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背后,暴露出的三个关键问题

发布时间:2023-10-24 3评论 2330阅读
“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背后,暴露出的三个关键问题-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你好,这里是心榜。


昨天,三联生活周刊发布了访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家庭治疗师林红的文章:《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这篇文章已经上了百度热搜榜,说明里面的内容,确实是击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今天,我想谈谈文章标题里的三个关键词(短语),并谈谈其中透露的三个关键的细节信息。



01 


我想谈的第一个短语是“开学一个多月后”。这个时间节点,暴露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很多父母,往往都是等到孩子在上学这件事上出现重大问题了,才意识到要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诚然,就像文章里说的,假期里课业压力减小,孩子有时间去吃喝玩乐,情绪就容易显得不错,会让很多家长忽略掉孩子有心理疾病方面的隐患。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很多父母就是不愿意承认孩子心理有问题,一定要等到孩子学业上出现问题,“这时候家长们才不得不放弃幻想,面对现实”。


之前心榜也报道过类似的情况——


在江苏省某精神卫生中心工作的吴华(化名),就曾遇到过这样一起案例:


“孩子已经有自残行为,当觉得在家里非常压抑、与父母无法沟通时,就会拿刀片划自己,但父母认为孩子太矫情,哪怕孩子主动提出要看心理医生时,父母仍不同意。后来孩子偷偷来看医生,我们建议药物治疗,但家长知道后对用药很排斥,他们觉得用药就认定了孩子是精神病。”


杭州某中学心理辅导站站长张丽宁接待过一个孩子,觉得自己被竞争氛围包裹着、喘不过气,宁愿在家自学,甚至已经出现了自杀倾向,但“妈妈觉得她是因为不想上学、小题大做”,甚至在医生给开药之后,母亲还擅自让孩子停掉了需要定期服用的抗抑郁药物,给她换成了维生素片。


在北京三甲医院从事儿童心理治疗工作的李医生,对《法治日报》的记者透露,自己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家长们的“你能不能开导一下孩子”。


这句话恰恰反映出:不少家长不认为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疾病,没有意识到需要治疗。


其实很多家长,对“心理问题”这个词是抗拒的,他们虽然去找咨询师找心理医生,但骨子里还是讳疾忌医,只是希望对方“开导一下孩子”,一旦心理工作者指出孩子的心理其实是出了问题,甚至可能出现疾病症状,他们就会开始排斥、抗拒、不愿意承认,仿佛一旦认定孩子有心理问题,那就是“自己养出了一个神经病”,就证明了自己的失败。


说白了,很多父母不是想让心理医生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而只是想解决不上学的问题。


相反的,就像文章里说的,很多孩子会主动要求家长带他们去就诊,会愿意和同龄人谈论心理健康问题,“病耻感比家长弱很多”。


换句话说,现代的儿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其实比父母来得有责任感,更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更有求助的意愿。


可如果父母永远不愿意改变,永远是要等到“开学一个月后”孩子在上学这件事上出现问题,然后再去找心理医生“开导一下”(其实就是找医生帮自己让孩子去上学),那孩子的心理问题只会被无限拖延,直到崩溃——甚至很多孩子已经崩溃,而父母却还是持否认的态度。


这两年,校园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话题一直被提起,但现在看来,真正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02 


我想谈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儿童”。


这两年的各种报告数据显示:中小学抑郁检出率在一路走高,而全社会的抑郁症病发时间却在一路走低。

当然,抑郁症病发时间越来越早并非中国独有。心理工作者萨洛尼·达塔尼的研究证明,全世界的人们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年龄都比过去更早,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精神健康障碍的态度越来越开放,诊断指南也越来越完善。


换句话说,很多过去被忽略的抑郁症症状也被纳入考量之中,过去许多被忽略的抑郁症病人正在重新被认定。


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因心理问题而自残乃至自杀的儿童青少年登上新闻,也实实在在地证明了现代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过去来得更大,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听到人们感慨,为什么过去的孩子也会被父母打,也需要上学,怎么就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呢?


首先,越来越繁重的课业是一个重大原因。在三联那篇文章下面,就有读者留言,吐槽了现在的学业环境:“初中生早6:40到校,晚6:00回家,作业写到半夜一点,然后第二天6:00起床。一天没有运动,没有户外阳光,没有小伙伴互动交流,这样的日子,一个成年人能不能过?如果自己不能,为什么要让孩子过?”


而在繁重的学业背后,则是整体社会的过度竞争压力,就像另外一个读者的留言所说的“环境不允许,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以后怎么办,普通家庭,没办法做到放任孩子不管啊”。


最近几年,常常听到学历不值钱、社会上本科生多如狗之类的言论。这种学历贬值论调隐含的意思是:只有高学历才值钱,只有本科以上才值钱,只有比平均值更好的成绩才能保证人们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不被淹没。


就像徐凯文老师说的:“对我们70后来说,考上大学的比例更少,但为什么那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严重的焦虑,因为现在普遍认为考上名牌大学才行。”社会过度内卷的竞争压力,最终层层下达,积压到孩子身上——“如今我们的孩子,是处于整个社会压力焦虑链条的最底端。”


就像专栏作者笑署在《南方周末》的专栏里说的:中国学生正以心理残疾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高等学位。

中国的大部分父母,在这种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也会选择和学校一起,为了提高成绩,把更多的压力积压到孩子身上,并相信自己就是在为孩子好——这可能也是很多家长为什么不愿意承认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我做的一切都是对你好的,你怎么可能会出现问题?


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到精神科,甚至选择用自残乃至自杀的方式来宣告自己的心理创伤,恰恰是在给所有自以为“为你好”的成年人一个警醒:是你们把这个社会的环境搞得乱七八糟,才让我们付出这样的代价。



 03 


我想谈的第三个关键短语是“精神科爆满”。


任何一个社会,当它的“精神科”是“爆满”的时候,这个社会的大环境一定存在巨大的问题。


李松蔚老师曾经说过,心理学能解决的,都是末端的问题。今天的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频发,背后涉及到的是教育体制、社会文化、家庭结构等一系列大问题。精神科面对的,都是这些大问题影响到每一个人身上之后显示出来的末端“症状”。


精神科医生也许能应对这些症状,但他们没有神奇的魔力,能大手一挥把症状背后的这些大问题都解决掉。如果社会环境不改变,再多的精神科,也挽救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当一个人需要走进精神科来疗愈自己的心理创伤,说明他的创伤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心理症状,往往是出现了躯体反应,已经开始疾病化了。


换句话说,当孩子需要走进精神科来治愈自己,说明他在其他的地方没有受到应有的心理援助,家庭没有给他应有的援助,学校也没有,甚至这两个地方还加重了他们症状,最终把他们送进了精神科室里。


虽然这两年,我们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教育部和卫健委三令五申,不断地下发各种要求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但真正落实的有多少呢?


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很多家庭教育并没有得到促进,父母依旧以极端鸡娃的方式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心理老师被边缘化,校园心理健康中心成为应对领导检查的摆设,或者帮助各科老师劝学的工具。


这才是现代孩子的真实处境,他们一方面承受着社会大环境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处于整个社会压力焦虑链条的最底端”,一方面又求助无门,父母不理解,学校在敷衍,那最终能接纳他们的,也只有爆满的精神科了。



— end —


0

回复

“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背后,暴露出的三个关键问题-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心榜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心榜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