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一个抑郁女孩的自白:2次濒死的我,有些话想对你说

发布时间:2023-01-11 50评论 3986阅读
一个抑郁女孩的自白:2次濒死的我,有些话想对你说-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来访者玉兔捣药 | 作者
Lilith | 编辑
pexels | 图源


人的一生,总有几个难以度过的坎儿。

 

我也不例外,经历了两次。

 

只是我的坎儿,从一出生就有了,却到十几年后才爆发。

 

庆幸的是,那两次,我都做了很正确的事——去做心理咨询。

 

如今回过头来看,那个在濒死中依旧不放弃自救的自己,真的很强大。

 

今天我想分享的很简单:

 

两次相隔十几年的心理咨询,究竟对我的人生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一次心理咨询

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


现在想一想,第一次心理咨询,已经是16年前了。

 

我刚上高一。换了新班级后,一切都很陌生。和班里的同学也关系疏离。总觉得小时候的噩梦又回来了。

 

时间往回追溯。

 

因为我妈早产,我生下来就是一个腿脚不太方便的孩子。爸妈没有放弃我,他们从不特意强调我的残疾,而是鼓励我积极治疗,努力锻炼。

 

他们常对我说的,就是“要努力、争气,要出人头地。

 

所以,我像正常的小孩一样,读小学、升初高中,照着正常小孩的轨迹走。只是走路慢一点,姿势不好看一点而已。

 

幼儿园时,小朋友只会好奇我为什么走路和他们不一样。

 

到了小学时,好奇演变成了霸凌。

 

被小男孩们取绰号、打骂,反抗却打不过。这种情况,从小学持续到高中。



直到现在,我还是想不通:为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还不懂事,我却没有被欺负;小学之后开始懂事了,反而会欺负人呢?

 

时间来到高一。

 

也许是长期的情绪积累,也许是对新班级的不适应,加上同学对我的指指点点。

 

我越来越厌学,每天即便强打精神,还是会害怕去学校。

 

直接导致高一的第一场考试,成绩一塌糊涂。

 

拿到成绩单时,愧疚感勒紧了我的喉咙,我不知道怎么向爸妈交代。

 

妈妈发现了我的不对劲,听我讲发生什么之后,就帮我预约了心理咨询。

 

第一次去做咨询,我非常忐忑。即便知道会保密,还是担心咨询师会把我和他说的话,告诉妈妈。

 

但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没那么紧张了。那是一个男性咨询师,说话声音很慢,不急不躁。

 

最重要的是,他的态度平和,和喜欢说教的父母、老师完全不同。我感受到他把我放在了和他同样平等的位置上。

 

在他的询问中,我慢慢说出所有痛苦。

 

对考试失利的愧疚、对不起父母对我多年的付出。

 

父母花了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培养我,我却那么差劲。

 

在不断地自责中,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咨询师耐心地听完后,却说:“可是,我觉得你有很坚强的一面。”

 

惊愕中,我听到他开始肯定我。

 

肯定我这十几年来配合父母治疗身体的艰辛。

 

肯定我这么有毅力坚持训练,最后不需要拄拐杖也可以好好走路。

 

他还给了许多实用的建议。比如怎样去寻找朋友的支持,怎样去和老师反馈。

 

学习上,不需要一直只盯着最后的结果。一点点慢慢做,才能一点点变优秀。

 

那时我才发现,自己一直在追求让父母认同的优秀,从而把自己逼得太紧。但其实,我已经做得够好了。

 

我也明白了要为自己而学习、而努力。这影响了我今后的人生走向。

 

高考后填报志愿,我没有选择仅仅只是让父母满意的专业,而选了自己喜欢的社会学。

 

可以说,是心理咨询,给了我第一次有勇气做自己的机会。

 


第二次心理咨询

将我从悬崖处拉了回来

 

第二次心理危机,发生在2019年尾。

 

那时,我在工作中有些受挫。

 

因为自己把这份工作看得很重,很想做好,所以就算领导给我布置的工作量和KPI都超出正常负荷,我依旧扛下来,没说什么,但压力大得不行。

 

有时候手忙脚乱中出了小差错,我就会批评自己:


“为什么你能力那么差,为什么你一无是处?”

