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渡:当大象踩死蚂蚁,大象不会在意蚂蚁的感受

发布时间:2022-12-07 5评论 1767阅读
自渡:当大象踩死蚂蚁,大象不会在意蚂蚁的感受-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01


存在心理治疗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时间性」。


所谓时间性,指的是人们唯有对「时间流转」有所觉察,才能觉察到真我,进而通过这份觉察去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都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


举个例子,我在学校教书,小学生基本上对于时间是无感的,他们没有时间性的觉察,在他们的世界观中,好像童年会无限延伸下去,教室里的同桌永远不会变,而父母等大人在他们眼中,也像是一个个带有简单符码的形象。


父母说的话似乎永远是对的,老师是严厉和需要尊敬的⋯⋯在这么一个永远不会老去和死亡的世界中,好像世界暂停了,永远停在孩子身处的当下那一刻。


初中段的孩子,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的身体产生变化,他们开始对于时间有了觉察。这个觉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的,男同学有了喉结,可能一个夏天就窜高好几公分,班上女同学都得仰头和他说话。


女学生也开始发育,胸部隆起,有了月经。不只是身体的变化,他们会发现身边某些异性看待他们的眼神也变了。


紧接着,中考这个特殊日子带来的压力,以及周遭大人对这个日子宣传的意义,使得学生们发现原来生命是个断代,大家有可能在那天之后各奔东西,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时间性使人们开始思考自身的变化,进而回头追溯过往,直到出生那一刻,甚至超越出生,企图理解前世的因果。


从而,人们内在的「死亡焦虑」也被唤起,人们不得不面对与「死」相关的人生课题:再炙热的爱都可能消退、再坚定的情谊都可能翻脸、再亲密的亲人都可能骤然离世、我们的青春不会一直都在。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撒手人寰,离开我们放不下的事业、梦想与悔恨。


对时间性的觉察,是对生命有始有终,以及过程变动不居的觉醒状态。在存在心理治疗中,帮助来谈者了解时间性,对解决来谈者的困境至关重要,如前所述,人们诸多焦虑的来源都和时间性有关。


02


中国人对「时间性」并不陌生,毕竟中国文化千年来,一直是儒释道三者兼容。


儒家重视时间性,谈养生送死,谈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成熟度,从「十五志于学」到死前,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人生课题需要修通。


道家也谈时间性,从一个「既存事实」(givenfacts)的维度去谈,谈的不是个人修养,而是大自然的规律,而人做为自然的一部分,也得依循这个规律生活。在这当中,人们理解时间性是不可控的,人无法与时间为敌,无法与自然规律为敌,试图留住青春、避免死亡等行为都是无用功。


佛家对于时间性的描述则穿越了人,是对世界本质的探索,真正深入到「存有」(being)的根本,宇宙的起源与终结。


我们不妨曾影视作品的角度去理解佛家的时间性,韩国导演今基德有部作品叫《春夏秋冬又一春》,算是将佛家的时间性观点世俗化的一个尝试。


电影描述一位和尚的一生:


春天,小和尚白天做早课,其余时间在山林中嬉戏,他有时候会为满足自己的乐趣,误伤昆虫、动物的生命。老和尚教小和尚认识到生命不分大小,小和尚便不再伤害动物,因为他对动物有了同理心。


夏天,小和尚长大了,成为一位少年,他看见树林里两条蛇交媾,对情爱有了懵懂的认识。他爱上了来寺里治病的少女,动了心,也尝了禁果,为此放弃修行,和少女私奔。


秋天,还俗十多年的小和尚成了中年人,他成了杀人犯。他杀了外遇的妻子,为躲避通缉逃回寺里。老和尚面对小和尚的贪嗔痴,试着点拨他。小和尚冷静下来,他知道自己躲不了,他躲不了人性、躲不了已经铸下的错误、躲不了自己的人生。他在地面刻心经,等候警察到来。


冬天,小和尚服完刑期,回到寺里。老和尚已经不在了,小和尚也已经是半个老和尚了,他成为寺庙的主人,面对寺里的小和尚,仿佛进入一个轮回。


03


我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对孩子耳提面命:「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否则你就会⋯⋯。」,或是「孩子,这些事情我都经历过,我不希望你跟我一样。」


