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 | 当“恋爱脑”步入婚姻,会发生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12 21评论 2364阅读
研究发现 | 当“恋爱脑”步入婚姻,会发生什么?-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  者:郭津萱
  刘祥宇
  辑高文洁
美  编:郭雨馨
来  源: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


最近,#王宝钏挖野菜#,#王宝钏恋爱脑#等话题引起了热议,让大家操碎了心。


王宝钏挖野菜的故事中:宰相千金王宝钏深深爱上了穷乞丐薛平贵后,不惜与父亲断绝关系,从宰相千金变成了乞丐婆。在一起没多久后,薛平贵外出打仗,王宝钏苦守寒窑挖了18年的野菜。而最终,薛平贵被西凉王公主看上,娶了公主当了西凉王。


大家纷纷表示要杜绝和远离 “恋爱脑”。


但是也有人说到,爱情本就不是清醒的,群嘲“恋爱脑”是克制情感的自由流动。正如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写道:


你要爱就要像一个痴情的恋人那样去爱,像一个忘死的梦者那样去爱,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


这真切地流露出爱的真谛和可贵之处,但不禁让我们陷入一个迷思:


究竟什么是成熟的爱,非常热烈地投入爱情是错的吗?到底什么才能被称为“恋爱脑”(即不成熟的爱)?


可见,区分真实的爱以及“恋爱脑”是非常有必要的。


01

“恋爱脑”具体有哪些表现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恋爱脑”指的是一种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大部分时候表现为:一谈恋爱就把全部精力和心思放在恋人身上,似乎生活中就只剩下爱情一件事。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恋爱脑”可能有以下一些具体表现


认知层面:


1)不现实的投射,对伴侣理想化,追求“完美的被爱感”“TA是那个可以拯救我的人。”“恋爱脑”个体倾向于依靠另一个人来满足对安全感、权力、身份、归属感和意义的渴望。在关系中要求和期待无条件的爱。


2)低自尊,更可能“离不开伴侣”“恋爱脑”个体害怕被抛弃和放手,会竭尽全力去维系一段关系。


行为层面:


1)“All in 婚恋观”:“想要被爱,就要为TA牺牲付出。”“恋爱脑”个体常表现为一味付出,不求回报。


2)矛盾型依恋:“我很喜欢你,但是当我发现你也喜欢我的时候,我好像就不那么喜欢你了,甚至讨厌你。”矛盾型依恋者的内在安全感和信任感是极其不稳定的。Feeney(1991)发现了消极形式的爱和焦虑-矛盾依恋之间的联系。矛盾型依恋的爱情关系是最不稳定的,更可能将爱情理想化,倾向于用极端的方式获取自己的爱情。


    图 |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情感层面:


1)对伴侣极度“情感依赖”:爱情是TA对某个人的一种依赖,以试图满足自己那些未满足的需要,避免感情上的痛苦或是逃避问题(Schaeffer, 2009)。


2) 当涉及到伴侣时,容易情绪不稳定研究表明(Alice et al., 2022),爱情成瘾个体在应对抑郁、孤独、内疚、羞耻、焦虑和痛苦等负面情绪时存在困难,TA们会通过寻求伴侣的存在作为主要和/或唯一的应对策略,试图防止或减少无法忍受的情绪,从而导致成瘾行为。


3)无法恰当地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爱情成瘾可能与述情障碍有关,这意味着TA对自己的情绪缺乏意识,难以识别和交流。这可能与早期的成长经历有关,爱情成瘾的个体一般会在一个控制欲极强、缺乏感情的环境中成长。


02

当“恋爱至上”进入婚姻,会出现哪些问题


心理学研究者Noller(1996)在文章中强调:不成熟的爱,不利于建立和维持稳定、健康和幸福的家庭关系,而是倾向于关注爱人的短期需求,并忽视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尽管这些不成熟的爱情形式有明确的情感基础,但它们仍然是由想法驱动的。


1)可能会陷入不良的互动模式


研究表明,丈夫寻求亲密的愿望越强烈,丈夫要求/妻子回避(Husband demand-Wife withdraw)的模式则会越强烈;当妻子寻求亲密的愿望更强烈时,妻子要求/丈夫回避(Wife demand-Husband withdraw)的模式则会更加强烈。


因此,“恋爱脑”个体可能成为婚姻中的追逐者。


这种互动模式具体表现为“一方(追逐者/要求者)批评、不断唠叨、向另一方提出要求,而伴侣(退缩者/回避者)逃避正面接触和沟通。”


在不同国家中的实证研究中,均发现要求/回避的互动模式对关系满意度是有害的(Christensen et al.,2006)。


图 | 电影《革命之路》

2)过于卑微,可能会导致夫妻双方的权利不平等


这不仅会影响到婚姻质量,也有可能在婚姻中催生暴力。Leonhardt等人在2020年发表在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的一项纵向研究表明,夫妻双方认为他们在婚姻中拥有共同的权力,与较高的婚姻质量和依恋安全感有关。


图 | 电影《婚姻故事》


3) 对伴侣和关系的理想化可能会经历更多的“幻灭”,从而影响婚姻质量


由于“恋爱脑”个体对另一半有着不切实际的理想化,以及“无条件的爱”的要求和期待,“恋爱脑”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一种不满意感(Zoppolat et al.,2020)。


