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越来越不爱你,可能是你教的

发布时间:2023-08-24 2评论 2027阅读
伴侣越来越不爱你,可能是你教的-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小西
图源:Unsplash、图虫创意


结婚到现在,你觉得自己的婚姻过得幸福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你会不会有些犹豫不决?


说不幸福吧,毕竟也没有每天鸡飞狗跳,闹着离婚;


可说幸福吧,又总差那么点意思:


两人虽然每天同吃同睡,却始终感觉不到爱和亲近。


话说得越来越少,亲密也成了例行公事。


本应是最亲密的爱人,过着过着,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样的婚姻,实际上已经步入了假性亲密——


用形式上的在一起,来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为什么会这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正在逐渐侵蚀婚姻的“假性亲密”。




01

“我站在你左侧,却像隔着银河。”


朋友鱼鱼和老公刚过完结婚5周年的纪念日。


本以为他们还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没想到她却说:


“我们之间好像没什么问题,可我真觉得好累,好像有他没他都一样……”


在其他人看来,他俩一直很好:


老公工资按时上交,没有不良嗜好,每个纪念日,都陪着鱼鱼一起过;


鱼鱼也温柔顾家,衣食住行都给老公安排得井井有条。


可只有鱼鱼知道,他们在外像“假面夫妻”,在家像“合租室友”。


“每天躺在一起,对话却只有,睡了吧,关灯吧。”


“过着过着,成了自己一个人过日子,晒合照、过纪念日都像例行公事。”


“很多时候,我们连吵架都吵不起来。好多委屈想说,张口又觉得算了……”


无论是鱼鱼还是老公,似乎都习惯了在关系里做一个“好人”。


用着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对待对方,有不满也不会轻易表达。


而且,因为害怕让对方看到真实的自己,也害怕看见俩人的关系里真正存在的问题。


两个人在潜意识下“共谋”,像角色扮演般,扮演着对方期待的自己。


这样的两人,虽然都在努力“照顾”彼此,却也都会对对方失望。


都觉得自己是一直在付出的一方,倍感委屈、不甘,继而愤怒。


然后,无意识地把爱的能量消磨殆尽。明明伴侣就在身边,还是觉得孤立无援。


长此以往,关系越来越远,最后,总有一方会离开。


可哪怕离开了这段关系,习惯了假性亲密的人,面对一个新的人时,也还是会因要“坦露自己”而焦虑不安。


然后不可避免地、无意识地扮演对方期待的角色,来掩盖真实的自己。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我们无论辗转于多少段关系,都始终没法和别人有真正的联结。




02

怎么就掉入假性亲密关系了?


进入关系前,我们大多是满怀期待的,并不是冲着开始一段假性亲密关系去的。


可为什么处着处着,关系却变“假”了呢?


① 被隐藏的真实自我


假性亲密,是一种在关系中逃避亲密的“防御”。


习惯假性亲密的人,幼年时面对的世界常常是不稳定、不安全、甚至充满敌对感的。


这样的感受,大多来源于父母对幼时的我们所表现出的焦虑、沮丧、忽视、甚至是情感虐待。


为了维护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我们扮演成父母满意的模样,希望以此让父母“看见”自己。


久而久之,「虚假的自我」就会通过“角色扮演”将「真实自我」埋在内心深处,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成年后,这种防御也被转移到亲密关系中。


因为太害怕被伤害、太害怕失去,只能用“假我”来防御不确定带来的恐惧,反而让“真我”始终没被“看见”。


② 父母相处模式的复刻


在人生早期,我们就是通过观察亲近的人(主要是父母),来学习如何爱和被爱的。


如果我们的父母,本身就是处在假性亲密关系中,从不主动、真诚、自发地表达爱意。


那长大后,我们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复刻父母的相处模式。


比如,更容易将亲密关系、婚姻和爱,看作是例行的、僵化的、程序化的互动而已。


在这样的家庭下长大的我们,很难体验到,并主动创造好的亲密关系中所必需的“激情”。



③ 情感禁闭


情感禁闭是指,个体在情感上封闭自己,不愿意表达或分享自己的情感,保持麻木疏离的一种状态。


它同样是一种防御机制,用以防御“向对方展示真实的自己后带来的种种后果”。


当我们发现自己开始对对方感兴趣,并表示出关心时,大脑会接受到危险的信息。


为了不被伤害,我们选择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屏蔽所有的波动情绪以及情感的付出。


可是,真正的爱,是需要我们袒露自己的脆弱,并且能接纳对方的脆弱的。


当关系中的双方都选择了情感禁闭,那就默认了双方都决定保持情感上的麻木。


将关系停在了表面,不深入彼此,不用去面对真正亲密后的各种不可控。


那关系,自然也就陷入了“假性亲密”。



03

如何走出假性亲密关系?


要从过往已经习惯了的关系模式中走出来,并不容易。


但,绝不是没有可能。


首先,发现并正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已经形成的角色或期望的固定模式。


比如,会因为焦虑、害怕,无意识地重复过往的固定脚本,扮演起“过度付出者”。


然后,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去真实地表达自己。


在渴望被对方看见的时候,不要压抑不去表达,说“没事”“都可以”。


也不要在脑海预演各种被对方拒绝、嫌弃的场景。


把觉察放回当下,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让对方了解真实的你。


同时,观察对方真实的反应。


这一定会让你害怕,大脑可能也会跳出来预警,告诉你暴露真实的自己是危险的。


别害怕,试着从最小的事情开始,比如“我不想吃这家饭店,太辣了”。



接着,练习和对方进行不防御的沟通。


有时候,我们在关系里会像个战士一样,时刻紧绷、保持警戒的状态。


因为我们把过往受到的创伤在关系中转移给了伴侣。


每当对方要碰触到真实的自己时,就会不自觉地升起防御,或回避、或攻击。


试着在面对当前困扰的问题时,和对方进行不防御的沟通。


比如,约定好由一方先发言3分钟,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


在这3分钟里,倾听的一方不能插嘴、打断,更不能着急反驳、指责,给对方贴标签。


然后再换另一方发言3分钟,来回轮替。


整个沟通的过程中,都不能用对方自我暴露的内容去攻击、指控他。


在一次次的练习里,逐渐展现真实的自己,用真我和对方相处。


最后,不要忘了持续去探索真实的自我。


坦诚地和伴侣沟通,表达自己很重要。


但这些的前提都是,我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自我感知。


亲密关系,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课题。


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通过和伴侣之间的关系,照出自己真实的样子。


如果我们的亲密关系是“假”的,那么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同样出了问题。


不妨问问自己:


你能不能确切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你能不能清晰地描述出,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


很多时候,因为从小被灌输了太多“你应该”“这样才对”,我们慢慢弄丢了那个真实的自己。


也忽略了和真实自我去接触,去联结。


但,我们只有“看见”了自己,先做“接住”自己的人,才能在关系中被对方“接住”。


在接下来的日子,你可以在和伴侣表达、沟通的同时,留心观察、探索那个被埋藏的真实自我。


也可以选择开始一段充满疗愈性的咨访关系,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着你一起去探索、去看见。


在你不安、焦虑、“黑化”的时候,稳稳地接住你,牵着你找到光。


如果你需要,可以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服务。


它会陪着你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陪着你一起走过这段自我探索、自我调整的路。


勇敢,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却仍然向前。


这场勇敢者的游戏,相信你一定能胜利!


首次咨询即享半价

戳图立省至少200元!


0

回复

伴侣越来越不爱你,可能是你教的-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壹心理官方酱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壹心理官方酱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