不可缺的修行。

 

但是,真正有益的等待,是让孩子们能够从中获得满满的延迟满足和安全感,而不是给孩子们带来痛苦和心理阴影。

 

就像开头提到的“先写完作业过半个小时再看电视”,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别说半个小时了,愿意多等一分钟都是对生命的亵渎。

 

这样的“等待”,不仅不会提高孩子们的延迟满足能力,相反,会对小朋友们的延迟满足能力造成极大损害。

  

毕竟,等待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吃到甚至是吃到更多的“糖”。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大人都不想做,更别提小朋友们了!

 

 

03

 “等待”的修行,start!

 

首先,要给孩子提供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


家长们想要培养的孩子,肯定是一个能够为长远的更大利益而忍耐并等待的内心足够强大的强者,而不是内心世界随时都在崩塌的只有顺从父母心意才能获得些微自我价值感的弱者。

 

要想让孩子真正能够学会等待,首先就要给孩子情感上的安全感,满足TA们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给孩子的成长创造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

 

在家庭中,要注意维持父母双方之间感情的和谐融洽,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庭中找到归属感,充分肯定自我价值,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父母眼里的“废柴”、负担和累赘,给孩子吃下这一颗“定心丸”。


其次,要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尊重TA们自己的决定,信任TA们。


要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发自内心地作出决定,而不是听家长的话被迫做出选择。前者是让孩子学会有效等待,真正提高TA们的延迟满足能力,培养耐心和毅力;而后者只是通过强化和惩罚让孩子学会了“等待”这个动作而已,不仅对孩子忍耐力和毅力的培养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会打消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得不偿失。

 

作为家长,要对孩子充满信心,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给孩子足够多的信任感,让孩子真正变得强大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要不要延迟满足,要不要等待,是由孩子自己决定的,并非家长强迫。

 

最后,要教给孩子们一些抵挡诱惑和自我控制的有效策略。当诱惑摆在眼前时,如何能够控制好自己,完成等待,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大命题。

 

在“棉花糖实验”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孩子之所以能够抵挡诱惑,完成等待,是因为TA们使用了一些策略,比如“分心”策略,用唱歌玩游戏等转移注意力,当棉花糖不存在,或者“抽象化”策略,将棉花糖想象成不存在的假的东西,等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小策略同样可以用于其他的情境中,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控制自己,学会等待。

 

“等待是我们和时间之间的一场博弈,我们凭着智慧和耐力,与未来做一个交换。”因为有了希望,所以等待;因为等待,所以看到希望。愿每一个正要扬帆起航的孩子,都能学会从等待中看到希望,相信自己足够优秀,信心十足。一定要相信:我会赢,只是迟早的问题。

 

 

 责任编辑:婙莛
0

回复

等待——每个孩子都要进行的一场修行-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秦艳鸿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秦艳鸿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