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追星的时候,我们在追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5 3评论 2070阅读
当我们追星的时候,我们在追什么-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怡婷
设计:小刘
主播:Enya
排版:小刘
责编:楠楠
来源: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你是一个追星的人吗?


你有自己崇拜的idol吗?


可能在不追星的人眼里,粉丝为偶像做数据、应援、买代言等种种行为是一件狂热且不够理智的事情。偶像明明距离自己十万八千里,为何会如此着迷于一个人呢?


其实追星的背后,有很多心理因素在作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背后的原因吧。


01

理想客体


外在客体是指关系中的重要他人,可以是早期的重要他人或现在的重要他人,它与内在客体相互作用,影响人格内在的心理结构。我们都渴望拥有一段理想的客体关系,而偶像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一个理想客体的角色。


人们会爱上的偶像,往往拥有的是人们最欣赏的特质。在经过了公司或团队的美化与包装后,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偶像似乎是一个完美的、理想的人。相貌出众、实力出众、舞台表现力强、谈吐风趣幽默、独立而坦诚的性格……当下的偶像往往会表现出多方面出色的特质,因此人们很容易被偶像的魅力所征服。粉丝为偶像的“人设”所吸引、所沉迷,同样的,在人设崩塌之后舆论也会对偶像造成反噬。


也许,这样的偶像更接近一个人理想的自我,在偶像的身上,人们看到了理想的自己。同时,在与偶像虚拟互动的过程中,偶像可以作为粉丝的榜样,鼓励他们学习正面的品质和行为。


类似的,当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无法满足一个人的需要时,偶像的魅力满足了粉丝的浪漫需要。有时,粉丝会将偶像当作自己的“老婆”“老公”,在社交媒体动态下留言、在演唱会的现场尖叫,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喜爱,可能正是与这一心理有关。


02

延展性自尊


粉丝习惯于将偶像视作一个理想客体,在追星的过程中,依附于理想客体,或象征性地与之融为一体,可能令粉丝产生一种“延展性”(derived)自尊。我喜欢这个偶像,我作为TA的粉丝,如果TA是一个强者,那么这个强者也是我的一部分。


所以,有些时候,粉丝能够自发自愿地为爱豆打call,付出许多精力乃至金钱,这不仅仅是希望一个喜欢的人好,更是因为,TA好也就是我好。粉丝的后援会就像是一个内群体,他们有着相同的身份,维持着同一份自尊水平。


03

拟社会关系


 和偶像的社会关系与现实生活中和其他的关系并不一样,心理学中有专门一个名词来描述这种关系:拟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这是一种单向的关系,你非常了解TA,知道TA的行程、信息、喜好,甚至迷恋或爱上TA,但TA对你是一无所知的。


在拟社会关系中,人们几乎没有被拒绝的风险。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你与他人交往的时候遇到过挫折或不快,但是处于一段拟社会关系里,只有你自己能决定这段关系什么时候发生,投入的程度有多深。你可以选择为偶像的存在付费,买专辑或杂志、去看演唱会、为TA花时间精力去做生日应援,也可以选择只是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去认识喜爱TA ,做千万点赞粉丝中的一个。也许,经过时间的流逝,对偶像的爱意也会有所减少,可能因为某次意外的曝光让你看到了你所不喜欢的TA的一面,尽管你的热情消退、失去兴趣,也不必为自己的离开而承担后果。


在拟社会关系中,偶像拥有人们喜欢的特质,和TA建立关系还不用承担被拒绝的风险,这段关系的稳定与否全由自己决定。这就像一块美味的蛋糕,还免费。有多少人能够抵御的了这种诱惑呢?




当知道了追星背后的心理动机,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粉丝会那么狂热,但在这里,小编还是提醒大家,关爱现实、理性追星。


今日互动


“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


你追星的时候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动机呢?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吧~


参 考 文 献
McWilliams, N. (2011). Psychoanalytic diagnosis: Understanding personality structure in the clinical process (2nd ed.). Guilford Press.
刁莲娜, 吴娟娟, & 柯静. (2019). 追星背后的拟社会关系. 产业与科技论坛, 18(4), 103-104. 
晏青 & 付森会.(2021).粉丝-明星关系感知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基于混合方法的研究. 国际新闻界(10),6-28.


作者简介:怡婷,设计:小刘,主播:Enya,排版:小刘,责编:楠楠。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由上海交大、复旦、哥大、纽大等全球高校心理/精神医学硕博、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Google资深工程师联合创立,聚焦以「高校学生」「青年教师」「职场新人」为核心的年轻群体,致力于将心理服务普惠化、大众化,让更多年轻人触手可及。

0

回复

当我们追星的时候,我们在追什么-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白岛岩心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白岛岩心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