因此,不成熟的爱恐怕不能为自己、伴侣或培养健康、快乐的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正如弗洛姆在他的作品《爱的艺术》所写的那样,“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诺言”。


03

如何在走进婚姻前拥有更健康的关系模式


在维持关系的过程中,需要平衡爱的三要素:激情、责任、亲密。


1)了解自己,重视自己的感受、需求和价值。


要自爱,不要把你全身心的爱,灵魂和力量作为礼物慷慨给予,浪费在不需要和受轻视的地方。——夏洛蒂·勃朗特


- 关注自己的内在需要和感受,而不是满足一切外在标准、要求和期待。

- 充分理解自己的能力、弱势、价值观,了解自己的局限,接纳不足,不再渴望自己全知全能。


图 | 电影《爱在午夜降临前》

- 对自己的人生、情绪、行为、想法负起全责,但不把他人的责任扛在肩膀上。

- 尊重自己身心发出的信号,不超支自己的身心能力,无限制地满足自己与他人的欲望。

-  尊重他人的意愿,世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


2)了解你的伴侣,将现实和对伴侣适度的理想化结合。


爱,便是理解同自己活法不同、感知方法不同的人,并为之喜悦。——《各种意见与箴言》尼采


- 一方面,从现实层面,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真实的性格、生活态度、价值观,从而理解对方的反应和表达。我们要在关系中具有对对方感同身受的能力——有意愿且有能力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和心事,当对方在向你倾诉的同时又不会产生不安全感。


- 另一方面,理想的关系中充满了相互欣赏和感恩,研究表明(Murray et al.,2011),将伴侣适度“理想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持续的关系满意度。


3)了解成熟的爱和婚姻需要平等:“好的爱情关系像是在跳舞”。


成熟的爱是倚靠不是倚赖,倚靠是在你偶尔疲倦的时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倚赖则是赖着不走了。——蒋勋


Amato等(2007)的研究显示,夫妻们比过去更有可能共同决策,共同决策者比伴侣一方更多地发号施令的人婚姻更幸福、更少争吵、更不容易离婚。


婚姻受益于丈夫和妻子相互寻求帮助,以平等的伙伴的身份在一段关系中感受到平等的权利。把爱人视为平等的伴侣,实际上有助于建立幸福的亲密关系。


4)在关系中,建立健康的人际边界。

就像琴上的弦,虽为同一旋律而振动,但琴与弦也是彼此分开。——选自《论婚姻》 纪伯伦


建立良好的依存关系能够给双方带来持续的情谊和安全感。健康的依存方式是既不过分依赖,也不过分独立,这样的相处方式才能美好、持久。你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身份灵活性,来发展出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


成熟的爱需要不断地觉察和成长,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议题上有自己成长的方式和成长路径。如果你觉得有困难,可以寻求:(1)个体咨询;(2)伴侣咨询/家庭咨询的帮助。


最后,我想用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中的一段话结尾:


爱情,是乏味人生的一场美好意外。我们曾经都是孤零零的,后来一不小心就被另一个人的磁力吸引。爱的力量那么强健,以至于当这件小小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人们灰扑扑的人生一下子开始发光了。


参考文献
Noller, P. (1996).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 Defining the love that supports marriage and famil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1), 97-115. https://doi.org/10.1111/j.1475-6811.1996.tb00106.x
Schaeffer, B. (2009). Is it love or is it addiction : The book that changed the way we think about romance and intimacy. Hazelden.
Davila, J., & Bradbury, T. N. (2001). Attachment insecurity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unhappy spouses who do and do not divorc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5(3), 371-393. https://doi.org/10.1037/0893-3200.15.3.371
Salani Alice et al. (2022). Love Addiction,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and Attachment Bonds: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344 Females. Sexual Health & Compulsivity, 29(3-4), pp. 127-148.
John P. Caughlin. (2000).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 Explanation of Why Married Couples Engage in the Demand/Withdraw Pattern of Conflic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4-5), pp. 523-551.
Christensen, A., Eldridge, K., Catta-Preta, A., Lim, V. R., & Santagata, R. (2006). Cross-Cultural Consistency of the Demand/Withdraw Interaction Pattern in Coupl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4), 1029-1044. https://doi.org/10.1111/j.1741-3737.2006.00311.xLeonhardt, N. D., Willoughby, B. J., Dyer, W. J., & Carroll, J. S. (2020). Longitudinal influence of shared marital power on marital quality and attachment security.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34(1), 1-11. https://doi.org/10.1037/fam0000566
Zoppolat, G., Visserman, M. L., & Righetti, F. (2020). A nice surprise: Sacrifice expectations and partner apprecia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7(2), 450-466. https://doi.org/10.1177/0265407519867145
Murray, Griffin, D. W., Derrick, J. L., Harris, B., Aloni, M., & Leder, S. (2011). Tempting Fate or Inviting Happiness? Unrealistic Idealization Prevents the Decline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5), 619–626.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1403155


作者简介:郭津萱,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家姻心理是由北京师耘家和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品牌,致力于为婚姻家庭、婚姻家庭咨询师和相关机构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咨询电话】:010-62279199


0

回复

研究发现 | 当“恋爱脑”步入婚姻,会发生什么?-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家姻心理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家姻心理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