 

当年12月,还发生了一件事:我最喜欢的艺人崔雪莉,自杀去世。

 

直到这一刻,当我打下这些字时,心还是很疼。那么美丽、有才华、会画画跳舞的女孩子,年轻得近乎前途无量,却不想活在这个世界。

 

再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疫情爆发,每天看着社交网络上的新闻,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失控感,伴随而来的焦虑、抑郁,一天比一天更窒息。

 

工作的举步维艰、偶像的离世、疫情的种种,一块块巨石同时砸下来,我脑子里那根一直绷得很紧的弦,崩的一声,断掉了。

 

一种“不想活下去”的感觉猛地生了出来,半夜惊醒时,我决定第二次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这次的咨询师,是一个中年女性。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知道她是我想找的人。

 

因为她和我一样,行走不方便。

 

可是精神状态却和我很不一样,即便双手不方便,她依旧穿着花裙子、涂着指甲油,自信从容。

 

当我坐在沙发上开始和她的第一次咨询时,坐得比小学生还要拘谨。

 

咨询师看出来了,还没开始咨询,就提前给我扯了很多纸巾,说知道我会哭。告诉我在这里可以放松,不需要太紧绷。

 

她的举动,让我放下了戒备和警觉。

 

我并不是一个很爱自我暴露的人,可她让我感觉可以安全地倾诉。

 

所以,工作上的不如意,我全部哭着说了出来。

 

但那时,我依旧有所保留,甚至对自己的讲述有修饰和美化。


好像两个人在交换秘密一样,她开始先讲了自己的故事。

 

因为我们手脚都不太方便,所以面对的困难很相似。我经历过的,她都经历过。

 

听完她的自我披露后,我自然而然地讲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那种感觉,真好。

 

过后,我便开始了长期的咨询。

 

咨询师每次看似简单的“聊聊”,给我的帮助都是巨大的。

 

在这间咨询室里,她帮我发现了许多我忽视掉的事实。

 

比如,我成功地考上大学,读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有一份正当的职业,租得起一间房间,自食其力地活着,还懂得在上下班之余进一步地探索生命的意义。

 

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看重,非常优美的。

 

工作上的小差错,不代表我能力不行。人都不可能完美,人就是有时会犯错。

 

当我因为工作而情绪不好时,就先呆在那个情绪里,不要抗拒,感受它,再让它自然流淌过去。

 

那段时间,我也常常被想要自杀的念头困扰。

 

出乎我意料,她没有安慰我,更没有老生常谈地让我热爱生活,而是带着我一起找情绪的源头:

 

“你想自杀的感受有多强烈?”

 

“当你不舒服时,你具体感受到的是什么?难受?难堪?还是尴尬?”

 

有时我会表达不清楚内心过于复杂的感受,而说得有点啰嗦,她也不会嫌我烦,而是简明扼要概括出我想要说的,再反问我:“这样说对吗?

 

顺着咨询师的思路,我发现自杀的念头虽然时不时从脑海中闪过,但没有很强烈。

 

而且每一次,竟然会有个声音回荡在脑海,告诉我:“亲爱的,你不能就这么算了。”

 

咨询师问:“是谁在和你说这句话?”

