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勇敢地承认了错误,那我也应该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3-03-04 9评论 1889阅读
「他勇敢地承认了错误,那我也应该这样做」-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姜绍斌
编辑:姜绍斌
来源:微信公众号:婴幼儿心理(ID:kidslab)


小朋友都会说谎——这是在儿童发展历程中必经的,家长们不必仅仅因为自己的宝宝有过撒谎的行为就怀疑他们是不是在秉性上有什么恶劣之处。不过撒谎终究还是不好的行为,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的宝宝可以勇敢地、诚实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呢



心理学研究者们发现,社会规范可以促进小朋友们的诚实行为。简单来说,如果小朋友们意识到其他小朋友在犯错的时候会勇敢地承认错误而非撒谎,或者是意识到其他小朋友更加认可在犯错时承认错误而非撒谎的行为时,他们自己也会更愿意在犯错的时候说实话而不是撒谎。



这些研究者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了 164 名 3 岁的儿童和 175 名 5 岁的儿童作为被试,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任务:


实验者会单独和一个小朋友进行游戏,游戏内容是,实验者在小朋友的背后拿出一个会发声的玩具,让小朋友根据这个玩具发出的声音猜测这个玩具是什么。实验者告诉小朋友,这个游戏共会进行3轮,如果小朋友3轮都猜对了,就能得到奖励


前两轮游戏都照常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实验的设计,前两轮游戏中使用的玩具所发出的声音很容易就能让小朋友猜出玩具是什么,所以前两轮中大多数的小朋友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他们距离正确做出3次猜测、从而得到奖励,只差最后一轮游戏。


但在第三轮游戏开始前,实验者突然告诉小朋友,“我接下来有一些事情,需要离开实验室1分钟,你不可以回头偷看下一轮游戏的玩具是什么”。这当然不是真话——实验者确实会离开实验室,但这不是因为她真的有事要离开,而是为了给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偷看的机会;而这期间小朋友在实验室里做了什么、有没有偷看,实验者也是知道的


果然,小朋友们没有“辜负”研究者们的期望。因为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而且因为对于实验者的真实目的并不知情,超过87%的小朋友选择了偷看。



1分钟后,实验者准时回到了实验室,但她并没有立刻开始第三轮游戏,而是对小朋友说了一段话。这段话,涉及到了本研究需要操控的自变量——社会规范


实验组中,实验者会向小朋友陈述一些关于说谎的社会规范,包括两种:


我此前和其他小朋友们玩过这个游戏,有的小朋友在我离开屋子的时候偷看了,但他们当中大多数事后也承认他们偷看了


或:


我此前和其他小朋友们玩过这个游戏,有的小朋友在我离开屋子的时候偷看了,大多数小朋友都认为偷看的小朋友应该承认错误


而在控制组中,实验者说的话并不会包括社会规范:


我此前和其他小朋友们玩过这个游戏,他们大多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


随后,实验者会询问小朋友:“你刚才有没有偷看?”



作为因变量,研究者们统计了在偷看的小朋友中承认自己偷看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不难看到,在实验者向小朋友陈述了其他小朋友在偷看后的做法 / 对于偷看后应该做什么的态度后,本实验中(真的偷看了的)小朋友们承认自己偷看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控制组。这说明,向小朋友陈述一些关于说谎的社会规范,小朋友真的更愿意说实话了。



为什么向小朋友陈述社会规范后,小朋友会更加倾向于不撒谎、而是承认错误呢?这有可能是因为,一来,小朋友可能会意识到承认错误是正确的;二来,小朋友可能通过实验者对于社会规范的陈述,意识到自己承认错误可能并不会受到惩罚,或者是被其他小朋友瞧不起。一来二去,他们可能就更愿意说实话,而不是撒谎了。


本文参考资料:
Liu, X., Zhao, C., Zhang, X., Compton, B. J., Sai, L., & Heyman, G. D. (2022). Messaging about descriptive and injunctive norms can promote honesty in you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93, e598– e606.

作者简介:姜绍斌,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婴幼儿心理(ID:kidslab),北京师范大学婴幼儿心理实验室。



原作者名: 姜绍斌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婴幼儿心理(ID:kidslab)

转载原标题: 「他勇敢地承认了错误,那我也应该这样做」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0

回复

「他勇敢地承认了错误,那我也应该这样做」-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成长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成长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