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童年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发布时间:2022-11-13 5评论 1655阅读
你的童年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童年,在你的记忆里是什么样子?曾几何时,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想着摆脱成年人的束缚的唯一方式就是快快长大。而今识尽愁滋味,却开始感慨花有重日开,人无再少年......。

 

每个人是家庭熔炉中锻造出来的产物,并且都有专属的“出厂设置”。父母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原材料的质量,大小和型号;而我们与生俱来的气质和性格,在每个家庭父母独有的教养法则下,最终定制出了“终极个性化产品”,所以即便是出生在一个家庭的孩子,也是千差万别的。



如果一定要回忆童年,你会不会有种在看的一部老电影的感觉。如果你喜欢这部电影,可能就会清晰的回忆出主人公的一些精彩的片段,如果不喜欢这部电影,你可能就会模糊化处理一些过往部分,但是作为电影的主基调,所有发生过的一切,或多或少,或隐或现的都会留在你的身体里,即便没有时常被感受到,身体也不会忘记

 

在长大的路上我们都被贴过很多标签,在心里也都有那么几座山需要用一生要去攀登。也许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与任何人的任何关系都将走向终结,而被我们忽视的自我,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

 

童年备受关注,但是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的童年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01

童年终结在被抛弃的恐惧中


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回想长大的过程,有几个孩子没有听过父母那些随口而出的吓唬?“不要哭,大灰狼会吃掉你的”;“再乱跑,让拐小孩的坏人把你抓走”;“警察叔叔就在外面”;“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在所有这些威胁中,“我不要你了”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用“抛弃”的方式威胁他们会激发人类最原始的恐惧 -“死亡恐惧”。弗洛伊德学派的”客体恒常性“告诉我们与”客体“之间能够保持一种”恒定的常态“代表就我们拥有了一种能力。也就是说即便这个”客体“不在身边,我们心里依然可以保持和他的情感联结,那么我们就是安全的。


在生命的最初期,妈妈往往就是我们寻找的那个”客体“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的陪伴和照顾就意味着会出现生存危机,我该怎样活下去会成为他们无法回答的问题。孩子也许没有办法表达清楚,但是父母的“消失”和“抛弃”会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分离”的威胁,这也为之后的多种关系,包括亲密关系种下了焦虑的种子


其实”爱的消失“比打骂孩子的伤害性要大很多。孩子在父母不断的反馈和强化中塑造了自己的思想,最终将这份不安定带进了自己的成年生活,强大的代际传递又将这些情感、规则、影响和信念血脉相传。

 


“家庭”其实是一个体系,每个成员都在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影响着他人和被他人影响着。我们学会的种种情感,其实都是在家人的态度、直觉和相互混沌关系中慢慢确立的。小时候,家就是我们的全部所在。很多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家庭,又有几个不是一地鸡毛,如果父母相对严苛,那我们就很可能会认为“:我不能轻易相信人”“,我不值得被关心”。

 

于是,孩子的童年早早终结了,因为他们需要尽早学会如何取得别人的喜爱和认可。如果他们继续”一意孤行“的成为自己,便有可能被亲近的人抛弃。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应对父母的忽冷忽热,需要学会察言观色的维持住和自己的亲密客体的关系。没有了自由的心灵,也就失去了早期自我探索。

 

02

童年终结在愧疚里


愧疚是对过去的一种遗憾,而焦虑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担心。这两点很集中的体现在了孩子和父母身上。有多少人带着不知名的愧疚走进了成年人的世界。为什么父母的爱,时常让我们有负罪感?


中国式的养育里深藏着父母的全力以赴。无限度甚至是有些无边界的爱,将憧憬和规划统统装进一个背包,递给了孩子。也许这里不全是孩子想要的,所以背上它探索人生无疑是沉重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孩子需要带着父母对未完成事项的情结走在探索自己的路上。

 


父母用自己的付出和牺牲“绑架”了孩子,他们还有选择成为自己的机会吗?也许我们真的应该换一个相互依赖的方式生活,那种不是基于”需求“而是基于”爱“的交往方式。


就像叔本华曾经说过:人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生活。因为人就像冬天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被对方的刺刺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到寒冷。


所以在家庭里也是一样,我们要反复尝试最终找到彼此合适的距离。美好的向往抵不过生活的琐碎,即便是亲人,对平衡的把握也诚然是一门艺术。父母和孩子维持过于紧密的捆绑关系,彼此都不得不做出让步,这也恰恰成为以青春期为代表的反目和离开的理由。


我们能不能做到“随叫随到”,又“远远相望”,我在远远的背后指引你是内心笃定的最好诠释。聪敏的父母能够珍视关系又留有余地。

 

03

童年终结在“好孩子”的标签里


很多孩子即便是在长大后,也依然有深重的“不值得感“。人生不值得似乎刺痛了每个硬抗的成年人。在我给年轻人做的工作面试里,经常听到他们说自己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因为没有兴趣的支撑,就要不断的说服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但当我问:”你为什么最初会选择这份不喜欢的工作?答案几乎无一例外的指向了父母。


”因为我的父母是从事这个专业的“;”因为我父母希望我从事这个行业“;”因为我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是父母拿的主意“。

 

听上去是一个个无奈的故事,但当我眼前坐着一位三四十岁,却仍然说不出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的时候,一丝丝悲凉和无奈。我们身上经常被贴上各种标签,比如一旦被贴上”好孩子“的标签,我们就要尽量向好孩子的状态靠拢。


不容许自己发脾气,做出格的事,长此以往我们就习惯了带上一副“好孩子”的面具。失去充满好奇的自由心灵,不敢表现自己和试探边界,开始一直生活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中的时候,孩子的童年也就结束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就是每个人都努力使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矛盾,所以当孩子“慢慢地投入的越多精力和时间做他不喜欢的事情,即便是不喜欢,为了减少不协调的感受,也会说服自己接受现实,甚至用消极和洗脑的方式来达到平衡。

 

苏格拉底说”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那么我们没有经过审视就投入的爱情,没有经过审视的交往的朋友,没有经过审视就选择了的人生。到底是我们的,还是我们为别人在活着的?

 

我想告诉我的孩子,你拥有别人永远不会拥有的东西,那就是你自己的一生。就像《越过内心“那座山”》里讲的一样:“请找到真正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像自己。你不必为了被爱而去努力,你只需要成为自己。愿你每一天越来越像自己。”

 

希望借你瞻前与顾后,借你执拗如少年,遍历山河暮年后,仍觉得人间是值得。余生很贵,请别浪费!


作者:骐骥小暖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回复

你的童年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骐骥小暖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骐骥小暖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