 

停顿了一下,我哽咽道:“我自己。”

 

原来,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关怀我的自己存在。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依旧没有放弃我。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我听到那个自己的声音更强烈了:

 

“看到你现在对自己的感觉这么糟糕,我也很难过。但这些感受会过去的。


我在这儿陪着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无法和你形容那一刻自己内心的震撼。

 

好像沉睡了许久后,突然醒了过来。

 



痛苦是一种信号

让我们做回真实的自己

 

往后,在一次次的咨询中,我们还谈了好多好多。

 

谈过我因为小时候的校园霸凌,而导致的容貌自卑

 

她依旧用意向对话方法,指引着我去仔细看看那个自卑的自己,其实长得很好看。

 

在咨询师的鼓励下,我尝试着穿裙子、穿旗袍,变得更有自信,全然接纳自己的容貌与身材。

 

也谈过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我妈一生“为母则刚”,她用她的好强与勇猛,帮助我坚持训练手脚,可以正常生活。

 

但妈妈对我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在长期的成长环境中,内化成我内心的某种自我审视。

 

每当做得不够好,没有完成目标时,那个自我批评的声音,某部分是我妈的声音。我做的那么多事情,不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满足她的欲望。

 

咨询室中,还发生过许多这样的顿悟

 

但如果你觉得,咨询是一件很舒服的事,那就错了。

 

深挖关于“我”的人生真相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成吨的痛苦、不适。

 

可是,即便在赤裸裸地自我分析后,难以接受真相,我依旧庆幸自己来到了这间咨询室,遇到了我的咨询师。

 

咨询师就像一个“加油站”。

 

在她的支持下,我拥有了勇气面对工作的挫折,也有了脑力去思考、衡量眼前的环境。

 

这些改变也反馈到了现实生活,工作变得更顺手了,我也知道怎么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去过好自己的生活,好好吃饭,好好运动,好好睡觉。

 

如今,我还在持续的学习进修,最近正在赶论文中。

 

而我所有的付出,不是为了让外界满意,而是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我也开始放下追求完美的努力,承认自己已经尽力了,无愧于心。

 

我终于允许让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做一个完整的人。

 

最后,我想给你几个咨询师教给我的小tips:

 

a.每当陷入困境,感到自己不够好,从而自我批评时,可以写一封信。

 

但不是自己写给自己。

 

而是想象自己有一个非常明智,有爱心又关心你的挚友,此时,她遇到了和你一样的困扰。

 

从这个好朋友的角度,给自己写一封信。

 

b.如果你当下的情绪特别糟糕,可以尝试给情绪命名。

 

因为,当我们说出“这是愤怒”“我感到害怕”时,通常能感到一些情绪上的自由。

 

不会迷失在情绪中,才能拥有如何回应它的选择。

 

c.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当你遇到挫折而感觉无能为力,或无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走出创伤时,心理咨询是一种可以帮助你走出低谷、发现自我的有效方法。

 

我想和你说,当你感到痛苦时,它不该被视为某种心理疾病。

 

这份痛苦,往往证明你在积极、努力地重新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力量、有感受的人。

 

痛苦是一种信号,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它想要对你自己说的话吧。


写在最后


痛苦是一种信号,它在提示一直以来被你忽略的事情,提醒你去找回真实的自己。


而你还会想要求助,就已经是有力量的表现。


当你感到困顿、痛苦却对此无计可施,不如选择求助于专业的力量,通过心理咨询重获能量,解救自我,走出困境。


如果你不了解如何选择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为你推荐一位擅长创伤修复和处理内心冲突的咨询师:


李亚敏


李亚敏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C级沙盘师,从业超7年,服务时长4000+小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在面对不同来访者时,能够根据来访者情况,灵活使用不同方法,帮助来访者成长。

李老师擅长以心理动力取向、分析心理学、沙盘疗法、整合取向等,帮助来访者解决抑郁焦虑创伤、个人成长、无价值感等议题。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不妨找李老师聊聊。为了鼓励求助意愿,李老师特地开通少量半价咨询名额原价600元/次的咨询,现价仅300元/次


↓ 点击下图,立即向李亚敏老师求助 ↓



0

回复

一个抑郁女孩的自白:2次濒死的我,有些话想对你说-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来访者故事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来访者故事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