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侵害 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发布时间:2023-06-27 1评论 151阅读
预防校园侵害 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青少年安全是教育的头等大事,为切实把中小学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自1996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努力为中小学生创建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004年的活动主题是: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我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话题,是因为来访者诉说她的五年级女孩受到学校保安大叔的侵害。

 


一、儿童性侵害的定义

       

儿童性侵害是指施害者为满足性欲或其他目的,透过暴力、欺骗、物质引诱、讨好或其他办法,引诱儿童进行性活动  

       

儿童性侵害有多种形式,儿童性侵包括非身体接触性侵犯和身体接触性侵犯。非身体接触性侵犯包括侵犯者只暴露自己的生殖器官,或者在孩子面前手淫,或者嘲笑孩子。身体接触性侵犯包括侵犯者接触或抚摸孩子的身体敏感部位(如女孩的乳房或外阴部、男孩的外生殖器)、强迫孩子接触身体、故意摩擦性器官、与孩子性交、强制性交(包括口交、阴道性交、肛交)

       

儿童性侵害不仅指某人触摸了某个儿童身体的隐私部分同时性侵害也指某人要求儿童触摸他/她的身体的隐私部分。

 


二、儿童性侵害后的表现

       

当儿童受到侵害后往往有以下几种表现:

       

1、精神状态表现出一个非常惊恐。

       

2、频繁去卫生间的生理化情况。

       

3、有头疼头晕躯体化症状。

       

4、对某些人和事异常敏感。

        

5、会产生敌对、厌恶、恐惧异性的表现。


 


三、儿童性侵害后的积极应对

 

如果儿童成为了侵害的受害者,应该积极采取行动:

    

1. 果断保护:首先要确保儿童的安全。如果侵害的情况仍在进行中,立即打电话报警确保儿童得到及时保护。
         

2. 认真聆听:要认真聆听儿童的叙述,并且不要尝试干预他们的情绪。不要怀疑或质疑他们的故事,而是耐心的询问细节,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3. 寻求心理干预:当事情发生后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找专业机构寻求儿童心理治疗,让儿童得到合适的心理支持和康复。

        

4. 积极报案:如果确定有人在侵害儿童,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案,同时协助警方收集证据。这样能够让侵犯者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也能防止侵害事件再次发生。
      

总之,保护儿童、倾听儿童、寻求心理治疗和报案是处理儿童侵害情况的重要步骤。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康复,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

 


四、儿童受侵害的预防

       

1.关注儿童生活:


父母或监护人需要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温馨、稳定、开放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提供安全感,鼓励孩子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了解孩子生活中接触的人。

      

2. 提供安全教育:


父母或监护人、学校及社会组织需要为孩子提供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让他们知道可以向自己信赖的人求助。帮助孩子明确身体的隐私部位和个人空间的概念,并告诉他们哪些部位不能被触碰;帮助孩子学会辨别哪些人会对孩子实施性侵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对性侵害有基本的判断
      

3. 健全学校安全制度


对于从业人员的招录不能简单地只要求学历水平、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等,更要注重从业的思想品德,严格限制条件,并在招录是进行心理测评,确保有一定犯罪危险的人不被引入,全面提升儿童相关工作者的素质,并常态化教育考核。严格教职员工教育和管理,健全学校安全制度。

       

4. 社会关注:


父母或监护人可以与学校、社区机构等合作,组织有关儿童保护的活动和宣传,提高家长和孩子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社会也需要加强对儿童受侵害的认识和关注,建立儿童保护机制和举报渠道。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心理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救助,打击犯罪,避免危害结果的进一步发生。

      

5. 防范身边人员:


父母或监护人需要留意周围人员的行为,以及和孩子接触的人员是否有不良记录和犯罪史。尽可能避免将孩子单独送给陌生人照顾,确保孩子在外出时有安全的伴随。
       

总之,预防儿童受到侵害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孩子从小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同时社会也应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来保护儿童。

 


五、儿童侵害者的心理探究

        

儿童侵害者的行为是极其严重的,我们对儿童侵害者进行心理分析,以帮助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动机和问题。
        

1. 心理问题:


大多数儿童侵害者都有某种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比如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等。他们可能曾经遭受过虐待或性侵犯,导致他们在成年后产生了强烈的控制欲望、情感缺失或其他恶劣情绪的体验。
      

2. 性心理障碍


大多数儿童侵害者有某种性心理障碍,如性偏执狂、性厌恶症等。他们往往没有适当的性教育和性知识,可能会错认为性行为并不违法或违反道德规范。他们也可能有性上瘾行为和色情成瘾。
     

3. 控制欲望:


儿童侵害者可能有很强的控制欲望,他们想要在社交和家庭环境中保持权力地位,并通过对弱势群体施虐来实现这种目的。他们可能会对受害者进行威胁、恐吓或利用等行为。
      

4. 自我认知问题


儿童侵害者可能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问题,他们可能缺乏对自我行为后果的认识,也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罪恶性质。他们往往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或其他人,并试图逃避惩罚。
      

5. 社会环境影响:


儿童侵害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也可能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在某些社区中,性虐待和儿童性行为被视为常态或文化传统,可能导致儿童侵害者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罪或有理由。
     

总之,针对儿童侵害者情况的多样性,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原因能够更好地指导预防和处理。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需要对受害者和社会产生的严重后果负责,有关部门应加强提供相关帮助服务和法律处罚。 




责任编辑:婙莛
0

回复

预防校园侵害 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六月来风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六月来风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