这些话大多出于父母的善意,他们想要保护孩子,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特别是犯了他们曾经犯的「错」。


比如有的人自己当年没有跟所爱之人结婚,选了个适合过日子的,选了个有房有车的,后来在婚姻中过得不幸福,于是面对孩子的择偶,他希望孩子不要和他做出同样选择。


反之,也有些家长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跟所爱之人结婚,而是选了个适合过日子的,有房有车的,能衣食无忧的。他很满意,所以就把自己的择偶观教给孩子,要孩子别为爱昏头。


这些善意,某个角度来说,都是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轮回的其中一世,他们试图干预孩子的人生,实则是一种移情,以至于他们以为在干涉的是他们自己的人生。


干涉他人不是一种轮回,轮回的苦乐只有自己能受。


也就是说,那些对孩子的干涉,并没有办法让父母逃脱自己的轮回之苦。更何况轮回尚未开始,他们得先把他们这一世渡完,才能去到下一世(假如真有其事)。


当然,如果你是无神论者,你认为不存在轮回。那么抱持这种观念,对于孩子的生活强加干涉,那么孩子更有理由抗拒。因为父母的经历不等于孩子的经历,也许父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感同身受,但那也只是一定程度,而非全部。


就像有些老人有囤积癖,不见得是他年轻的时候挨饿过,很可能只是阿兹海默症的症状,这些老人需要的是医疗和专业照顾。当他们斥责孩子过于浪费,很可能并非事实。


终究,一个人如果无法专心一志的渡化自己,就急着渡化他人,那很难让别人心服口服。因为这个人言之凿凿的话语,并没有在他身上得到验证,那怎么听都像在说故事。


04


从这里,再次回到我的教学经验,老师可以跟学生讲道理。教学现场,我也会跟学生讲道理,但我不会急着要学生马上接受,因为有些道理不是拿来服从的,而是拿来放在心上。


也许有一天,学生会遇到某个场景,想起老师说过的话,这时他就能应用上。


但也可能学生一辈子也遭遇不到类似的场景,那也很好。


我回想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遇到的老师,尤其义务教育阶段遇到的老师,他们几乎一生都在学校度过,有很多社会上的事情,他们没经历过。他们有很多自我局限,当然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但他们也传递了很多狭隘的经验和道理。


更重要的,即使是现在,有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也不会向心理工作者求助,更何况从前。有些老师应该好好找个咨询师谈谈,但在当时,这根本不是一个会被提及的选项。


此外,有些道理,说是说了,但学生总是得经受一遍,因为人生的既定事实不是用头脑理解的,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体验为身心带来的种种感受,这些感受才能让一个人真正理解,真正的「悟了」。


比如恋爱、失恋;成功、失败;自信、自卑;勇敢、怯懦;真诚、欺骗⋯⋯许多第一次的体验,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而那些经历带来的感受,都无法仅通过思考与想象,通过头脑来把握。


这也是时间性,只有在人生事务流动的过程中体验,一个人才能把握人性,把握「我是谁」,进而决定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05


当大象踩死蚂蚁,大象不会在意蚂蚁的感受。


大象如同自然,是那些人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而身为蚂蚁的人类,去揣测大象的意图,这本身就是徒劳的一件事。因为无论大象对自己踩到蚂蚁有什么想法,首先大象要能注意到他脚下的蚂蚁,可是蚂蚁太渺小了,大象能注意到吗?


也许这本身就不是蚂蚁该思考的问题,蚂蚁该思考的是怎么在大象的脚下生存,而不是用自己的生命去验证大象是否有良知。


人生课题的审度,离不开我们对人生现实的认知,我们对现实认知的越清晰,我们越有可能在其中看见自己,看见过去,看见未来。


而这个「看见」注定无法完全看清,因为蚂蚁的视线就那么低矮,蚂蚁的一生那么短暂。我们能走的路不远,但这不远的路涵盖我们的一生。


再短暂的一生,对一只蚂蚁而言,那也是完整的。


而未完的种种遗憾和妄想,也是这一生的一部分。如此说来,那未完成的,就像国画上的留白,其实也是完整整体的一部分。



文:高浩容  (哲学博士,前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
责任编辑:殷水
0

回复

自渡:当大象踩死蚂蚁,大象不会在意蚂蚁的感受-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高浩容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高浩容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