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父母道歉的孩子,最后成了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3-09-16 0评论 135阅读
等不到父母道歉的孩子,最后成了什么样?-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布鲁斯.培理(Bruce D. Perry, M.D.):“自己没有的东西当然无法给予。如果你从来没有得到爱,就没有办法给予爱。”



中学老师的办公室,下课时间总一副忙碌的景况。


许老师坐在我对面,小英是她的学生。小英和同学发生了一些矛盾,同学控诉小英经常不告而取,拿他的文具去用,有时候用一用还搞丢了。同时小英不太合群,经常是班级里掉队、影响秩序、干部收不齐作业的捣蛋鬼。


无论搞什么事,小英一概不会道歉,这很容易激怒老师和同学。遇到比较大的冲突,老师只能打电话叫小英的家长来。


小英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爸妈离婚后,小英跟着妈妈,妈妈平常忙着工作,要来学校一趟并不容易,得特别跟公司请假。


小英的妈妈来到学校,对老师又是鞠躬,又是连声“对不起”,但无论她怎么拉着孩子向老师和同学道歉,小英都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因为她觉得自己受委屈了。最后往往逼得小英妈妈生气。


但小英还是打死不道歉。



为什么要教孩子道歉


不愿意道歉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位(或不只一位)不懂如何道歉的家长。


自然,不懂如何道歉的家长,他们无法“向”孩子道歉。


这里说的“向”,不只是“家长不会向孩子表达歉意”,还包括“家长不知如何对孩子展现真实的道歉”。


也许你会说:“前面提到的小英妈妈,她不是跟老师鞠躬,还说对不起了吗?小英不会,但她妈妈确实会。”


多数人可能都有类似想法,但小英妈妈这样做,就表示她懂道歉吗?


我们来看看小英妈妈具体怎么做。


首先,她跟老师道歉,然后要求孩子也向老师和同学道歉。


这个过程中,小英妈妈并没有向小英询问事情经过,也没有关照孩子的心情。她就像接受命令的机器,在执行一道命令,而这个命令原本是给小英的,但小英不执行,于是妈妈就代替孩子执行。


其次,道歉的行动背后是什么驱动的呢?


有些家长就像小英的妈妈,他们向老师道歉的驱动力,在于他们内心的羞耻感,孩子让他们丢脸了,而他们过去对于师生关系也有一套比较刻板的认知,默认学生就该听老师的。


况且,生活原本就需要忍受一些不尊重的情况下,家长的羞耻感和其他压抑着的情绪交杂在一起,他们基本没有心力慢慢厘清事情的经过。希望“快速把事情处理完”的念头,使家长来到学校,只希望事情按照自己的期待落幕就好。


但像小英这样的孩子,他们让家长的期待破灭了,这更大的刺激了他们的情绪,所以有些家长在现场说话就不好听了,并且会试图强迫孩子“演出”他们希望孩子呈现的样子。


即使最后孩子照做,孩子也没有学到道歉的意义,还增添了一份反感。这个反感不是针对道歉这个行为,而是针对不给他解释机会,不和他交心,只是一味要他服从的大人们。这当中,孩子的期待也落空了,尤其对于孩子心中的“重要他人”——通常是父母——的期待落空,使他们一样充满不满的情绪。

现在我们大致清楚这个过程了:


1. 家长对事件关注点在于处理问题,而不是了解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2. 家长对关系的关注点在老师(有时是对方孩子的家长)等成人身上,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并且有时会以牺牲孩子的行动来证成自己对成人的尊重。


3. 要求孩子达成道歉的外在形式,而不是孩子对道歉的理解和内化。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学不到如何道歉,因为家长不会跟他们道歉,家长只会跟特定大人道歉。


那么就像心理医生布鲁斯.培理(Bruce D. Perry, M.D.)在《你发生过什么事》(What Happened to You?)中写道:“自己没有的东西当然无法给予。如果你从来没有得到爱,就没有办法给予爱。”


同理,如果一位孩子从来没有经会学到“正确的道歉”,结果就是他也难以给出正确的道歉,顶多是复制那些形式性的道歉,或著为了息事宁人的道歉表演。


长此以往,就会发生比较遗憾的负面影响。


对家庭的负面影响:亲子之间逐渐失去信任和安全感,有些亲子关系因此变得纠结、冲突不断,有些则变得疏离而冷淡。


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心理的抗压系统变得过度敏感而脆弱,导致容易有过激的情绪波动、失去对人的信任、自我价值感低(觉得“我不够重要”)、做事没有自信,并缺乏厚实的心理复原力。此外,也会引发一些影响健康的躯体症状,且更容易使孩子对酒精、药物等事物成瘾。



大人该如何“向”孩子道歉


如前所述,向孩子道歉不只是跟孩子说对不起,而是包括向孩子呈现“真实的道歉”。


下面我们从“创伤知情照护”(Trauma-Informed Care, TIC)的角度提出几个现实中,我们可以执行的要点,进而帮助孩子懂得道歉,维系心理健康:


一、 问“发生了什么”,而不是问“你有什么毛病”


当孩子出现类似小英的情况,某些家长总是想要在孩子身上找问题,会让孩子以为“我有问题”或“我有病”,等于被贴标签。我们需要换个问法,将焦点放在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进而与孩子的生活同在,知道孩子过程中什么地方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二、 调节、连结,再诉诸理性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有所变化,需要给予一段正向、受关注和稳定的关系。


但在问题发生的当下,孩子是充满情绪的,情绪中的孩子充满不安全感。


因此当孩子充满情绪时,比较好的做法是给予孩子一个安全的空间,等到他的情绪消退,这时再和他进行情感交流,关心他的情况,然后才是在孩子感到安全了、情绪稳定了、能够放心交流时,再进行理性方面的对话。这时,对话才有效果,否则都等于是在对孩子施压,只会继续助燃他的不安与相应的情绪。


三、 反思家庭序列与代际传承


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我们也曾经是孩子,被动接受父母的对待。父母对我们的多年影响,期待用一次谈话改变多年来对我们的影响,这是不现实的。


这个影响,往往也带到我们自身和孩子的相处上。


可能你面对孩子犯错,你会羞耻而愤怒,是你自己在孩子时,你的父母带给你的,让你以为“犯错是给父母丢脸,而这是不可被允许的”。而你的父母,他们多半也有他们的创伤体验和负面经验,这些一代代传承下来,被家庭成员视为理所当然,最后落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所以我们需要去反思我们观念和行为背后的经验,也许我们就能因此意识到,某些事情就停在我们这里,不要再去影响我们的孩子。



结语:孩子看着我们长大


我们都是凡人,凡人都不是完美的。真心的道歉是一种对自我与他人的接纳,接纳不完美的你我。这就是连结的起点,我们都不需要是完美的,但只要我们互相连结互助,我们就能化解许多光靠自己做不到的事务。


真正的道歉是人与人连结的黏着剂,出于对你我的真心接纳。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的,接纳真实自我,可以认同,可以赞许,可以原谅。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前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



责任编辑:婙莛
0

回复

等不到父母道歉的孩子,最后成了什么样?-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高浩容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高浩容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